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造型机开模缓冲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0528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自动造型机开模缓冲机构,涉及铸造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全自动造型机上下箱开模时同步性难以控制的技术问题。它包括导柱、密封结构、外圈、弹性结构和底座,外圈安装在需要开模的全自动造型机的分型面平面处,使拆装更加方便,弹性结构设置在外圈内,导柱与弹性结构固定连接,导柱在外力的按压下会挤压弹性结构使弹性结构变形收缩,外力不再施加时弹性结构会回弹,造型机分型面处的压力上升或下降时可以通过弹性结构的收缩或回弹起到缓冲作用,导柱能够与分型面同步动作,以更好的保证开模精度,密封结构设置在导柱与开口之间的连接处,密封结构能够清除导柱外部附着的粉尘和异物从而保证导柱的伸缩不受影响。

Opening buffer mechanism of automatic mold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自动造型机开模缓冲机构
本技术涉及铸造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全自动造型机开模缓冲机构。
技术介绍
造型机是一种用于制造砂型的铸造设备。它的主要功能是:填砂,将松散的型砂填入砂箱中;紧实型砂,通过震实、压实、震压、射压等不同方法使砂箱中松散的型砂紧实,使砂型在搬运和浇注等过程中具有必要的强度;开模,利用不同机构将模样从紧实后的砂型中取出。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的全自动造型机上下箱开模时,由于同步性难以控制,以及大多为机械硬性开模的形式,当遇到复杂形状的模具时,难以脱模或者在开模的时候砂型直接断裂,从而造成砂型的废品率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造型机开模缓冲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全自动造型机上下箱开模时同步性难以控制、无法保证开模精度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造型机开模缓冲机构,包括导柱、密封结构、外圈、弹性结构和底座,其中:所述外圈沿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造型机开模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柱(1)、密封结构(2)、外圈(3)、弹性结构(4)和底座(5),其中:所述外圈(3)沿长度方向开设有空腔,所述外圈(3)的一端与所述底座(5)固定连接以封堵所述空腔,所述外圈(3)的另一端开设有所述空腔的开口;/n所述弹性结构(4)设置在所述空腔内并且所述弹性结构(4)的一端与所述底座(5)固定连接;/n所述导柱(1)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空腔内并且与所述弹性结构(4)远离所述底座(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导柱(1)的另一端穿出所述开口;/n所述密封结构(2)设置在所述导柱(1)与所述开口之间的连接处;/n外力按压所述导柱(1)能使所述导柱(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造型机开模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柱(1)、密封结构(2)、外圈(3)、弹性结构(4)和底座(5),其中:所述外圈(3)沿长度方向开设有空腔,所述外圈(3)的一端与所述底座(5)固定连接以封堵所述空腔,所述外圈(3)的另一端开设有所述空腔的开口;
所述弹性结构(4)设置在所述空腔内并且所述弹性结构(4)的一端与所述底座(5)固定连接;
所述导柱(1)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空腔内并且与所述弹性结构(4)远离所述底座(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导柱(1)的另一端穿出所述开口;
所述密封结构(2)设置在所述导柱(1)与所述开口之间的连接处;
外力按压所述导柱(1)能使所述导柱(1)挤压所述弹性结构(4)以使所述导柱(1)远离所述弹性结构(4)的一端向所述开口处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造型机开模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柱(1)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导柱(1)的外径与所述空腔的内径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造型机开模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结构(4)包括弹簧(41),所述弹簧(4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5)的顶部和所述导柱(1)的底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造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诗刘建柱
申请(专利权)人:临沂市卓杰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