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舰艇编队舰空导弹水平面发射区划分的拦截目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舰空导弹运用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舰艇编队舰空导弹水平面发射区划分的拦截目标方法。
技术介绍
舰空导弹发射区是指在舰空导弹武器发射导弹的瞬间,能使舰空导弹在杀伤区内与反舰导弹、飞机等空中目标遭遇的所有目标位置所构成的空间。舰空导弹发射区的垂直剖面和水平剖面分别称为垂直发射区和水平面发射区。舰空导弹水平面发射区远界距离是指其水平面发射区的最远水平距离值。舰空导弹杀伤区是指舰空导弹武器以确定概率杀伤空中目标的空间范围。水面舰艇编队舰空导弹拦截空中目标时,水面舰艇编队舰空导弹水平面发射区重叠时,其垂直平面发射区肯定重叠。而当水面舰艇编队舰空导弹垂直平面发射区不重叠时,其水平面发射区可能重叠。因此,需要重点关注水面舰艇编队舰空导弹水平面发射区。如果水面舰艇编队舰空导弹水平面发射区划分科学合理,则可提高水面舰艇编队舰空导弹水平面发射区划分的有效性。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水面舰艇编队舰空导弹水平面发射区划分方法,实施水面舰艇编队舰空导弹水平面发射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舰艇编队舰空导弹水平面发射区划分的拦截目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S1、确定当前舰艇编队队形的类型,所述队形包括但不限于单横队、单纵队、方位队、人字队中的任意一种类型;/nS2、基于预设的舰空导弹水平面发射区划分策略,对当前的舰空导弹水平面发射区进行划分;所述舰空导弹水平面发射区划分策略包括但不限于:基于单横队的水面舰艇编队舰空导弹水平面发射区划分策略、基于单纵队的水面舰艇编队舰空导弹水平面发射区划分策略、基于方位队的水面舰艇编队舰空导弹水平面发射区划分策略、基于人字队的水面舰艇编队舰空导弹水平面发射区划分策略;/nS3、获取单个目标来袭时与划分后的舰空导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舰艇编队舰空导弹水平面发射区划分的拦截目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确定当前舰艇编队队形的类型,所述队形包括但不限于单横队、单纵队、方位队、人字队中的任意一种类型;
S2、基于预设的舰空导弹水平面发射区划分策略,对当前的舰空导弹水平面发射区进行划分;所述舰空导弹水平面发射区划分策略包括但不限于:基于单横队的水面舰艇编队舰空导弹水平面发射区划分策略、基于单纵队的水面舰艇编队舰空导弹水平面发射区划分策略、基于方位队的水面舰艇编队舰空导弹水平面发射区划分策略、基于人字队的水面舰艇编队舰空导弹水平面发射区划分策略;
S3、获取单个目标来袭时与划分后的舰空导弹协同水平面发射区对应的拦截目标参数,所述拦截目标参数至少包括:最大拦截单个目标次数以及最大拦截单个目标弹耗量;
S4、基于所获得的参数拦截目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拦截目标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单横队的水面舰艇编队舰空导弹水平面发射区划分策略,单横队是指编队的队列线与编队航向线成垂直的队形,且舰艇数量为3的编队,同时各所述舰艇的舰空导弹水平面发射区相互重叠;
S21、判断单横队内各个水面舰艇的舰空导弹射程是否相同,是则执行S22,否则执行S23;
S22、确定分别与编队内其他舰艇均能相邻的舰艇为基准舰艇后,首先分别将所述基准舰艇与其相邻的舰艇的舰空导弹水平面发射区的重叠区域均对半划分,并记为基准舰艇第一重叠区域和基准舰艇第二重叠区域,其次,将所述基准舰艇第一重叠区域和基准舰艇第二重叠区域的交集区域作为基准舰艇舰空导弹水平面发射区,同时将两者并集区域且去掉交集区域后的区域作为两艘相邻舰艇舰空导弹协同水平面发射区;
S23、进一步判断是否基准舰艇的舰空导弹武器为远程舰空导弹武器,其他两艘舰艇舰空导弹武器为同射程的中程舰空导弹武器;是则按照如下步骤进行舰空导弹水平面发射区划分:首先,进行编队中程舰空导弹水平面发射区划分即将所述具有同射程的中程舰空导弹武器的两艘舰艇的重叠区域对半划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SLS方式或者SSLSS获取方式两艘相邻舰艇的舰空导弹协同水平面发射区内,单个目标来袭时对应的最大拦截单个目标次数和最大拦截单个目标弹耗量,其中,基于SLS方式对应的计算过程为:
设定单个目标按照匀速直线飞行方式飞来,单个目标来袭方向与水平队列线的夹角为a,单个目标速度为Vm,舰空导弹平均速度为Vd,设两个相邻舰艇的舰间距为L横;
则两艘相邻舰艇的舰空导弹协同水平面发射区内的运动距离的计算公式为R横-0.5L横/cosa,R横为舰空导弹水平面发射区远界距离值;
其中,舰艇第n次发射的第n枚舰空导弹拦截目标时的弹目遭遇距离Shdn计算公式为
Shdn=Shdn-1-TgVm-TbVm-Vm[(Shdn-1-TgVm-TbVm)/(Vm+Vd)];n大于1;且若n等于1,则Shd1=R横-TfyVm-Vm[(R横-TfyVm)/(Vm+Vd)];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反应时间为Tfy,舰空导弹毁伤目标效果评估平均时间为Tg,舰空导弹系统发射不可逆过程时间为Tb;
并进一步判断Shdn是否为有效值,即当Shdn≥|A横2D横2|时,确定其值有效;当Shdn<|A横2D横2|时,确定其值无效,其中,|A横2D横2|=0.5L横/cosa;
则在实施舰艇第n次发射的第n枚舰空导弹拦截目标时的弹目遭遇距离Shdn的计算时,当Shdn<|A横2D横2|时,Shdn值无效,终止计算,此时得到舰艇采用SLS方式对应最大拦截单个目标次数W横c和最大拦截单个目标弹耗量W横d;即W横c=n-1,W横d=n-1;
基于SSLSS方式对应的计算过程为:
设定单个目标按照匀速直线飞行方式飞来,单个目标来袭方向与水平队列线的夹角为a,单个目标速度为Vm,舰空导弹平均速度为Vd,设两个舰相邻舰艇的舰间距为L横;
这两艘相邻舰艇的舰空导弹协同水平面发射区内的运动距离计算公式为为R横-0.5L横/cosa;
其中,舰艇第m次发射的2枚舰空导弹拦截目标时的弹目遭遇距离Shdm计算过程为:
此次2枚舰空导弹中,第1枚舰空导弹拦截目标时的弹目遭遇距离Shdm1计算公式为:
Shdm1=Shdm-11-TgVm-TbVm-Vm[(Shdm-12-TgVm-TbVm)/(Vm+Vd)];Shdm2=Shdm1-TjVm;m大于1;且若m等于1,则第1枚舰空导弹拦截目标时的弹目遭遇距离Shd11其计算公式为:
Shd11==R横-TfyVm-Vm[(R横-TfyVm)/(Vm+Vd)];
Shd12=Shd11-TjVm;
并进一步判断Shdm1或者Shdm2是否为有效值,即当Shdm1或者Shdm2≥|A横2D横2|时,确定其值有效;当Shdm1或者Shdm2<|A横2D横2|时,确定其值无效;
则在实施舰艇第m次发射的2枚舰空导弹拦截目标时的弹目遭遇距离Shdm11与Shdm12的计算时,当其<|A横2D横2|时,其值无效,终止计算,此时得到舰艇采用SSLSS方式对应最大拦截单个目标次数W横c和最大拦截单个目标弹耗量W横d;即W横c=m-1,W横d=m-1;当Shdm11≥|A横2D横2|,且当Shdm12<|A横2D横2|时,Shdm12值无效,终止计算,此时得到舰艇采用SSLSS方式的最大拦截单个目标次数为m,最大拦截单个目标弹耗量为2(m-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单纵队的水面舰艇编队舰空导弹水平面发射区划分策略,纵队是指各舰舰首尾在一条直线上的队形,且舰艇数量为3的编队,所述编队之间的各个舰艇的舰空导弹水平面发射区相互重叠;
S21、判断单纵队内各个水面舰艇的舰空导弹射程是否相同,是则执行S22,否则执行S23;
S22、确定分别与编队内其他舰艇均能相邻的舰艇为基准舰艇后,首先分别将所述基准舰艇与其相邻的舰艇的舰空导弹水平面发射区的重叠区域均对半划分,并记为基准舰艇第一重叠区域和基准舰艇第二重叠区域,其次,将所述基准舰艇第一重叠区域和基准舰艇第二重叠区域的交集区域作为基准舰艇舰空导弹水平面发射区,同时将两者并集区域且去掉交集区域后的区域作为两艘相邻舰艇舰空导弹协同水平面发射区;
S23、进一步判断是否基准舰艇的舰空导弹武器为远程舰空导弹武器,其他两艘舰艇舰空导弹武器为同射程的中程舰空导弹武器;是则按照如下步骤进行舰空导弹水平面发射区划分:首先,进行编队中程舰空导弹水平面发射区划分即将所述具有同射程的中程舰空导弹武器的两艘舰艇的重叠区域对半划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基于SLS方式或者SSLSS获取方式两艘相邻舰艇的舰空导弹协同水平面发射区内,单个目标来袭时对应的最大拦截单个目标次数和最大拦截单个目标弹耗量,基于SLS方式对应的计算过程为:
设定单个目标按照匀速直线飞行方式飞来,单个目标来袭方向与水平队列线的夹角为a,单个目标速度为Vm,舰空导弹平均速度为Vd,设两个舰相邻舰艇的舰间距为L纵;
这两艘相邻舰艇的舰空导弹协同水平面发射区内的运动距离计算公式为
R纵-0.5L纵/cosa;
其中,舰艇第n次发射的第n枚舰空导弹拦截目标时的弹目遭遇距离Szdn计算
Szdn=Szdn-1-TgVm-TbVm-Vm[(Szdn-1-TgVm-TbVm)/(Vm+Vd)];n大于1;且若n等于1,则Szd1=R纵-TfyVm-Vm[(R纵-TfyVm)/(Vm+Vd)];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反应时间为Tfy,舰空导弹毁伤目标效果评估平均时间为Tg,舰空导弹系统发射不可逆过程时间为Tb;
并进一步判断Szdn是否为有效值,即当Szdn≥|A纵2D纵2|时,确定其值有效;当Szdn<|A纵2D纵2|时,确定其值无效,其中,|A纵2D纵2|为单个目标来袭方向线上基准舰艇位置与有效位置点的距离,所述单个目标来袭方向线为基准舰艇位置与单个目标来袭方向所构成的方向线;所述有效位置点为所述方向线和所述基准舰艇与其相邻的舰艇的舰空导弹水平面发射区的交点所形成的直线段的交点且所述相邻的舰艇距离单个目标最近;
则在实施舰艇第n次发射的第n枚舰空导弹拦截目标时的弹目遭遇距离Szdn的计算时,当Szdn<|A纵2D纵2|时,Szdn值无效,终止计算,此时得到舰艇采用SLS)方式对应最大拦截单个目标次数W纵c和最大拦截单个目标弹耗量W纵d;即W纵c=n-1,W纵d=n-1;
基于SSLSS方式对应的计算过程为:
设定单个目标按照匀速直线飞行方式飞来,单个目标来袭方向与水平队列线的夹角为a,单个目标速度为Vm,舰空导弹平均速度为Vd,设两个舰相邻舰艇的舰间距为L纵;
这两艘相邻舰艇的舰空导弹协同水平面发射区内的运动距离计算公式为
R纵-0.5L纵/cosa;
其中,舰艇第m次发射的2枚舰空导弹拦截目标时的弹目遭遇距离Szdm计算
此次2枚舰空导弹中,第1枚舰空导弹拦截目标时的弹目遭遇距离Szdm1计算
Szdm1=Szdm-11-TgVm-TbVm-Vm[(Szdm-12-TgVm-TbVm)/(Vm+Vd)];Szdm2=Szdm1-TjVm;m大于1;且若m等于1,则第1枚舰空导弹拦截目标时的弹目遭遇距离Szd11其计算公式为:
Szd11==R纵-TfyVm-Vm[(R纵-TfyVm)/(Vm+Vd)];
Szd12=Szd11-TjVm;
并进一步判断Szdm1或者Szdm2是否为有效值,即当Szdm1或者Szdm2≥|A纵2D纵2|时,确定其值有效;当Szdm1或者Szdm2<|A纵2D纵2|时,确定其值无效;
则在实施舰艇第m次发射的2枚舰空导弹拦截目标时的弹目遭遇距离Szdm11与Szdm12的计算时,当其<|A纵2D纵2|时,其值无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斗计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