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道维修异型扳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套筒,套筒内部通过轴承一连接驱动轴,驱动轴的一端连接把手,另一端连接扇形齿轮一,扇形齿轮一啮合扇形齿轮二,扇形齿轮二连接传动轴,传动轴,轴承二连接安装板,安装板连接安装座,安装座连接套筒,传动轴的下端活动连接转动座,转动座内设有螺母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狭小空间内持续拧动螺栓或螺母等,使用方便,可提高在狭小空间内抢修管道的效率。
A special spanner for pipeline mainten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道维修异型扳手
本技术涉及管道维修工具,特别是一种管道维修异型扳手。
技术介绍
扳手是一种常用的安装与拆卸工具,是利用杠杆原理拧转螺栓、螺钉、螺母和其他螺纹紧持螺栓或螺母的开口或套孔固件的手工工具。使用时,使用者通过在扳手臂一端用力扳动,从而带动另一端部件转动。为了方便运输水、油等,现目前铺设了大量管道,管道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或意外情况下难免发生破裂,常使用哈夫节进行抢修。哈夫节一般由上下两个与管道的夹片组成,两夹片之间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连接。然而在管道抢修过程中,有时候会受到空间的限制,使用现有的扳手虽然可以拧动螺栓或螺母,但是每次只能小角度的拧动,然后需要将扳手与螺栓或螺母分离,调整角度才能再次进行拧紧作业,往往此动作需要重复多次,无法单次做持续性的拧动作业。所以,现有目前的扳手具有在狭小空间下无法做持续拧动螺栓或螺母的工作,使用不便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维修异型扳手。本技术适用于狭小空间内持续拧动螺栓或螺母等,使用方便,可提高在狭小空间内抢修管道的效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管道维修异型扳手,包括套筒,套筒内部通过轴承一连接驱动轴,驱动轴的一端连接把手,另一端连接扇形齿轮一,扇形齿轮一啮合扇形齿轮二,扇形齿轮二连接传动轴,传动轴,轴承二连接安装板,安装板连接安装座,安装座连接套筒,传动轴的下端活动连接转动座,转动座内设有螺母槽。前述的管道维修异型扳手中,所述传动轴的下部设有卡杆;所述转动座的顶部开设有传动轴安装槽,传动轴安装槽中设有挡件。前述的管道维修异型扳手中,所述挡件为U字形,挡件的横杆连接弹簧,弹簧连接转动座的外壁,挡件的竖杆穿过转动座的壁后竖杆的端部设于传动轴安装槽中。前述的管道维修异型扳手中,所述弹簧为收缩状态。前述的管道维修异型扳手中,所述轴承二和安装板设置有两组。前述的管道维修异型扳手中,所述套筒还连接有保护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使用本技术,只需要将转动座套在螺栓或螺母等上,稳住套筒的位置,然后转动把手,即可通过轴、齿轮的传动,使转动座带动螺栓和螺母转动,使用方式非常简单。2、本技术使用时只要持续转动把手,就可持续的通过转动座带动螺栓和螺母转动,具有可持续作业的特点,可提高工作效率。3、本技术是通过转动座直接进行作业,套筒具有一定的长度,因此可伸入狭小空间进行各种角度的作业。4、本技术优选设置多规格的转动座,如此根据工作需求,在具体工作时,根据实际需要在传动轴上更换适用的转动座即可进行工作,适应性广。综上所述,本技术适用于狭小空间内持续拧动螺栓或螺母等,使用方便,可提高在狭小空间内抢修管道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安装座、挡件及弹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是安装座、挡件及弹簧安装传动轴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6是安装座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套筒,2-轴承一,3-驱动轴,4-把手,5-扇形齿轮一,6-扇形齿轮二,7-传动轴,8-轴承二,9-安装板,10-安装座,11-转动座,12-螺母槽,13-卡杆,14-传动轴安装槽,15-挡件,16-保护罩,17-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限制的依据。对于未特别注明的结构或工艺,均为本领域的常规现有技术。实施例1。一种管道维修异型扳手,构成如图1-6所示,包括套筒1,套筒1内部通过轴承一2连接驱动轴3,驱动轴3的一端连接把手4,另一端连接扇形齿轮一5,扇形齿轮一5啮合扇形齿轮二6,扇形齿轮二6连接传动轴7,传动轴7的上端套设有轴承二8,轴承二8连接安装板9,安装板9连接安装座10,安装座10连接套筒1,传动轴7的下端活动连接转动座11,转动座11内设有螺母槽12。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和工作原理:使用时,选用带有适用的螺母槽12的转动座11进行作业,将转动座11套设于需要转动的螺栓或螺母之上,即将螺栓或螺母放入螺母槽12中,然后可依靠狭小内的左右壁或用手固定住套筒1,之后旋转把手4即可。具体旋转把手4时,其会带动驱动轴3转动,驱动轴3在轴承一2的作用下稳定转动,然后通过其端部的扇形齿轮一5转动,扇形齿轮一5带动扇形齿轮二6转动,与此同时扇形齿轮二6带动传动轴7,传动轴7在轴承二8的作用下稳定转动,传动轴7带动转动座11转动,螺栓和螺母就会跟随转动座11进行转动,即可实现对螺栓和螺母的拧动作业。因为把手4可持续的转动,并通过轴、齿轮的稳定转动方式,可保证转动座11持续带动螺栓和螺母的转动。所述传动轴7的下部设有卡杆13;所述转动座11的顶部开设有传动轴安装槽14,传动轴安装槽14中设有挡件15。通过这种连接方式,可以更换不同螺母槽12的转动座11以适应不同的工作情况。具体安装传动轴7的方式是:将挡件15移开,再把传动轴7和卡杆13放入与二者匹配的传动轴安装槽14中,之后用挡件15挡住传动轴7和卡杆13,防止二者从传动轴安装槽14中掉出即可。所述挡件15为U字形,挡件15的横杆连接弹簧17,弹簧17连接转动座11的外壁,挡件15的竖杆穿过转动座11的壁后竖杆的端部设于传动轴安装槽14中。采用这种设置方式,更加便于转动座11的更换。转动座11上设置有用于挡件15移动的腔,挡件15可在转动座11中来回移动,拉动挡件15的横杆,挡件15的竖杆的端头就不挡住传动轴安装槽14,过程克服弹簧17的弹力,此运动过程可参考图4到图5的变化,即可将传动轴7和卡杆13放入传动轴安装槽14,松开挡件15,在弹簧17的复位作用下,挡件15的竖杆的端头重新进入传动轴安装槽14中,并位于卡杆13的上方,即可将传动轴7和转动座11进行连接。所述弹簧17为收缩状态。弹簧17为收缩状态保证挡件15在常规状态下可封闭传动轴安装槽14,防止槽内传动轴7掉出。实施例2。一种管道维修异型扳手,构成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结构基本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是所述轴承二8和安装板9设置有两组,即设置有两个轴承二8,其分别设于一安装板9中,两安装板9均固定连接在安装座10上,通过设置两个轴承二8,保障传动轴7的稳定转动,便于拧动螺栓或螺母。实施例3。一种管道维修异型扳手,构成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结构基本同实施例2,不同之处是所述套筒1还连接有保护罩16,套筒1连接安装座10的一端及其连接件设于保护罩16内,转动座11设于保护罩16外。通过设置保护罩16,有效保护其内部的零件,提高总体的使用寿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道维修异型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1),套筒(1)内部通过轴承一(2)连接驱动轴(3),驱动轴(3)的一端连接把手(4),另一端连接扇形齿轮一(5),扇形齿轮一(5)啮合扇形齿轮二(6),扇形齿轮二(6)连接传动轴(7),传动轴(7)的上端套设有轴承二(8),轴承二(8)连接安装板(9),安装板(9)连接安装座(10),安装座(10)连接套筒(1),传动轴(7)的下端活动连接转动座(11),转动座(11)内设有螺母槽(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维修异型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1),套筒(1)内部通过轴承一(2)连接驱动轴(3),驱动轴(3)的一端连接把手(4),另一端连接扇形齿轮一(5),扇形齿轮一(5)啮合扇形齿轮二(6),扇形齿轮二(6)连接传动轴(7),传动轴(7)的上端套设有轴承二(8),轴承二(8)连接安装板(9),安装板(9)连接安装座(10),安装座(10)连接套筒(1),传动轴(7)的下端活动连接转动座(11),转动座(11)内设有螺母槽(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维修异型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7)的下部设有卡杆(13);所述转动座(11)的顶部开设有传动轴安装槽(14),传动轴安装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发科,龚志宇,李志,石加英,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涌清水务技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