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套磨床的进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1030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6: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轴承加工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轴套磨床的进料装置,包括储料仓和下料槽,所述下料槽的顶部沿其宽度方向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储料仓的底部嵌设在所述安装槽中;所述下料槽上设有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前夹杆部件、后夹杆部件和锁紧螺杆,所述前夹杆部件与所述后夹杆部件对称设置在所述下料槽的前板和后板上,所述前夹杆部件的顶部与所述后夹杆部件的顶部之间形成有夹持部,所述储料仓位于所述夹持部中。通过在下料槽上设置夹紧机构,通过锁紧螺栓锁紧前夹杆部件和后夹杆部件,能够对下料槽顶部的储料仓进行夹紧固定,防止储料仓发生倾斜,避免进料卡顿,同时也提高了该进料装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A kind of feeding device for shaft sleeve grin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套磨床的进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轴承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套磨床的进料装置。
技术介绍
轴承是机械设备中的一种重要零部件,主要用于支撑机械旋转体能够承担径向载荷,降低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保证其具有优异的回转精度。轴承套圈加工的质量是决定轴承制造精度和旋转灵活性的关键技术指标,故对其表面质量要求高,因此需要精研。一般是将轴套批量放入储料装置中,并通过其下端的出料装置输送到磨床进料轨道中去。现有的高端设备配备了专用的送料机构,但专用的高端设备价格高,而且维护成本也高,对于大多数条件不具备或资金欠缺的中小型企业而言,价格难以接受。通常储料装置通过底部的螺栓与储料装置进行固定,但该固定方式的安全性较差。为了放入批量的轴套,通常将储料仓的高度设置得较高,加上储料仓的厚度通常设置得不会太厚,因此,储料仓的如果只通过其底部的螺栓与下料槽进行连接,该连接方式不会太牢固,储料仓容易发生倾斜,从而发生进料卡顿,更严重的是发生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轴套磨床的进料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轴套磨床的进料装置,包括储料仓和下料槽,所述下料槽的顶部沿其宽度方向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储料仓的底部嵌设在所述安装槽中;所述储料仓内沿纵向设有贯通的储料腔,所述下料槽内沿纵向设有贯通的出料腔,所述出料腔的顶部开口设置在所述安装槽的槽底,所述储料腔与所述出料腔连通;所述下料槽上设有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前夹杆部件、后夹杆部件和锁紧螺杆,所述前夹杆部件与所述后夹杆部件对称设置在所述下料槽前板和后板上,所述前夹杆部件的顶部与所述后夹杆部件的顶部之间形成有夹持部,所述储料仓位于所述夹持部中;所述锁紧螺杆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后夹杆部件和所述下料槽后对所述前夹杆部件进行抵推,使所述夹持部咬合将所述储料仓锁紧在所述夹持部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前夹杆部件包括前铰接部和前夹持杆,所述前铰接部设置在所述下料槽的前板上,所述前夹持杆呈L形,所述前夹持杆的长杆与所述前铰接部铰接,所述前夹持杆的短杆垂直于所述储料仓的前板。进一步地,所述后夹杆部件包括后铰接部和后夹持杆,所述后铰接部设置在所述下料槽的后板上,所述后夹持杆呈L形,所述后夹持杆的长杆与所述后铰接部铰接,所述后夹持杆的短杆垂直于所述储料仓的后板,所述后夹持杆长杆底部与所述下料槽后板之间设有垫块。进一步地,所述夹持部为所述夹持杆的短杆与所述后夹持杆的短杆之间咬合形成用于夹持所述储料仓的开口。进一步地,所述后夹持杆上开设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孔位于所述后铰接部的下方;所述下料槽上开设有贯穿的第二螺孔;所述第一螺孔与所述第二螺孔的孔口位于同一轴线上且大小相同,所述锁紧螺杆分别与所述第一螺孔和所述第二螺孔螺纹配合,所述锁紧螺杆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螺孔和所述第二螺孔后,所述锁紧螺杆的底端抵推所述前夹持杆的底部杆身。进一步地,所述储料仓底部的右侧壁上开设有导向滑孔,所述导向滑孔沿所述储料腔方向水平向内延伸,所述导向滑孔内适形配合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储料腔内的轴套掉落的挡板,所述挡板的一端延伸出所述储料仓外。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滑孔距所述储料仓底部的高度小于所述安装槽的高度。进一步地,所述下料槽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出料腔的顶部开口连通的出料口,所述出料腔的顶部开口与所述出料口的横断面均呈矩形,所述出料腔的顶部开口的宽度大于所述出料口的宽度,所述出料腔的顶部开口与所述出料口之间通过一组对称的坡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的左端设置有限位板。进一步地,所述夹紧机构设有两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轴套磨床的进料装置,其通过在下料槽的顶部开设安装槽,便于将储料仓安装在安装槽内,从而使储料腔的开口与下料槽的进料口能够快速的对齐,便于储料腔内的轴套进入到下料槽中。进一步的,在下料槽上设置夹紧机构,通过锁紧螺栓锁紧前夹杆部件和后夹杆部件,能够对下料槽顶部的储料仓进行夹紧固定,防止储料仓发生倾斜,避免进料卡顿,同时也提高了该进料装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一种轴套磨床的进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A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B-B剖面示意图。附图标记:1-储料仓,11-储料腔,12-储料仓的前板,13-储料仓的后板,14-导向滑孔,2-下料槽,21-安装槽,22-出料腔,23-下料槽的前板,24-下料槽的后板,25-第二螺孔,26-坡板,3-前夹杆部件,31-前铰接部,32-前夹持杆,4-后夹杆部件,41-后铰接部,42-后夹持杆,421-第一螺孔,43-垫块,5-锁紧螺杆,6-挡板,7-限位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阅图1和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轴套磨床的进料装置,该进料装置包括储料仓1和下料槽2,储料仓1设置在下料槽2的顶部,下料槽2的顶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安装槽21,储料仓1的底部嵌设在安装槽21中;储料仓1内沿纵向设有贯通的储料腔11,安装槽21的槽底设有进料口,储料腔11的开口与进料口对齐且大小相同;下料槽2上设有夹紧机构,夹紧机构包括前夹杆部件3、后夹杆部件4和锁紧螺杆5,前夹杆部件3与后夹杆部件4对称设置在下料槽2的前板23和后板24上,前夹杆部件3的顶部与后夹杆部件4的顶部之间形成有夹持部,储料仓1位于夹持部中;锁紧螺杆5的一端依次穿过后夹杆部件4和下料槽2后对前夹杆部件3进行抵推,使夹持部咬合并将储料仓1锁紧在夹持部之间。本技术的进料装置包括储料仓1和下料槽2两部分,储料仓1安装在下料槽2的顶部。储料仓1用于储放待磨的轴套,为了防止轴套在储料仓1内的储料腔11中发生倾倒,储料腔11的纵向界面通常设置成矩形或者梯形,并且储料腔11的厚度通常是轴套厚度的1.5倍左右,这样的设置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在储料腔11内批量放入轴套后发生堵塞情况。而储料腔11顶部的开口与下料槽2的进料口对齐且大小相同,可使储料腔11内的轴套快速且通畅的进入到下料槽2中。为了对下料槽2顶部的储料仓1进行固定,防止其发生倾斜,因此,通过设置夹紧机构来对储料仓1进行夹紧固定。具体地,夹紧机构包括设置在下料槽2前板上的前夹杆部件3和后板上的后夹杆部件4,前夹杆部件3的顶部与后夹杆部件4的顶部之间形成的夹持部通过分别夹持储料仓1的前板和后板来对储料仓1进行夹紧固定,从而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套磨床的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料仓和下料槽,所述下料槽的顶部沿其宽度方向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储料仓的底部嵌设在所述安装槽中;所述储料仓内沿纵向设有贯通的储料腔,所述下料槽内沿纵向设有贯通的出料腔,所述出料腔的顶部开口设置在所述安装槽的槽底,所述储料腔与所述出料腔连通;/n所述下料槽上设有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前夹杆部件、后夹杆部件和锁紧螺杆,所述前夹杆部件与所述后夹杆部件对称设置在所述下料槽的前板和后板上,所述前夹杆部件的顶部与所述后夹杆部件的顶部之间形成有夹持部,所述储料仓位于所述夹持部中;所述锁紧螺杆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后夹杆部件和所述下料槽后对所述前夹杆部件进行抵推,使所述夹持部咬合并将所述储料仓锁紧在所述夹持部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套磨床的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料仓和下料槽,所述下料槽的顶部沿其宽度方向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储料仓的底部嵌设在所述安装槽中;所述储料仓内沿纵向设有贯通的储料腔,所述下料槽内沿纵向设有贯通的出料腔,所述出料腔的顶部开口设置在所述安装槽的槽底,所述储料腔与所述出料腔连通;
所述下料槽上设有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前夹杆部件、后夹杆部件和锁紧螺杆,所述前夹杆部件与所述后夹杆部件对称设置在所述下料槽的前板和后板上,所述前夹杆部件的顶部与所述后夹杆部件的顶部之间形成有夹持部,所述储料仓位于所述夹持部中;所述锁紧螺杆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后夹杆部件和所述下料槽后对所述前夹杆部件进行抵推,使所述夹持部咬合并将所述储料仓锁紧在所述夹持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套磨床的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夹杆部件包括前铰接部和前夹持杆,所述前铰接部设置在所述下料槽的前板上,所述前夹持杆呈L形,所述前夹持杆的长杆与所述前铰接部铰接,所述前夹持杆的短杆垂直于所述储料仓的前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套磨床的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夹杆部件包括后铰接部和后夹持杆,所述后铰接部设置在所述下料槽的后板上,所述后夹持杆呈L形,所述后夹持杆的长杆与所述后铰接部铰接,所述后夹持杆的短杆垂直于所述储料仓的后板,所述后夹持杆长杆底部与所述下料槽后板之间设有垫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套磨床的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为所述夹持杆的短杆与所述后夹持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永勇吴秀辽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亚鑫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