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厚度检测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2240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2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汽车零部件厚度检测工具,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包括检测台、第一检测机构、第二检测机构和运输机构,所述检测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在支撑板的底部,所述第一支板固定连接在支撑杆的底部,所述第一检测杆固定连接在弹簧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滑轮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第一检测杆的底部,所述第一记号笔的一端通过弹簧固定连接在第二套筒的内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的第一检测机构和第一检测机构,利用检测杆、弹簧以及记号笔之间的配合,将厚度高于标准和低于标准的零部件检测出来,并通过记号笔标记区分,简但高效,且便于后续的分类以及返工。

Thickness testing tool for auto par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零部件厚度检测工具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具体为汽车零部件厚度检测工具。
技术介绍
汽车作为现代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汽车的普及程度也越来越高,在汽车生产过程中,通过各种零部件进行组装,而不同尺寸的零部件,会导致汽车的性能不一,离合器片作为传递引擎动力到变速箱的媒介物,几乎所有的车辆都会使用到离合器片,而离合器片是否合格会直接影响到驾驶人的行车安全,所以对离合器片的厚度的检测,以期出厂的离合器片都能达到标准的厚度进而达到合格的标准,对离合器片生产厂家尤为重要。传统的厚度检测装置大都利用传感器等电子设备做成的检测装置,结构复杂,设备调节使用繁琐、存放不便,维护的费用成本较高,而且经检测过后的离合器片容易混淆,不便于区分,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汽车零部件厚度检测工具,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汽车零部件厚度检测工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传统的厚度检测装置大都利用传感器等电子设备做成的检测装置,结构复杂,设备调节使用繁琐、存放不便,维护的费用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汽车零部件厚度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台(1)、第一检测机构(2)、第二检测机构(3)和运输机构(4),所述第一检测机构(2)包括连接杆(201)、第一支板(202)、第一套筒(203)、弹簧(204)、第一检测杆(205)、第一滑轮(206)、第二套筒(207)和第一记号笔(208),所述检测台(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6),所述连接杆(201)固定连接在支撑杆(5)的底部,所述第一支板(202)固定连接在支撑板(6)的底部,所述第一套筒(203)的底部焊接在第一支板(202)的底部,所述弹簧(20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套筒(20...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零部件厚度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台(1)、第一检测机构(2)、第二检测机构(3)和运输机构(4),所述第一检测机构(2)包括连接杆(201)、第一支板(202)、第一套筒(203)、弹簧(204)、第一检测杆(205)、第一滑轮(206)、第二套筒(207)和第一记号笔(208),所述检测台(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6),所述连接杆(201)固定连接在支撑杆(5)的底部,所述第一支板(202)固定连接在支撑板(6)的底部,所述第一套筒(203)的底部焊接在第一支板(202)的底部,所述弹簧(20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套筒(203)内腔的底部,所述第一检测杆(205)固定连接在弹簧(204)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滑轮(206)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第一检测杆(205)的底部,所述第二套筒(207)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板(202)的底部中间位置,且第二套筒(207)的内腔也安装有弹簧(204),所述第一记号笔(208)的一端通过弹簧(204)固定连接在第二套筒(207)的内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零部件厚度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检测机构(3)包括套杆(301)、活动杆(302)、第二支板(303)、限位弹簧(304)、挡板(305)、第二检测杆(306)、第二滑轮(307)、第三套筒(308)和第二记号笔(309),所述套杆(301)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支撑板(6)的底部,所述活动杆(302)活动装配在套杆(301)的顶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鹏
申请(专利权)人:通富热处理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