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母拆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11005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6: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螺母拆装装置,包括第一转动臂(10),第一转动臂(10)上设置有轴线垂直于第一转动臂(10)的通孔(11),该通孔(11)的内壁具有与螺母外周面适配的多个贴合面(33)。该螺母拆装装置有利于避免伤及螺母的棱角,并且,有利于对棱角磨损的螺母方便地拆装。

A nut disassembl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母拆装装置
本技术涉及螺母拆装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螺母拆装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扳手包括呆扳手、梅花扳手、活动扳手等,呆扳手和活动扳手在使用时通过夹持螺母两个相对的面,在拧螺母时是靠近棱角处受力,这样容易导致螺母棱角磨损,一旦磨损超过一定程度,那么扳手将不能起作用;而梅花扳手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梅花扳手在制作时,为了能够容易套在螺母上,其内壁的每个面与螺母之间会留有一定的间隙,虽然有多个面与螺母接触,但是这样就使得在拧动螺母时,还是靠近棱角处受力,螺母的棱角磨损严重时,也会存在打滑的现象,无法进行松紧螺母的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母拆装装置,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螺母拆装装置,包括第一转动臂,所述第一转动臂上开设有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转动臂的通孔,该通孔的内壁具有与所述螺母外周面适配的多个贴合面。可选地,所述螺母拆装装置还包括多个挡块,每个所述挡块靠近所述通孔的轴线的一侧形成所述贴合面,所述多个挡块可移动地与所述第一转动臂相连以靠近或者远离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母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转动臂(10),所述第一转动臂(10)上设置有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转动臂(10)的通孔(11),该通孔(11)的内壁具有与所述螺母外周面适配的多个贴合面(3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母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转动臂(10),所述第一转动臂(10)上设置有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转动臂(10)的通孔(11),该通孔(11)的内壁具有与所述螺母外周面适配的多个贴合面(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母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拆装装置还包括多个挡块(30),每个所述挡块(30)靠近所述通孔(11)的轴线的一侧形成所述贴合面(33),所述多个挡块(30)可移动地与所述第一转动臂(10)相连以靠近或者远离所述通孔(11)的轴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母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臂(10)上开设有多个容纳空间(13),所述多个容纳空间(13)沿所述通孔(11)的周向均匀分布并与所述通孔(11)连通,所述挡块(30)一一对应地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13)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通孔(1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螺母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容纳空间(13)内分别设置有两个平行于所述通孔(11)轴线的第一止挡部(113),所述两个第一止挡部(113)对应分布在所述容纳空间(13)的两侧,所述挡块(30)设置有平行于所述通孔(11)轴线的凸起部(32),所述凸起部(32)与所述第一止挡部(113)一一对应,通过所述第一止挡部(113)对所述凸起部(32)止挡,以限制所述挡块(30)向所述通孔(11)的轴线方向脱离所述容纳空间(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螺母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容纳空间(13)内还设置第二止挡部(114),所述第二止挡部(114)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一止挡部(113)的顶部垂直连接,所述挡块(30)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止挡部(114)的下方,通过所述第二止挡部(114)对所述挡块(30)止挡,以限制所述挡块(30)向所述第一转动臂(10)的上方脱离所述容纳空间(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顺周林波石平灯王雪任尔珣田滔戴明江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