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互联板的生产装置、生产方法、导电互联板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12880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7: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背接触电池的导电互联板的生产装置、生产方法、以及导电互联板,涉及太阳能光伏技术领域。装置包括用于承载基板的工作台、用于将导电线布设在所述基板上的布线单元、以及用于使所述布线单元与所述基板相对移动的移动单元;所述布线单元包括:若干线管,并排设置;第一组输送机构,用于将多条导电线从上料位置分别由对应的所述线管的入口送入所述线管;切割机构,用于切断所述线管中的所述导电线以得到导线段;加热辊压机构,用于将所述导线段辊压于基板上以形成导电互联板;以及第二组输送机构,用于将多条所述导线段分别从对应的所述线管的出口引入所述加热辊压机构中。本发明专利技术导电互联板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

Production device, production method and conductive interconnection board of conductive interconnection 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电互联板的生产装置、生产方法、导电互联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光伏
,特别是涉及一种背接触电池的导电互联板的生产装置、生产方法、导电互联板。
技术介绍
背接触太阳能电池在生产中,需要将各个电池片之间导电互联。目前,背接触太阳能电池的导电互联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对层叠有基板的铜箔进行图形化处理后得到导电互联板,通过导电互联板实现导电互联,一种是采用焊带与电池片焊接,从而实现各个电池片导电互联。上述背接触太阳能电池的导电互联技术,第一种,需要对层叠有基板的铜箔进行图案化处理,需要使用大量铜箔,成本居高不下;第二种,需要手工焊接焊带,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背接触电池的导电互联板的生产装置、生产方法、导电互联板,旨在解决导电互联板成本高、采用导电互联板的背接触电池生产效率低的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背接触电池的导电互联板的生产装置,包括用于承载基板的工作台、用于将导电线布设在所述基板上的布线单元、以及用于使所述布线单元与所述基板相对移动的移动单元;所述布线单元包括:若干线管,并排设置;第一组输送机构,用于将多条导电线从上料位置分别由对应的所述线管的入口送入所述线管;切割机构,用于切断所述线管中的所述导电线以得到导线段;加热辊压机构,用于将所述导线段辊压于基板上以形成导电互联板;以及第二组输送机构,用于将多条所述导线段分别从对应的所述线管的出口引入所述加热辊压机构中。可选的,所述第一组输送机构包括至少一排第一线辊,每一个所述第一线辊将一条所述导电线从所述上料位置由对应的所述线管的入口送入所述线管中;所述第二组输送机构包括至少一排第二线辊,每一个所述第二线辊将一条所述导线段从对应的所述线管的出口引入所述加热辊压机构中。可选的,所述线管对应所述切割机构处设置有开槽,所述切割机构在所述开槽处切断所述线管中的所述导电线。可选的,所述加热辊压机构包括辊轴,所述辊轴的表面并排设置有多个平行的环状凸起,每一个所述环状凸起均设置有加热部件和容纳所述导线段的凹槽。可选的,所述切割机构包括用于切断奇数线管中的所述导电线的第一切割子机构、以及用于切断偶数线管中的所述导电线的第二切割子机构;对线管依次排序,序号为奇数的线管为奇数线管,序号为偶数的线管为偶数线管。可选的,所述奇数线管的开槽位置,与所述偶数线管的开槽位置不同。可选的,所述环状凸起的材料选自石墨或不锈钢。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背接触电池的导电互联板生产的方法,应用于前述的任一所述的背接触电池的导电互联板的生产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用所述第一组输送机构将多条导电线从上料位置分别由对应的所述线管的入口送入所述线管;用所述切割机构切断所述线管中的所述导电线以得到导线段;用所述第二组输送机构将多条所述导线段分别从对应的所述线管的出口引入所述加热辊压机构中;用所述加热辊压机构将所述导线段辊压于基板上以形成导电互联板。可选的,所述辊压温度为:50-120℃,所述辊压时间为5-30秒。可选的,所述导电线包括导电本体;所述导电本体的表面涂覆有可焊性保护涂层。可选的,所述导电线的材料包括:铜、银、铝、镍、镁、铁、钛、钼、钨单质或其合金中的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一种背接触电池的导电互联板,采用前述的背接触电池的导电互联板的生产方法生产得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背接触电池的导电互联板的生产装置在生产导电互联板的过程中,无需图案化处理,导电线的材料选择多,不局限于铜,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形成的导电互联板后续通过层压即可实现电池片之间的导电互联,不仅生产效率高,且作用在电池片上的应力较小,弯曲破片程度小。同时,该生产装置可以将导电线切割、输送、辊压等过程进行有机结合,实现了自动化、连续式生产,提高了背接触电池的导电互联板的生产效率。并且,导电线在线管中输送,导电线在布线过程中基本不会发生侧向偏移,利于导电线准确定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背接触电池的导电互联板的生产装置;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导线段导电互联多个背接触电池片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线管、切割机构的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环状凸起的局部放大的示意图;图5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背接触电池的导电互联板的生产方法步骤流程图。附图编号说明:1-基板,2-工作台,3-导电线,41-线管,42-第一组输送机构,43-切割机构,44-加热辊压机构,45-第二组输送机构,421-第一线辊,431-第一切割子机构,432-第二切割子机构,451-第二线辊,441-环状凸起,4411-凹槽,6-背接触电池片,31-导线段,61-背接触电池片的负极栅线,62-背接触电池片的正极栅线,411-开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背接触电池的导电互联板的生产装置。参照图1所示,背接触电池的导电互联板的生产装置可以包括用于承载基板1的工作台2,用于将导电线3布设在上述基板1上的布线单元、以及用于使上述布线单元与上述基板1相对移动的移动单元(图1中未示出)。该布线单元可以包括:若干并排设置的线管41,第一组输送机构42,切割机构43,加热辊压机构44,第二组输送机构45。第一组输送机构42用于将多条导电线3从上料位置(图1中未示出)分别由对应的线管41的入口送入线管41。切割机构43用于切断线管41中的导电线3以得到导线段31。加热辊压机构44用于将导线段31辊压于基板1上以形成导电互联板。该第二组输送机构45用于将多条导线段31分别从对应的线管41的出口引入加热辊压机构44中。具体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相邻线管41之间的距离由背接触电池片相邻的正极栅线与负极栅线之间的距离决定。一根线管中穿入一根导电线。线管的入口靠近导电线的上料位置,线管的出口靠近加热辊压机构。第一组输送机构42和第二组输送机构45分别位于线管41的两端,其中,第一组输送机构42位于线管41的入口端,第二组输送机构45位于线管41的出口端。导电线3在运动过程中,由于线管的束缚,从而能够减少导电线3的侧向偏移,确保精准布线。第一组输送机构42可以将导电线3从上料位置由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接触电池的导电互联板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承载基板的工作台、用于将导电线布设在所述基板上的布线单元、以及用于使所述布线单元与所述基板相对移动的移动单元;/n所述布线单元包括:/n若干线管,并排设置;/n第一组输送机构,用于将多条导电线从上料位置分别由对应的所述线管的入口送入所述线管;/n切割机构,用于切断所述线管中的所述导电线以得到导线段;/n加热辊压机构,用于将所述导线段辊压于基板上以形成导电互联板;/n以及第二组输送机构,用于将多条所述导线段分别从对应的所述线管的出口引入所述加热辊压机构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接触电池的导电互联板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承载基板的工作台、用于将导电线布设在所述基板上的布线单元、以及用于使所述布线单元与所述基板相对移动的移动单元;
所述布线单元包括:
若干线管,并排设置;
第一组输送机构,用于将多条导电线从上料位置分别由对应的所述线管的入口送入所述线管;
切割机构,用于切断所述线管中的所述导电线以得到导线段;
加热辊压机构,用于将所述导线段辊压于基板上以形成导电互联板;
以及第二组输送机构,用于将多条所述导线段分别从对应的所述线管的出口引入所述加热辊压机构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输送机构包括至少一排第一线辊,每一个所述第一线辊将一条所述导电线从所述上料位置由对应的所述线管的入口送入所述线管中;
所述第二组输送机构包括至少一排第二线辊,每一个所述第二线辊将一条所述导线段从对应的所述线管的出口引入所述加热辊压机构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管对应所述切割机构处设置有开槽,所述切割机构在所述开槽处切断所述线管中的所述导电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辊压机构包括辊轴,所述辊轴的表面并排设置有多个平行的环状凸起,每一个所述环状凸起均设置有加热部件和容纳所述导线段的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割机构包括用于切断奇数线管中的所述导电线的第一切割子机构、以及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军郭梦龙李华刘继宇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