一种变形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2273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2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形监测装置,所述套筒的内部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焊接于所述套筒的内侧壁,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焊接有直杆,所述套筒在远离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焊接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在远离所述套筒的一侧开设有通孔,所述防护壳的内部两侧均设有壳体,所述板体贯穿所述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在远离所述板体的一端焊接于所述防护壳的内侧壁,通过防护壳两侧的拉手使壳体带动板体向两侧分离,第一弹簧的弹性将监测标弹出,由于板体两侧连接有第二弹簧,当直杆通过通孔贯穿防护壳时,第二弹簧的弹性使两个壳体回复原位,板体通过第二弹簧的弹性,接触到并固定直杆,便于监测人员对变形体的监测。

A deformation monitor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形监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变形监测
,具体为一种变形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变形监测就是利用专用的仪器和方法对变形体的变形现象进行持续观测、对变形体变形形态进行分析和变形体变形的发展态势进行预测等的各项工作,变形监测可分为全球性变形监测、区域性变形监测和工程变形监测。对于工程变形监测而言,变形体和监视对象又可以是各种建筑物,也可以是机器设备及其他与工程建设有关的自然或人工对象,所以工程变形监测又分为工业与民用建筑变形监测、水工建筑变形监测、地下建筑变形监测、桥梁变形监测、建筑场地变形监测、滑坡监测等;进一步,还可以分为基坑及支护变形监测、地基基础变形监测、上部结构变形监测、相邻建筑及设施变形监测等,随着工业与民用建筑业的发展,各种复杂而大型的工程建筑物日益增多,工程建筑物的兴建,改变了地面原有的状态,并且对于建筑物的地基施加了一定的压力,这就必然会引起地基及周围地层的变形,为了掌握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及时发现对建筑物不利的下沉现象,必须进行沉降观测,沉降观测一般会用到沉降监测标置,常将一种L型监测标打入墙、柱中作为测点进行测量,但是施工现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形监测装置,包括套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的内部设有第一弹簧(10),所述第一弹簧(10)的一端焊接于所述套筒(1)的内侧壁,所述第一弹簧(10)的另一端焊接有直杆(2),所述套筒(1)在远离所述第一弹簧(10)的一端焊接有防护壳(12),所述防护壳(12)在远离所述套筒(1)的一侧开设有通孔(18),所述防护壳(12)的内部两侧均设有壳体(15),所述壳体(15)的内部设有板体(16),所述板体(16)贯穿所述壳体(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4),所述第二弹簧(14)在远离所述板体(16)的一端焊接于所述防护壳(12)的内侧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形监测装置,包括套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的内部设有第一弹簧(10),所述第一弹簧(10)的一端焊接于所述套筒(1)的内侧壁,所述第一弹簧(10)的另一端焊接有直杆(2),所述套筒(1)在远离所述第一弹簧(10)的一端焊接有防护壳(12),所述防护壳(12)在远离所述套筒(1)的一侧开设有通孔(18),所述防护壳(12)的内部两侧均设有壳体(15),所述壳体(15)的内部设有板体(16),所述板体(16)贯穿所述壳体(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4),所述第二弹簧(14)在远离所述板体(16)的一端焊接于所述防护壳(12)的内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形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杆(2)的表面在远离所述第一弹簧(10)的一端开设有槽体(3),所述槽体(3)内设有竖杆(6)、连接杆(5)和标头(4),所述竖杆(6)通过连接柱(7)与所述直杆(2)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柱(7)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宏图王杨毋小卫张树峰万忠华张海潮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铁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