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套筒,包括:套壳、套臂、拨柄、套盖和套帽;所述套壳呈六棱柱形,且其内部中空,无上下面;所述套壳的内部设置有套臂,且套臂与套壳相适应;所述套壳的上端设置有套盖;所述套壳的下端设置有套帽;所述套壳的一个侧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套臂上设置有拨柄;所述拨柄呈L形,且一端连接在套臂的侧面上,另一端设置在凹槽中。本设计减少了工具数量,从而减少了工具体积和工具重量,提高了便携性,避免了频繁更换工具,提高了工作效率,采用现阶段相同的与棘轮连接方式,增加了普适性。
A multifunctional slee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套筒
本技术涉及套筒
,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套筒。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套筒往往是一种尺寸套筒对应一种螺栓,然而在机械领域中,一台机器的螺栓尺寸是多种多样的,所需要的套筒数量多,体积大,容易丢失,且降低工作效率,因此,很需要一种能够适应多种螺栓的套筒。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套筒。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内容:一种多功能套筒,包括:套壳、套臂、拨柄、套盖和套帽;所述套壳呈六棱柱形,且其内部中空,无上下面;所述套壳的内部设置有套臂,且套臂与套壳相适应;所述套壳的上端设置有套盖;所述套壳的下端设置有套帽;所述套壳的一个侧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套臂上设置有拨柄;所述拨柄呈L形,且一端连接在套臂的侧面上,另一端设置在凹槽中。优选的是,所述套臂不少于一个。多个套臂可以适应多种螺栓。优选的是,所述套臂包括一级套臂、二级套臂、三级套臂和四级套臂;所述一级套臂、二级套臂、三级套臂和四级套臂的底端外侧的周边均设置有外限位部;所述一级套臂、二级套臂、三级套臂和四级套臂的上端内侧的周边均设置有内限位部;所述四级套臂设置在三级套臂内;所述三级套臂设置在二级套臂内;所述二级套臂设置在一级套臂内;两两相邻所述套臂的外限位部与内限位部相适应。优选的是,所述套盖中间设置有矩形孔。优选的是,所述拨柄与套臂固定连接。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设计减少了工具数量,从而减少了工具体积和工具重量。2、本设计提高了便携性,避免了频繁更换工具,提高了工作效率。3、本设计采用现阶段相同的与棘轮连接方式,增加了普适性。4、本设计在其工作部位增加磁性,防止拧下的螺栓掉落,产生意外。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多功能套筒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多功能套筒套臂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多功能套筒套盖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种多功能套筒套帽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一种多功能套筒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一种多功能套筒三级臂工作时的剖面示意图。图中,各附图标记为:1-套壳,2-套臂,3-拨柄,4-套盖,5-凹槽,6-外限位部,7-内限位部,8-套帽,21-一级套臂,22-二级套臂,23-三级套臂,24-四级套臂,41-矩形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至6所示,一种多功能套筒包括:套壳1、套臂2、拨柄3、套盖4和套帽8;所述套壳1呈六棱柱形,且其内部中空,无上下面;即可理解为由六个相同的矩形板,均通过两长边两两连接构成的六棱柱,且其中一块矩形板上开设有矩形凹槽5;所述套壳1的内部设置有套臂2,且套臂2与套壳1形状相同,尺寸相配合;套臂2与套壳1相互做滑动运动。进一步地,所述套壳1的上端设置有套盖4;所述套壳1的下端设置有套帽8;所述套盖4和套帽1均是通过摩擦力工作。所述套壳1的一个侧面设置有凹槽5;所述套臂2上设置有拨柄3;所述拨柄3呈L形,且一端连接在套臂2的侧面上,另一端设置在凹槽5中,所述拨柄3的尺寸不同,一级套臂21的拨柄3最小,二级套臂22、三级套臂23和四级套臂24的拨柄等比例放大,保证拨柄3设置在凹槽5内的一端是平齐的,拨柄3还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防止各级套臂2向下脱落。进一步地,所述套臂2包括一级套臂21、二级套臂22、三级套臂23和四级套臂24;所述四级套臂24设置在三级套臂23内;所述三级套臂23设置在二级套臂22内;所述二级套臂22设置在一级套臂21内。进一步地,所述一级套臂21、二级套臂22、三级套臂23和四级套臂24的底端外侧的周边均设置有外限位部6;一级套臂21的外限位部6与套壳1摩擦滑动,二级套臂22的外限位部6与一级套臂21摩擦滑动,三级套臂23的外限位部6与二级套臂22摩擦滑动,四级套臂24的外限位部6与三级套臂23摩擦滑动。进一步地,所述一级套臂21、二级套臂22、三级套臂23和四级套臂24的上端内侧的周边均设置有内限位部7;一级套臂21的内限位部7与二级套臂22摩擦滑动,二级套臂22的内限位部7与三级套臂23摩擦滑动,三级套臂23的内限位部7与四级套臂24摩擦滑动。进一步地,套臂2相互运动时,一级套臂21的内限位部7与二级套臂22的外限位部6接触,依次类推各级套臂2,起到限位作用,防止各级套臂2拉伸过长,内部脱落。进一步地,所述套盖4中间设置有矩形孔41,矩形孔41是与现有棘轮扳手相连的接头,即通用连接口。进一步地,所述拨柄3与套臂2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套臂2的外限位部6添加有磁粉或者磁化处理,使套臂2工作时具有磁性,防止螺栓掉落,产生卡住机器等意外。本装置的工作原理:在针对不同尺寸的螺栓时,向上拨动拨柄3,带动套壳1里的套臂2向上运动,从而能使合适尺寸的套臂2套装在螺栓上。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套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套壳、套臂、拨柄、套盖和套帽;所述套壳呈六棱柱形,且其内部中空,无上下面;所述套壳的内部设置有套臂,且套臂与套壳相适应;所述套壳的上端设置有套盖;所述套壳的下端设置有套帽;所述套壳的一个侧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套臂上设置有拨柄;所述拨柄呈L形,且一端连接在套臂的侧面上,另一端设置在凹槽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套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套壳、套臂、拨柄、套盖和套帽;所述套壳呈六棱柱形,且其内部中空,无上下面;所述套壳的内部设置有套臂,且套臂与套壳相适应;所述套壳的上端设置有套盖;所述套壳的下端设置有套帽;所述套壳的一个侧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套臂上设置有拨柄;所述拨柄呈L形,且一端连接在套臂的侧面上,另一端设置在凹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套臂不少于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套臂包括一级套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瑞阳,
申请(专利权)人:马瑞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宁夏;6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