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汽车压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1589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技术领域。一种新型汽车压扁机,包括一机架、压板、液压油缸以及导向套,机架包括用于引导导向套升降的导柱,液压油缸的缸体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液压油缸的活塞杆连接导向套,导向套通过扭转传动机构与压板相连;扭转传动机构包括一扭转板、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第一旋转轴与第二旋转轴的中心轴线相互平行;第一旋转轴固定在导向套上,导向套与扭转板通过第一旋转轴转动连接;扭转板与压板通过第二旋转轴转动连接。本专利通过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以及扭转板实现软连接,进而可以实现当压板下压物料时,根据物料不同区域的应力不同,将压板产生一定的倾斜,通过扭转传动机构,避免力直接作用于导向套导致导向套的形变。

A new type of car conditio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汽车压扁机
本技术涉及机械
,具体涉及汽车压扁机。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使用较多的汽车拆解线,最终拆解产生的汽车壳体里面杂质较多,需对汽车壳体进行深度处理,得到高密度、高纯度的合格的炉料,大大提高炼钢效率,节约能耗.属于资源回收利用装备领域。随着我国废钢产量的急剧增长,产生的废钢也随之增长,由于利用其直接炼钢,不但能节省矿石资源,还能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而社会上产生的废钢,特别是轻薄型废钢,由于形状和体积的限制,不能直接进炉炼钢,需对其进行压缩剪切,才能形成合格的炉料。汽车拆解线中通过汽车压扁机进行汽车的压缩处理,专利号为201320843084.6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顶压式车载汽车压扁机,压板的两端固定安装在导向套上,导向套套设在导柱的外围,且通过两个液压油缸分别驱动导向套上下运动,进而实现压板的上下运动。然而这种压扁机的结构,压板无法根据汽车不同应力点的方位进行扭转,压板容易因为汽车不同方位处的应力不同,而进而导致将力传导至导柱,给于导柱横向外力,长时间压料后,容易造成导向套以及导柱的形变,影响导向套与导柱的相对滑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汽车压扁机,以解决压板无法根据被压物料的不同应力区域进行扭转,进而分散力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汽车压扁机,包括一机架、压板、液压油缸以及导向套,所述机架包括用于引导导向套升降的导柱,所述液压油缸的缸体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液压油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导向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套通过扭转传动机构与所述压板相连;所述扭转传动机构包括一扭转板、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与所述第二旋转轴的中心轴线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旋转轴固定在所述导向套上,所述导向套与所述扭转板通过所述第一旋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扭转板与所述压板通过所述第二旋转轴转动连接。本专利通过将传统压板与导向套之间的硬连接,改良为通过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以及扭转板实现软连接,进而可以实现当压板下压物料时,根据物料不同区域的应力不同,将压板产生一定的倾斜,通过扭转传动机构,对力进行分散,避免力直接作用于导向套导致导向套的形变。本专利通过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可以实现压板绕着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的轴向进行偏转运动。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扭转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一金属套;所述第一金属套套设在第一旋转轴上,所述第一金属套的外表面呈曲面状,且所述第一金属套的外径沿着轴向逐渐递增后逐渐递减;所述扭转板上开设有用于穿过第一旋转轴的第一转轴孔;所述第一金属套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扭转板的第一转轴孔之间。便于实现扭转板绕着第一金属套的外表面进行受力的偏转。给于压板不同方向的运动度。具体的,也就是说,通过将第一金属套的外表面呈曲面状,且所述第一金属套的外径沿着轴向逐渐递增后逐渐递减,金属套与扭转板的第一转轴孔之间的配合,可以实现压板相对于第一金属套进行不同方向运动的运动度。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扭转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二金属套;所述第二金属套套设在第二旋转轴上,所述第二金属套的外表面呈曲面状,且所述第二金属套的外径沿着轴向逐渐递增后逐渐递减;所述扭转板上开设有用于穿过第二旋转轴的第二转轴孔,所述第二金属套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扭转板的第二转轴孔之间;所述压板的外边缘设有两个并排设置的耳板,两个耳板上均开设有用于第二旋转轴穿过的转轴孔,且第二金属套夹设在两个耳板之间,所述扭转板安装在两个耳板之间的间隙处。便于实现扭转板绕着第一金属套的外表面进行受力的偏转。给于压板不同方向的运动度。具体的,也就是说,通过将第二金属套的外表面呈曲面状,且所述第二金属套的外径沿着轴向逐渐递增后逐渐递减,第二金属套与扭转板的第二转轴孔之间的配合,可以实现压板相对于第二金属套进行不同方向运动的运动度。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扭转传动机构设有四组,分别连接压板长度方向上的两个侧板的前后两端;所有的扭转传动机构的第一旋转轴以及第二旋转轴均相互平行;两个并排设置的耳板为一组第二转轴支撑单元;所述第二转轴支撑单元设有四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压板长度方向上的两个侧板的前后两端。便于实现扭转板四个角部处的扭转传动机构的第二旋转的支撑。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导向套设有两个,两个导向套左右设置;所述液压油缸设有两个,两个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分别连接两个导向套;所述导柱设有四个,每个导向套上均开设有两个用于穿过导柱的穿孔,一个导向套与两个导柱滑动连接;一个导向套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所述扭转传动机构与所述压板同侧的前后两端传动连接。进而实现根据被压物质的应力分布情况,实现压板不同位置不同的变形情况。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机架上还包括一底座以及两个顶部连接座;四个导柱的底部均与底座相连,四个导柱中位于左侧的两个导柱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一个顶部连接座,四个导柱中位于右侧的两个导柱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另一个顶部连接座;两个液压油缸的缸体分别安装在两个顶部连接座上。便于实现对缸体的支撑。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底座上安装有用于限制物料接触到导柱的限位板。便于保护导柱。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导向套的外围固定有一用于限制扭转板绕着第一旋转轴转动的旋转角度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置在所述扭转板绕着所述第一旋转轴转动的旋转轨迹上。通过机械式结构,便于控制扭转板的旋转情况,避免扭转板旋转角度过大,也就是说,避免压板倾斜角度过大。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压板的顶部中央安装有一用于检测压板的倾斜情况的传感装置,所述传感装置连接一单片机系统,所述单片机系统连接一报警装置。单片机分析传感器检测到的传感器的信号是否在规定范围内,当传感器检测到压板的倾斜情况超过设定的范围时,单片机控制报警装置进行报警。进而实现电子式防倾角过大。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导向套包括一导向架、耐磨套以及用于耐磨套轴向限位的端盖,所述导向架上两个用于穿过导柱的穿孔,所述穿孔的上下两端的内侧均开设有用于轴向插入耐磨套的环状缺口;所述导向架的上下两端均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有所述端盖,所述耐磨套夹持在所述导向架与端盖之间;所述耐磨套的内径小于所述导向架不开设有环状缺口处的内径;所述耐磨套为铜制成的耐磨套。进而可以避免导向套与导柱之间的相对磨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视角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扭转板处的局部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二旋转轴处的局部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导向套处的局部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处于压料状态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底座、2为压板、3为液压油缸、4为导向套、5为导柱、6为扭转板、7为第一旋转轴、8为第二旋转轴、9为第一金属套、10为第二金属套、11为限位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汽车压扁机,包括一机架、压板、液压油缸以及导向套,所述机架包括用于引导导向套升降的导柱,所述液压油缸的缸体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液压油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导向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套通过扭转传动机构与所述压板相连;/n所述扭转传动机构包括一扭转板、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与所述第二旋转轴的中心轴线相互平行;/n所述第一旋转轴固定在所述导向套上,所述导向套与所述扭转板通过所述第一旋转轴转动连接;/n所述扭转板与所述压板通过所述第二旋转轴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汽车压扁机,包括一机架、压板、液压油缸以及导向套,所述机架包括用于引导导向套升降的导柱,所述液压油缸的缸体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液压油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导向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套通过扭转传动机构与所述压板相连;
所述扭转传动机构包括一扭转板、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与所述第二旋转轴的中心轴线相互平行;
所述第一旋转轴固定在所述导向套上,所述导向套与所述扭转板通过所述第一旋转轴转动连接;
所述扭转板与所述压板通过所述第二旋转轴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汽车压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扭转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一金属套;
所述第一金属套套设在第一旋转轴上,所述第一金属套的外表面呈曲面状,且所述第一金属套的外径沿着轴向逐渐递增后逐渐递减;
所述扭转板上开设有用于穿过第一旋转轴的第一转轴孔;
所述第一金属套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扭转板的第一转轴孔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汽车压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扭转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二金属套;
所述第二金属套套设在第二旋转轴上,所述第二金属套的外表面呈曲面状,且所述第二金属套的外径沿着轴向逐渐递增后逐渐递减;
所述扭转板上开设有用于穿过第二旋转轴的第二转轴孔,所述第二金属套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扭转板的第二转轴孔之间;
所述压板的外边缘设有两个并排设置的耳板,两个耳板上均开设有用于第二旋转轴穿过的转轴孔,且第二金属套夹设在两个耳板之间,所述扭转板安装在两个耳板之间的间隙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汽车压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扭转传动机构设有四组,分别连接压板长度方向上的两个侧板的前后两端;所有的扭转传动机构的第一旋转轴以及第二旋转轴均相互平行;
两个并排设置的耳板为一组第二转轴支撑单元;
所述第二转轴支撑单元设有四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压板长度方向上的两个侧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品龙杨建王俞龙卢兴才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