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远距离负压牵引正压推进穿缆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20380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远距离负压牵引正压推进穿缆系统及方法。智能远距离负压牵引正压推进穿缆系统,一号气泵的出气端口与吹缆机的进气端口连接,吹缆机的吹缆头与硅芯管的一端密封连接,硅芯管的另一端与二号气泵的进气端口密封连接,气封活塞活动放置在硅芯管内,光缆盘上的光缆经过吹缆机后与气封活塞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敷设光缆时在硅芯管内光缆的进入端形成正压推进状态,在硅芯管内光缆的出口端形成负压牵引状态,将正压推进和负压牵引结合,达到1+1=2的效果,增大了作用于气封活塞上的前行动力,解决了仅采用高压推送出现的动力不足的问题,同时由于作用于气封活塞上的前行动力得到增大了,也就满足了更远距离光缆敷的目地。

Intelligent remote negative pressure traction positive pressure propulsion cable threading system and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远距离负压牵引正压推进穿缆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电缆敷设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远距离负压牵引正压推进穿缆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光缆敷设多采用气吹敷设的方式,通常情况下,在道路上敷设光缆时,只有在地势较平坦、硅芯管敷设较平直,且没有压损的情况下光缆敷设才能较为顺利,在遇到硅芯管因外界挤压等问题造成变形、破裂等情况时,常常会阻碍光缆的敷设,因此一般在敷设光缆前需要先进行试吹,来确定硅芯管是否堵塞,发现堵塞后都需要确定硅芯管堵塞位置,将变形的硅芯管切除重新套管,而现有技术中确定堵塞后位置一般靠在气封活塞上绑一根线,在堵塞后将线和气封活塞拉出,根据线的长度来获取堵塞的大概位置,测量不够精准,而且工序较为繁琐,而且即便进行过试吹,在敷设光缆时也会遇到光缆与硅芯管之间的摩擦阻力太大,光缆前进动力不足的现象出现,此时如果增大气压可能会导致气压值超出硅芯管的承受范围,出现爆管的情况,从而造成更大的施工事故和损失,不增加气压则光缆不能前进,造成进退两难的地步,同时由于现有吹缆所能提供的推力不够大,现有的吹缆工艺中一次性吹缆距离为1000-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智能远距离负压牵引正压推进穿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号气泵(1)、吹缆机(2)、气封活塞(3)、硅芯管(4)、二号气泵(5)和光缆盘(7),所述一号气泵(1)的出气端口与吹缆机(2)的进气端口连接,用于为吹缆机(2)提供压缩空气,所述吹缆机(2)的吹缆头与硅芯管(4)的一端密封连接,所述硅芯管(4)的另一端与二号气泵(5)的进气端口密封连接,所述气封活塞(3)活动放置在硅芯管(4)内,所述光缆盘(7)上的光缆(8)经过吹缆机(2)后与气封活塞(3)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远距离负压牵引正压推进穿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号气泵(1)、吹缆机(2)、气封活塞(3)、硅芯管(4)、二号气泵(5)和光缆盘(7),所述一号气泵(1)的出气端口与吹缆机(2)的进气端口连接,用于为吹缆机(2)提供压缩空气,所述吹缆机(2)的吹缆头与硅芯管(4)的一端密封连接,所述硅芯管(4)的另一端与二号气泵(5)的进气端口密封连接,所述气封活塞(3)活动放置在硅芯管(4)内,所述光缆盘(7)上的光缆(8)经过吹缆机(2)后与气封活塞(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远距离负压牵引正压推进穿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硅芯管(4)与二号气泵(5)之间还设置有缓冲管(6),所述缓冲管(6)由中空管和设置在中空管内的挡网组成,用于阻挡气封活塞(3)脱离硅芯管(4)后继续前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远距离负压牵引正压推进穿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封活塞(3)包括骨架(301),所述骨架(301)右侧为圆柱形,左侧为圆台形,在所述骨架(301)的左侧面中部设置有摄像头(310),在所述摄像头(310)的四周呈环形设置有多个LED补光灯(317),在所述骨架(301)的左部和中部活动套设变形层(302),在所述变形层(302)的左侧开设有与摄像头(310)和LED补光灯(317)相对应的锥形孔(322),在所述变形层(302)的外侧设置有多个密封环(303),以减小气封活塞(3)与硅芯管(4)之间的接触面积,且所述密封环(303)位于骨架(301)的圆柱形部位,在所述骨架(301)的右部设置挡环(323),以防止变形层(302)脱落,在所述骨架(301)上挡环(323)的右侧设置有USB接口(318)和弹性连接片(308),在所述弹性连接片(308)上安装有编码器(309),且所述编码器(309)的外边缘与密封环(303)的外边缘相齐平,在所述骨架(301)右侧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套(307)和管套(304),所述连接套(307)与骨架(301)螺纹连接,所述管套(304)套插在连接套(307)内,在所述管套(304)的左侧设置有锥形卡环(305)和豁口,在所述管套(304)的右侧设置有凸缘(306),在所述骨架(301)的内部设置有控制腔(311),在所述控制腔(311)内设置有电源(312)、MCU控制器(313)和通讯模块(314),所述电源(312)与MCU控制器(313)、LED补光灯(317)和USB接口(318)电性连接,所述MCU控制器(313)与编码器(309)、摄像头(310)、通讯模块(314)、LED补光灯(317)和USB接口(318)电性连接,所述编码器(309)的位移数据经MCU控制器(313)处理后传送至通讯模块(314),再由通讯模块(314)发送至公用移动通信基站,经公用移动通信基站转送至工作人员的手机上,以便于工作人员能够随时观察到气封活塞(3)在管内的精准位置,所述摄像头(310)采集到的图像信息经MCU控制器(313)处理后传送至通讯模块(314),再由通讯模块(314)发送至附近的公用移动通信基站,经公用移动通信基站转送至工作人员的手机上,以方便工作人员观察硅芯管(4)的内部情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远距离负压牵引正压推进穿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套(307)的外侧上下对称的设置有支架(319),在所述支架(319)上铰接有L型杆(320),所述L型杆(320)的底部为弧形,在所述L型杆(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跃峰何晓明周留刚康江赵卫东范杰贡强胡雪峰谷金钢张瑞峰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交通建设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张瑞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