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同时成型三个电机定转子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0406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同时成型三个电机定转子的模具,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上模组件从上到下依次包括上模座和3套凸模组件,以3套凸模组件所在的位置为3个端点可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其中1套凸模组件位于另外2套凸模组件的右边且处在等腰三角形的等腰顶点位置,另外2套凸模组件分别位于上模座下端的前后位置且两者相互间隔,凸模组件包括转子落料凸模和定子落料凸模,下模组件包括凹模组件、凹模固定板、下模座,下模座设有3个旋转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每个转子落料凹模都有旋转机构,在落料凹模内部每次冲入一片转子薄片后,落料凹模旋转预定角度,最终完成的电机转子就是由多个有角度差的转子薄片组成。

A kind of mould for forming three motor rotors and stators at the same ti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同时成型三个电机定转子的模具
本技术涉及在冲压模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同时成型三个电机定转子的模具。
技术介绍
冲压模是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俗称冷冲模)。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如图1-2所示的为所要生产的电机转子200和电机定子100,电机转子200、电机定子100分别由多个转子薄片200a、定子薄片100a叠加组合而成。虽然电机转子200里的每一片转子薄片200a同轴心,但是相邻的转子薄片200a之间却在圆周方向旋转预定角度进行叠加,所以冲压的时候,前一片转子薄片200a需要旋转预定角度,再把后一片叠加上去。因此需要设计一款模具,并在该模具内加入旋转机构,使转子薄片反复旋转、叠加来完成冲压成型,而一般旋转机构采用电机做动力装置,用皮带和皮带轮做传输联动机构,但皮带具有弹性变形的张力,属于非刚性的运动传输,传输的旋转角度和距离不太精准;另外一般一副模具只冲压成型一套电机转子和电机定子,效率不高,而且圆形电机定子的四个边角料浪费较多,因此需要做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同时成型三个电机定转子的模具,该模具可同时能冲压出3套电机转子和电机定子,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废料率,又在转子落料凹模处加入旋转机构,该旋转机构使用电机、蜗轮、蜗杆进行平稳驱动,可将前一片冲好的转子薄片进行旋转预定夹角后再叠加下一片转子薄片。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同时成型三个电机定转子的模具,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所述的上模组件从上到下依次包括上模座和3套凸模组件,以3套所述凸模组件所在的位置为3个端点可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其中1套所述凸模组件位于另外2套凸模组件的右边且处在等腰三角形的等腰顶点位置,另外2套所述凸模组件分别位于上模座下端的前后位置且两者相互间隔,所述的凸模组件包括转子落料凸模和定子落料凸模,所述的下模组件包括凹模组件、凹模固定板、下模座,所述的下模座设有3个旋转机构,所述的旋转机构包括转轴、轴承座、蜗轮、蜗杆、电机,所述的轴承座固定设置在下模座内,所述的轴承座内设有轴承孔,所述转轴套设在轴承孔处且转轴的下端穿出轴承孔,所述的转轴可绕轴承孔旋转,所述转轴的下端固定连接了蜗轮,所述的蜗轮和蜗杆啮合,所述的蜗杆通过连杆与电机连接,所述的凹模组件包括3个转子落料凹模和3个定子落料凹模,所述的定子落料凹模设置在定子落料凸模下端的对应位置,所述的转子落料凹模设置在转子落料凸模下端的对应位置,所述的转子落料凹模固定设置在转轴内。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转轴内设有上固定孔、下固定孔和出料孔,所述的转子落料凹模固定设置在上固定孔内,所述的下固定孔内设有锁紧圈,所述锁紧圈的上端面和转子落料凹模下端面贴合。金属料带经过转子落料凸模冲压后,转子薄片掉入转子落料凹模内,经过多次冲压后,转子薄片逐个叠加后进入了锁紧圈,最终形成了电机转子。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转子落料凹模设有落料孔,所述的锁紧圈设有锁紧孔,所述锁紧孔的直径比落料孔的直径大0.03mm-0.06mm,所述出料孔的直径大于锁紧孔的直径。金属料带经过转子落料凸模冲压后,转子薄片掉入转子落料凹模的落料孔内,经过多次冲压后,转子薄片逐个叠加后进入了锁紧圈的锁紧孔内,最终形成了电机转子;因为单个转子薄片在落料孔内处于紧配的状态,而多个转子薄片的外形尺寸比单个转子薄片大,所以锁紧孔比落料孔的直径大,这样可以使锁紧孔内的电机转子能被转子落料凸模从锁紧孔内向下推出,而不会因为锁紧孔太小出现电机转子胀死变形的情况;锁紧孔的作用是为了保证每一片相邻的转子薄片之间完全贴合且没有间隙,从而使做出的电机转子整体结实;电机转子从锁紧孔出来后经过出料孔顺利进入到成品区,出料孔与电机转子之间有间隙。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锁紧孔的上端靠近口部处的内壁设有倾斜部,所述倾斜部的倾斜角度为2-4度。倾斜部具有导向的作用,可以使转子薄片竖直地进入锁紧孔,保证转子薄片的中轴线与锁紧孔的中轴线重合不偏位。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蜗轮内设有出口和连接孔,所述的转轴的下端固定设置在连接孔内,所述的出口直径大于出料孔的直径。转轴的下端固定设置在连接孔内,这样蜗轮旋转时可以带动转轴旋转;电机转子从出料孔出来后,经过出口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下落至成品区,因此出口直径大于出料孔的直径。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蜗轮上端设有调节圈,所述的调节圈与轴承座之间留有空隙。转轴下端因加工精度的原因,会有长短的误差,如果因为误差去加工转轴比较费时费力,却可以用磨床加工调节圈从而减少调节圈的高度,使调节圈与轴承座之间留有空隙。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轴承孔内设有相互叠加的两个轴承,所述的轴承的内圈与转轴紧配。轴承内圈和转轴同步旋转,而轴承外圈则固定不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两个轴承之间设有隔套。隔套可以将两个轴承隔开,两个轴承隔开后距离变大,就对转轴有更好的支撑作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轴承孔内设有卡簧,所述的卡簧与位于轴承孔下端的轴承紧贴。卡簧使轴承固定在轴承孔内不掉落。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下模座设有支撑蜗杆的蜗杆支座,所述的蜗杆可在蜗杆支座内转动,所述的电机固定设置在下模座处,所述的电机通过联轴器与连杆连接。蜗杆支座用于固定蜗杆,蜗杆套接在蜗杆支座内的两个支撑孔内;电机依次带动联轴器、连杆、蜗杆旋转,蜗杆带动蜗轮旋转,蜗轮带动转轴旋转,转轴带动转子落料凹模旋转。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上模组件包括了3套凸模组件,就可以同时成型3套电机转子和电机定子,效率高;以3套凸模组件所在的位置为3个端点可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其中1套凸模组件位于另外2套凸模组件的右边且处在等腰三角形的等腰顶点位置,另外2套凸模组件分别位于上模座下端的前后位置且两者相互间隔,凸模组件这样排布后,金属料带的利用率最高,金属料带被冲压后,废料产生率最少;下模座设有3个旋转机构,转子落料凹模设置在转子落料凸模下端的对应位置,因此每个转子落料凹模都有旋转机构,在落料凹模内部每次冲入一片转子薄片后,落料凹模旋转预定角度,最终完成的电机转子就是由多个有角度差的转子薄片组成;3个定子落料凹模设置在定子落料凸模下端的对应位置,电机定子在定子落料凹模处成型;旋转机构的工作原理是电机带动连杆旋转,连杆带动蜗杆旋转,蜗杆带动蜗轮旋转,蜗轮带动转轴旋转,转轴带动转子落料凹模旋转。附图说明图1为电机定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电机转子的立体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上模组件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的下模组件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旋转机构中的部分零件的剖面分解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的下模组件的俯视图。具体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同时成型三个电机定转子的模具,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组件从上到下依次包括上模座和3套凸模组件,以3套所述凸模组件所在的位置为3个端点可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其中1套所述凸模组件位于另外2套凸模组件的右边且处在等腰三角形的等腰顶点位置,另外2套所述凸模组件分别位于上模座下端的前后位置且两者相互间隔,所述的凸模组件包括转子落料凸模和定子落料凸模,所述的下模组件包括凹模组件、凹模固定板、下模座,所述的下模座设有3个旋转机构,所述的旋转机构包括转轴、轴承座、蜗轮、蜗杆、电机,所述的轴承座固定设置在下模座内,所述的轴承座内设有轴承孔,所述转轴套设在轴承孔处且转轴的下端穿出轴承孔,所述的转轴可绕轴承孔旋转,所述转轴的下端固定连接了蜗轮,所述的蜗轮和蜗杆啮合,所述的蜗杆通过连杆与电机连接,所述的凹模组件包括3个转子落料凹模和3个定子落料凹模,所述的定子落料凹模设置在定子落料凸模下端的对应位置,所述的转子落料凹模设置在转子落料凸模下端的对应位置,所述的转子落料凹模固定设置在转轴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同时成型三个电机定转子的模具,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组件从上到下依次包括上模座和3套凸模组件,以3套所述凸模组件所在的位置为3个端点可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其中1套所述凸模组件位于另外2套凸模组件的右边且处在等腰三角形的等腰顶点位置,另外2套所述凸模组件分别位于上模座下端的前后位置且两者相互间隔,所述的凸模组件包括转子落料凸模和定子落料凸模,所述的下模组件包括凹模组件、凹模固定板、下模座,所述的下模座设有3个旋转机构,所述的旋转机构包括转轴、轴承座、蜗轮、蜗杆、电机,所述的轴承座固定设置在下模座内,所述的轴承座内设有轴承孔,所述转轴套设在轴承孔处且转轴的下端穿出轴承孔,所述的转轴可绕轴承孔旋转,所述转轴的下端固定连接了蜗轮,所述的蜗轮和蜗杆啮合,所述的蜗杆通过连杆与电机连接,所述的凹模组件包括3个转子落料凹模和3个定子落料凹模,所述的定子落料凹模设置在定子落料凸模下端的对应位置,所述的转子落料凹模设置在转子落料凸模下端的对应位置,所述的转子落料凹模固定设置在转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同时成型三个电机定转子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内设有上固定孔、下固定孔和出料孔,所述的转子落料凹模固定设置在上固定孔内,所述的下固定孔内设有锁紧圈,所述锁紧圈的上端面和转子落料凹模下端面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同时成型三个电机定转子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子落料凹模设有落料孔,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松桦刘良刚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弘扬模具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