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增加稳定性的旋转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0577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深孔钻机床配件领域的可增加稳定性的旋转接头,包括前旋转轴、后止动轴和轴套,轴套包括前压盖、限位压盖和后压盖,前压盖固定连接于限位压盖的前端,前压盖的前端设有往外延伸且用于配对固定至主轴座铸件上的定位盘,后压盖固定连接于限位压盖的后端,后止动轴的前端设有限位圆盘,限位压盖的中心设有限位内环,限位内环的内孔径小于限位圆盘的外径。增设有前压盖,使用时前压盖的定位盘可配对固定至主轴座铸件上,通过锁紧固定至主轴座铸件后可增加整体稳定性,增设限位压盖可限制后止动轴往前移动,可防止后摩擦环长期与转动中的前摩擦环接触而损坏,从而可提高后摩擦环与前摩擦环的使用寿命。

Rotary joints for increased st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增加稳定性的旋转接头
本技术涉及深孔钻机床配件领域,具体涉及可增加稳定性的旋转接头。
技术介绍
深孔钻是一款专门用于加工深孔的钻头,其可分为外排屑和内排屑两类。深钻孔最大的缺点就是散热和排屑困难。而旋转接头是深孔钻的常用零件,比如当加工中心主轴需要内冷或吹气的时候,就需要使用旋转接头。主轴旋转接头是用于通入空气、冷却液和液压油且高速旋转设备上的一种高精度旋转接头。旋转接头包括壳体、旋转轴和止动轴,旋转轴与主轴连接,主轴带动放置轴进行同步转动,目前市场上的旋转接头还存在以下缺陷:1)旋转接头的旋转轴直接通过螺丝与主轴的后端进行连接,没有其它支撑结构,安装后稳定性较差,特别是在高速旋转过程中,经常容易晃动;2)工作过程中,旋转轴的摩擦环与止动轴的摩擦环进行摩擦式接触,止动轴将受压而持续往前移动,长期前移过程中摩擦环容易磨损,从而需要经常更换被磨损的摩擦环;3)旋转轴通过轴承来支撑,轴承长期转动容易损坏,且噪音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以上缺陷,提供可增加稳定性的旋转接头,其与主轴座铸件进行锁紧,从而可增加整体稳定性。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可增加稳定性的旋转接头,包括前旋转轴、后止动轴和轴套,前旋转轴的前端用于与主轴进行连接,当主轴转动时带动前旋转轴进行同步转动,前旋转轴的后端设有前摩擦环,后止动轴位于前旋转轴的后方,且后止动轴的前端设有与前摩擦环配对接触的后摩擦环,前旋转轴和后止动轴的中心均设有相互导通的通孔,前旋转轴和后止动轴均配对安装在的轴套的内部,轴套包括前压盖、限位压盖和后压盖,前压盖固定连接于限位压盖的前端,前压盖的前端设有往外延伸且用于配对固定至主轴座铸件上的定位盘,后压盖固定连接于限位压盖的后端,后压盖的后端设有往后延伸且与通孔导通的接入口,后压盖的中心设有与接入口导通的接入透孔,后止动轴的前端设有限位圆盘,后止动轴的后端设有配对穿入接入透孔的密封柱,并通过配对插入后压盖的卡销来限制后止动轴转动,限位压盖的中心设有限位内环,限位内环的内孔径小于限位圆盘的外径,从而用于限制后止动轴往前移动。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密封柱的外围套设有密封圈。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后压盖的前端设有两个以上且开口向前的定位槽,并在定位槽内设有弹簧,弹簧的前端向前延伸并由限位圆盘压紧,使后止动轴在弹簧的作用下保持向前的倾向。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前旋转轴的前端设有用于与主轴进行配对连接的外螺纹。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定位盘的边缘设有两个以上的定位孔,并通过配对穿入定位孔的螺栓将定位盘锁紧至主轴座铸件。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前压盖、限位压盖和后压盖之间通过长螺栓进行锁紧。本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增设有前压盖,使用时前压盖的定位盘可配对固定至主轴座铸件上,与传统的单独螺纹连接结构相比,通过锁紧固定至主轴座铸件后可增加整体稳定性,同时,在前压盖的辅助安装下,前旋转轴的长度可减少,不需要再另外设置轴承进行支撑,使整体结构更简单易,避免因轴承损坏而影响整体寿命,另外,增设限位压盖可限制后止动轴往前移动,可防止后摩擦环长期与转动中的前摩擦环接触而损坏,从而可提高后摩擦环与前摩擦环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主视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后视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安装至主轴座铸件上的示意图;图中,1为前压盖,2为限位压盖,3为后压盖,4为前旋转轴,5为后止动轴,6为前摩擦环,7为后摩擦环,8为定位盘,9为定位孔,10为弹簧,11为卡销,12为限位内环,13为接入口,14为主轴座铸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施例,参照图1-图5,其具体实施的可增加稳定性的旋转接头包括前旋转轴4、后止动轴5和轴套,前旋转轴4的前端设有用于与主轴进行配对连接的外螺纹,前旋转轴4的前端用于与主轴进行连接,当主轴转动时带动前旋转轴4进行同步转动。前旋转轴4的后端设有前摩擦环6,后止动轴5位于前旋转轴4的后方,且后止动轴5的前端设有与前摩擦环6配对接触的后摩擦环7,工作时前摩擦环6由前旋转轴4带动共同转动,转动中的前摩擦环6与后摩擦环7进行相对面的摩擦接触。前旋转轴4和后止动轴5的中心均设有相互导通的通孔,通孔用于通入冷却液,前旋转轴4和后止动轴5均配对安装在的轴套的内部。轴套包括前压盖1、限位压盖2和后压盖3,前压盖1、限位压盖2和后压盖3之间通过长螺栓进行锁紧。前压盖1固定连接于限位压盖2的前端,前压盖1的前端设有往外延伸且用于配对固定至主轴座铸件14上的定位盘8,如图5所示,定位盘8的边缘设有四个定位孔9,并通过配对穿入定位孔9的螺栓将定位盘8锁紧至主轴座铸件14的后端面。与传统的单独螺纹连接结构相比,通过锁紧固定至主轴座铸件14后可增加整体稳定性。后压盖3固定连接于限位压盖2的后端,后压盖3的后端设有往后延伸且与通孔导通的接入口13,后压盖3的中心设有与接入口13导通的接入透孔,工作时通过接入口13连接用于注入冷却液的管体。后止动轴5的前端设有限位圆盘,后止动轴5的后端设有配对穿入接入透孔的密封柱,密封柱的外围套设有密封圈,并通过配对插入后压盖3的卡销11来限制后止动轴5转动。后压盖3的前端设有三个开口向前的定位槽,并在定位槽内设有弹簧10,弹簧10的前端向前延伸并由限位圆盘压紧,使后止动轴5在弹簧10的作用下保持向前的倾向。限位压盖2的中心设有限位内环12,限位内环12的内孔径小于限位圆盘的外径,从而用于限制后止动轴5往前移动,可防止后摩擦环7长期与转动中的前摩擦环6接触而损坏,以提高后摩擦环7与前摩擦环6的使用寿命。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可增加稳定性的旋转接头,包括前旋转轴、后止动轴和轴套,前旋转轴的前端用于与主轴进行连接,当主轴转动时带动前旋转轴进行同步转动,前旋转轴的后端设有前摩擦环,后止动轴位于前旋转轴的后方,且后止动轴的前端设有与前摩擦环配对接触的后摩擦环,前旋转轴和后止动轴的中心均设有相互导通的通孔,前旋转轴和后止动轴均配对安装在的轴套的内部,其特征在于:轴套包括前压盖、限位压盖和后压盖,前压盖固定连接于限位压盖的前端,前压盖的前端设有往外延伸且用于配对固定至主轴座铸件上的定位盘,后压盖固定连接于限位压盖的后端,后压盖的后端设有往后延伸且与通孔导通的接入口,后压盖的中心设有与接入口导通的接入透孔,后止动轴的前端设有限位圆盘,后止动轴的后端设有配对穿入接入透孔的密封柱,并通过配对插入后压盖的卡销来限制后止动轴转动,限位压盖的中心设有限位内环,限位内环的内孔径小于限位圆盘的外径,从而用于限制后止动轴往前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可增加稳定性的旋转接头,包括前旋转轴、后止动轴和轴套,前旋转轴的前端用于与主轴进行连接,当主轴转动时带动前旋转轴进行同步转动,前旋转轴的后端设有前摩擦环,后止动轴位于前旋转轴的后方,且后止动轴的前端设有与前摩擦环配对接触的后摩擦环,前旋转轴和后止动轴的中心均设有相互导通的通孔,前旋转轴和后止动轴均配对安装在的轴套的内部,其特征在于:轴套包括前压盖、限位压盖和后压盖,前压盖固定连接于限位压盖的前端,前压盖的前端设有往外延伸且用于配对固定至主轴座铸件上的定位盘,后压盖固定连接于限位压盖的后端,后压盖的后端设有往后延伸且与通孔导通的接入口,后压盖的中心设有与接入口导通的接入透孔,后止动轴的前端设有限位圆盘,后止动轴的后端设有配对穿入接入透孔的密封柱,并通过配对插入后压盖的卡销来限制后止动轴转动,限位压盖的中心设有限位内环,限位内环的内孔径小于限位圆盘的外径,从而用于限制后止动轴往前移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禤国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台立数控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