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诱饵干扰情况下的飞行器拦截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201277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诱饵干扰情况下的飞行器拦截方法及系统。所述拦截方法包括:未识别出诱饵阶段以及识别出诱饵阶段;在未识别出诱饵阶段,利用基于最高概率区间方法的预测制导律判别出诱饵和真实目标;在识别出诱饵阶段,多飞行器相互协同以完成拦截目标的过程中,采用多飞行器协同测角进一步估计出距离信息的方式时,其相对位置的几何构型对估计误差影响很大,如多飞行器与目标共线时无法估计相对距离,近似共线时估计误差很大,因此在飞行器制导的过程中就应当考虑编队构型的问题,确定最优制导律控制两追击者相对于目标的视线分离角,使之增大以减小探测误差,增强制导精度。

A method and system of intercepting aircraft with decoy jamm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诱饵干扰情况下的飞行器拦截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飞行器拦截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诱饵干扰情况下的飞行器拦截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在飞行器拦截领域,多个飞行器拦截敌方机动目标的场景中,敌方机动目标针对我方飞行器的拦截,发射一枚与目标特性形似的诱饵对我方飞行器进行干扰。我方多飞行器需要识别出诱饵后,对敌方机动目标实施有效制导。而在末制导阶段,制导的时间特别短,识别出诱饵又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在制导过程中存在一段不能识别出诱饵的时间区间;在这个未识别出诱饵阶段的时间区间内,我方飞行器不能快速判别出诱饵以及真实目标,从而不能识别出真实目标并对其拦截,无法迅速对敌方机动目标进行有效拦截,降低了拦截效率,制导精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诱饵干扰情况下的飞行器拦截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现有的制导拦截方法拦截效率以及制导精度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种诱饵干扰情况下的飞行器拦截方法,包括:未识别出诱饵阶段以及识别出诱饵阶段;未识别出诱饵阶段:在理想状态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诱饵干扰情况下的飞行器拦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未识别出诱饵阶段以及识别出诱饵阶段;/n未识别出诱饵阶段:在理想状态下,获取飞行器的理想飞行参数;所述飞行器包括多个追击者和躲避者;所述飞行参数包括速度、加速度、过载响应时间常数以及所述躲避者与所述追击者的侧向相对距离;/n根据所述飞行参数确定追击者与躲避者之间的相对运动状态方程;/n在追击过程中,获取所述追击者在测量过程中的量测噪声误差以及两个所述追击者之间的相对距离和视线角信息;/n根据所述追击者之间的相对距离和所述视线角信息确定所述追击者和所述躲避者之间的相对距离;/n根据所述追击者和所述躲避者之间的相对距离以及所述量测噪声误差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诱饵干扰情况下的飞行器拦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未识别出诱饵阶段以及识别出诱饵阶段;
未识别出诱饵阶段:在理想状态下,获取飞行器的理想飞行参数;所述飞行器包括多个追击者和躲避者;所述飞行参数包括速度、加速度、过载响应时间常数以及所述躲避者与所述追击者的侧向相对距离;
根据所述飞行参数确定追击者与躲避者之间的相对运动状态方程;
在追击过程中,获取所述追击者在测量过程中的量测噪声误差以及两个所述追击者之间的相对距离和视线角信息;
根据所述追击者之间的相对距离和所述视线角信息确定所述追击者和所述躲避者之间的相对距离;
根据所述追击者和所述躲避者之间的相对距离以及所述量测噪声误差确定所述追击者与所述躲避者之间的相对运动测量方程;
获取所述追击者的追击参数;所述追击参数包括所述追击者在任一时刻的状态转移到拦截时刻的状态的状态可达集、所述追击者在任一时刻的状态中的位置分量转移到拦截时刻的状态的位置分量可达集以及追击者最大指令加速度;
根据所述追击参数确定滚动控制约束条件;
在所述滚动控制约束条件下,利用最高概率区间方法确定最优兼顾制导点,并根据所述相对运动状态方程以及所述相对运动测量方程构建预测制导律;
根据所述预测制导律判别诱饵以及真实目标;
识别出诱饵阶段:获取状态转移矩阵;所述状态转移矩阵为未识别诱饵阶段的时刻状态转移至识别出诱饵阶段的时刻状态的状态转移矩阵;
利用最优控制理论,根据所述状态转移矩阵以及所述最优兼顾制导点确定最优制导律;所述最优制导律为控制视线分离角的最优制导律;
根据所述最优制导律对所述真实目标进行拦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诱饵干扰情况下的飞行器拦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飞行参数确定追击者与躲避者之间的相对运动状态方程,具体包括:
利用公式i={1,2}确定追击者与躲避者之间的相对运动状态方程;其中,为相对运动状态方程;τPi为所述追击者的过载响应时间常数,τE为所述躲避者的过载响应时间常数;uPi为所述追击者的控制输入;为所述躲避者的指令加速度,w为飞行器制导过程中的噪声;t为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诱饵干扰情况下的飞行器拦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追击者和所述躲避者之间的相对距离以及所述量测噪声误差确定所述追击者与所述躲避者之间的相对运动测量方程,具体包括:
利用公式确定所述追击者与所述躲避者之间的相对运动测量方程;其中,H=[1000];xi为飞行器的状态向量;为所述追击者的视线测量噪声服从分布;yi为所述追击者和所述躲避者之间的视线角的侧向相对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诱饵干扰情况下的飞行器拦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滚动控制约束条件下,利用最高概率区间方法确定最优兼顾制导点,并根据所述相对运动状态方程以及所述相对运动测量方程构建预测制导律,具体包括:
利用构建预测制导律;其中,为预测制导律;f(tk+1)=DβΦPi(tf,tk+1),为最兼顾制导点的投影,Dβ为分离位置分量的向量,ΦPi(tk+1,tk)为追击者从tk时刻到tk+1时刻的状态转移矩阵,ΦPi(tf,tk+1)为追击者从tk+1时刻到tf时刻的状态转移矩阵,tf为最终拦截时刻,tk+1为制导过程中的任意时刻;Φpi(tk+1,τ)为追击者从τ时刻到tk+1时刻的状态转移矩阵;为最大指令加速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诱饵干扰情况下的飞行器拦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最优控制理论,根据所述状态转移矩阵以及所述最优兼顾制导点确定最优制导律,具体包括:
利用公式确定最优制导律;其中,Zi(t)为所述追击者新的状态变量;a,b,c为权重系数;tgo为制导过程的剩余时间;Δt为一个正的无穷小量;D=[1000],为分离向量;Φi(tf,t)为从t时刻到tf时刻的相对运动的状态转移矩阵。


6.一种诱饵干扰情况下的飞行器拦截系统,其特征在于,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杨王少博王仕成刘志国席建祥廖守亿张金生沈涛张帅陶雁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