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线装置和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13534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7: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天线装置和电子设备,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天线装置包括:第一主辐射结构,设置第一信号输入端;与第一主辐射结构耦合连接的第一寄生辐射结构,第一主辐射结构的开路端与第一寄生辐射结构的开路端相对设置形成第一缝隙;第二主辐射结构,设置第二信号输入端;接地结构,分别与第一主辐射结构接地端和第二主辐射结构接地端连接;第一主辐射结构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二主辐射结构长度的M倍,或第一主辐射结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二主辐射结构长度的N倍;第一寄生辐射结构长度处于第二主辐射结构长度的P倍和Q倍之间;0<M≤0.7,1.5≤N,0.5≤P≤1,1<Q≤1.5。上述方案能够提高天线的隔离度和辐射效率。

An antenna device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天线装置和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特别涉及一种天线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的发展,电子设备中引入了FR1和FR2新频段,天线数量的要求也大幅的增长,而电子设备天线设计的空间相比于第四代移动通信电子设备来说基本不变,造成6GHz以下频段的各天线间距急剧缩减,一些天线指标(如隔离,辐射效率等)受到影响。对一些同频或频率相近频段的双天线近距离相邻放置时,隔离问题往往会变得更为严重且难以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装置和电子设备,以解决天线的隔离度和辐射效率较低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装置,包括:第一主辐射结构,所述第一主辐射结构上设置有第一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主辐射结构耦合连接的第一寄生辐射结构,所述第一主辐射结构的开路端与所述第一寄生辐射结构的开路端相对设置,且形成有第一缝隙;第二主辐射结构,所述第二主辐射结构上设置有第二信号输入端;r>接地结构,所述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主辐射结构(11),所述第一主辐射结构(11)上设置有第一信号输入端(14);/n与所述第一主辐射结构(11)耦合连接的第一寄生辐射结构(12),所述第一主辐射结构(11)的开路端与所述第一寄生辐射结构(12)的开路端相对设置,且形成有第一缝隙(13);/n第二主辐射结构(21),所述第二主辐射结构(21)上设置有第二信号输入端(24);/n接地结构(3),所述接地结构(3)分别与所述第一主辐射结构(11)的接地端和所述第二主辐射结构(21)的接地端连接;/n其中,所述第一主辐射结构(11)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主辐射结构(21)的长度的M倍,或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主辐射结构(11),所述第一主辐射结构(11)上设置有第一信号输入端(14);
与所述第一主辐射结构(11)耦合连接的第一寄生辐射结构(12),所述第一主辐射结构(11)的开路端与所述第一寄生辐射结构(12)的开路端相对设置,且形成有第一缝隙(13);
第二主辐射结构(21),所述第二主辐射结构(21)上设置有第二信号输入端(24);
接地结构(3),所述接地结构(3)分别与所述第一主辐射结构(11)的接地端和所述第二主辐射结构(21)的接地端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主辐射结构(11)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主辐射结构(21)的长度的M倍,或者,所述第一主辐射结构(11)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主辐射结构(21)的长度的N倍;所述第一寄生辐射结构(12)的长度处于所述第二主辐射结构(21)的长度的P倍和Q倍之间;其中,0<M≤0.7,1.5≤N,0.5≤P≤1,1<Q≤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为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N为2。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为0.7,Q为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装置还包括:
与所述第二主辐射结构(21)耦合连接的第二寄生辐射结构(22),所述第二寄生辐射结构(22)的开路端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君翊程孝奇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