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1326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7: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负极。目的在于,提供能抑制全固体电池充电时该全固体电池的约束压力的增加的全固体电池用负极。负极,其是在全固体电池中使用的具有负极层的负极,其特征在于,上述负极层包含MSi

negative po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负极
本公开涉及负极。
技术介绍
随着近年来的个人电脑、摄像机和移动电话等信息关联设备和通信设备等的快速普及,作为其电源利用的电池的开发正受到重视。另外,在汽车产业界中,电动汽车用或混合动力汽车用的高输出且高容量的电池的开发也正在进行。全固体电池中,全固体锂离子电池在利用与锂离子的移动相伴的电池反应因而能量密度高这方面、另外在作为介于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电解质使用固体电解质代替包含有机溶剂的电解液这方面受到关注。含有能与Li形成合金的Si等金属的活性物质(合金系活性物质)与碳系的负极活性物质相比,单位体积的理论容量大,因此提出了将这样的合金系活性物质用于负极的全固体电池。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为了提高全固体电池的循环特性而在负极活性物质层中具有合金系负极活性物质粒子的全固体电池系统及其制造方法。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可使用YbSi2作为非水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实现高容量和良好循环特性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负极,其是在全固体电池中使用的具有负极层的负极,其特征在于,上述负极层包含MSi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112 JP 2018-2121901.负极,其是在全固体电池中使用的具有负极层的负极,其特征在于,上述负极层包含MSi2作为负极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若杉悟志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