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取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0769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5: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取焊装置,要解决的是现有雷达支架的取料和焊接不能由一个装置完成的问题。本产品包括机身、焊接组件和取料组件,所述机身上安装有用于连接机器人的连接件,连接件的下端安装有焊接气缸并且焊接气缸的一侧设置有导轨,焊接气缸的输出端与焊接组件相连,焊接组件的最下端安装有焊接头,用于拾取雷达支架的取料组件安装在焊接组件的下端。本产品设计合理,通过焊接气缸、焊接组件和取料组件的配合,采用本产品即可将雷达支架的取放和焊接完成,节省了结构,减小了工作装置的占地面积,节约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An automatic wel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取焊装置
本技术涉及焊接领域,具体是一种自动取焊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雷达的英文意思为"无线电探测和测距",即用无线电的方法发现目标并测定它们的空间位置。因此,雷达也被称为“无线电定位”。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的电子设备。雷达发射电磁波对目标进行照射并接收其回波,由此获得目标至电磁波发射点的距离、距离变化率(径向速度)、方位、高度等信息,本装置应用场景为汽车倒车雷达支架的自动取件和焊接使用。随着科技的发展,雷达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雷达在使用时通常都是安装在雷达支架上的,装配顺序为先将雷达支架焊接在汽车保险杠蒙皮上,然后再将雷达装在支架上,本装置的用途为雷达支架的自动取料和焊接,但是现有的工艺都是先用一个装置取料,然后再用另一个装置焊接,需要的装置较多,还需要更换装置,工作时间长,这就降低了雷达的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取焊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取焊装置,包括机身、焊接组件和取料组件,所述机身上安装有用于连接机器人的连接件,连接件的下端安装有焊接气缸并且焊接气缸的一侧设置有导轨,焊接气缸的输出端与焊接组件相连,焊接组件的最下端安装有焊接头,用于拾取雷达支架的取料组件安装在焊接组件的下端,机器人带动该产品移动至雷达支架的位置,取料组件拾取雷达支架,机器人带动该产品移动至蒙皮上的焊接位置并且将雷达支架放入蒙皮上的预设位置,焊接气缸驱动焊接组件从而使得焊接组件在导轨上运动,焊接组件带动焊接头与雷达支架相接触,焊接组件启动,焊接完成后释放雷达支架的固定机构,然后可以进行下一个雷达支架的焊接。作为本技术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机身上设置有测距装置,可以测量焊接头与雷达支架的间距,通过检测位置来控制超声波装置的开启和关闭,控制更精确,使用效果好。作为本技术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机身上安装有缓冲部件和限位机构,具有缓冲和限位作用,保证装置运行的稳定性和精确性。作为本技术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取料组件包括压紧气缸和定位芯,定位芯可以插入雷达支架内部的雷达孔中,压紧气缸压紧雷达支架,可以防止运动过程中雷达支架掉落,使用效果好。作为本技术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导轨采用直线导轨,确保往复运动的精确性,焊接组件采用超声波焊接组件,技术成熟,焊接效果好。作为本技术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测距装置采用接触式测距传感器,测距效果好,便于更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产品设计合理,通过焊接气缸、焊接组件和取料组件的配合,采用本产品即可将雷达支架的取放和焊接完成,节省了结构,减小了工作装置的占地面积,节约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自动取焊装置的正视图。图2为自动取焊装置的后视图。图3为自动取焊装置中取料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1-机身,2-缓冲部件,3-测距装置,4-焊接组件,5-焊接头,6-取料组件,7-连接件,8-导轨,9-焊接气缸,10-雷达支架,11-定位芯,12-压紧气缸。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实施例1一种自动取焊装置,包括机身1、焊接组件4和取料组件6,所述机身1上安装有用于连接机器人的连接件7,连接件7的下端安装有焊接气缸9并且焊接气缸9的一侧设置有导轨8,焊接气缸9的输出端与焊接组件4相连,焊接组件4的最下端安装有焊接头5,用于拾取雷达支架10的取料组件6安装在焊接组件4的下端,机器人带动该产品移动至雷达支架10的位置,取料组件6拾取雷达支架10,机器人带动该产品移动至蒙皮上的焊接位置并且将雷达支架10放入蒙皮上的预设位置,焊接气缸9驱动焊接组件4从而使得焊接组件4在导轨8上运动,焊接组件4带动焊接头5与雷达支架10相接触,焊接组件4启动,焊接完成后释放雷达支架10的固定机构,然后可以进行下一个雷达支架10的焊接。实施例2一种自动取焊装置,包括机身1、焊接组件4和取料组件6,所述机身1上安装有用于连接机器人的连接件7,连接件7的下端安装有焊接气缸9并且焊接气缸9的一侧设置有导轨8,焊接气缸9的输出端与焊接组件4相连,焊接组件4的最下端安装有焊接头5,用于拾取雷达支架10的取料组件6安装在焊接组件4的下端,机器人带动该产品移动至雷达支架10的位置,取料组件6拾取雷达支架10,机器人带动该产品移动至蒙皮上的焊接位置并且将雷达支架10放入蒙皮上的预设位置,焊接气缸9驱动焊接组件4从而使得焊接组件4在导轨8上运动,焊接组件4带动焊接头5与雷达支架10相接触,焊接组件4启动,焊接完成后释放雷达支架10的固定机构,然后可以进行下一个雷达支架10的焊接。机身1上设置有测距装置3,可以测量焊接头5与雷达支架10的间距,通过检测位置来控制超声波装置的开启和关闭,控制更精确,使用效果好。为了进一步加强测距效果,保证测距的准确性,测距装置3采用接触式测距传感器,便于更换。实施例3一种自动取焊装置,包括机身1、焊接组件4和取料组件6,所述机身1上安装有用于连接机器人的连接件7,连接件7的下端安装有焊接气缸9并且焊接气缸9的一侧设置有导轨8,焊接气缸9的输出端与焊接组件4相连,焊接组件4的最下端安装有焊接头5,用于拾取雷达支架10的取料组件6安装在焊接组件4的下端,机器人带动该产品移动至雷达支架10的位置,取料组件6拾取雷达支架10,机器人带动该产品移动至蒙皮上的焊接位置并且将雷达支架10放入蒙皮上的预设位置,焊接气缸9驱动焊接组件4从而使得焊接组件4在导轨8上运动,焊接组件4带动焊接头5与雷达支架10相接触,焊接组件4启动,焊接完成后释放雷达支架10的固定机构,然后可以进行下一个雷达支架10的焊接。为了保证装置运行的稳定性和精确性,机身1上安装有缓冲部件2和限位机构,具有缓冲和限位作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撞击震动,对生产造成影响。取料组件6包括压紧气缸12和定位芯11,定位芯11可以插入雷达支架10内部的雷达孔中,压紧气缸12压紧雷达支架10,可以防止运动过程中雷达支架10掉落,使用效果好。导轨8采用直线导轨,确保往复运动的精确性,焊接组件4采用超声波焊接组件,技术成熟,焊接效果好。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取焊装置,包括机身(1)和焊接组件(4),所述机身(1)上安装有用于连接机器人的连接件(7),连接件(7)的下端安装有焊接气缸(9)并且焊接气缸(9)的一侧设置有导轨(8),焊接气缸(9)的输出端与焊接组件(4)相连,焊接组件(4)的最下端安装有焊接头(5),其特征在于,焊接组件(4)的下端安装有用于拾取雷达支架(10)的取料组件(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取焊装置,包括机身(1)和焊接组件(4),所述机身(1)上安装有用于连接机器人的连接件(7),连接件(7)的下端安装有焊接气缸(9)并且焊接气缸(9)的一侧设置有导轨(8),焊接气缸(9)的输出端与焊接组件(4)相连,焊接组件(4)的最下端安装有焊接头(5),其特征在于,焊接组件(4)的下端安装有用于拾取雷达支架(10)的取料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取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上设置有测距装置(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华赵建华赵麟顾洪池胡露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翼隽自动化技术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