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城市路网级联失效负载再分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城市路网级联失效负载再分配方法。
技术介绍
城市路网级联失效是当城市道路交通网络遇到一些突发事件,从而引起其他道路拥堵甚至导致城市路网大面积瘫痪的现象。2002年,Moreno等人最早针对无标度网络提出一种网络级联失效的模型,通过赋予每个节点一个安全阈值并假设在节点的负荷超过设定的安全阈值时,定义节点发生失效。并将其负荷平均地传送给与其连接的无故障节点,将这些故障的节点从网络图中除去,通过研究发现对于较小的负荷,其级联失效的规模较小。2005年,Kinney等人对北美电力网络进行了失效分析,采用将网络中负荷最大的节点移除的方式对网络进行节点失效模拟,模拟结果发现,移除的节点会导致网路中其他节点过载,最终导致网络的性能相较正常状态降低许多,并且网络效率降低的比例会随着节点过载容许参数的减少而增大;针对随机网络图,Watts采用二值影响模型进行了网络的相继故障分析。国内,吴建军等在约束局部模型的基础上将交通网络的部分特例考虑其中,针对城市交通网络建立了三种不同移除条件下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城市路网级联失效负载再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一、初始化有向加权网络G,确定网络中所有边的通行能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路网级联失效负载再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初始化有向加权网络G,确定网络中所有边的通行能力
步骤二、调查网络中所有边的初始负载利用BPR函数计算各边的初始权重
步骤三、在t时刻从网络中选取一条边eij作为失效边,获得失效边eij上的负载
步骤四、在t+1时刻,将失效边上的负载分配至相邻边上;
步骤五、计算相邻边t+1时刻的负载;判断在t+1时刻各相邻边是否处于过饱和状态,若所有相邻边的负载小于各相邻边的最大通行能力,则级联失效终止,否则重复步骤四直至所有相邻边的负载小于其通行能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路网级联失效负载再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初始权重满足如下公式:
式中,为路段eij上的初始权重,利用BPR函数确定;tij为路段eij上的自由行程时间;表示路段eij上的交通流量;表示路段eij的通行能力;α、β分别为BPR函数的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路网级联失效负载再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失效边上的负载满足如下公式:
式中,为失效边eij上的负载;表示路段eij上的初始交通流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路网级联失效负载再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相邻边为与失效路段相连的路段,包括两类,第一类为与失效边方向完全相反或近似相反的相邻边;第二类为与失效边方向夹角小于θ的相邻边,其中,所述θ大于或等于9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瑞军,张佳垚,田杭,刘淼,姬帆,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