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虹吸散热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或电力设备散热
,特别涉及一种热虹吸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热虹吸散热装置由冷凝器、蒸发器、汽管和液管等构成,蒸发器内填充有工质,冷凝器通常由位于两侧的两个集流管以及连通两个集液管的多个冷凝管构成,蒸发器吸收热源的热量进而内部工质升温,工质升温产生蒸汽,蒸汽经汽管进入冷凝器冷凝为温度较低的液体后再经液管流回至蒸发器内,从而实现对热源的散热效果。相关方案中,参考图1,把冷凝器设于蒸发器的上方,集流管均横向设置,汽管与液管分别从蒸发器的顶部中间位置和底部中间位置连通蒸发器,冷凝器与蒸发器大致位于同一面上,进而占用较大的面积,热虹吸散热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对电子元件进行散热的情况下,由于电子设备内部空间有限,无法提供足够的上下方向上的空间以供设置冷凝器。参考图2,若把冷凝器的两个集流管均垂直于蒸发器表面设置,则必定一个集流管靠近左侧,另一个集流管靠近右侧,也即用来收集蒸汽的集流管靠近蒸发器的一侧。而汽管布置应尽量减短长度以减少蒸汽流动的行程,进而减小蒸汽流动阻力,那么这种设置方案下,汽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虹吸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蒸发器,设有用于容纳工质的密封容纳腔以及与所述密封容纳腔相连通的右汽管接孔、左汽管接孔、右液管接孔和左液管接孔;所述右汽管接孔位于所述左汽管接孔的右侧;所述右液管接孔位于所述左液管接孔的右侧;所述右汽管接孔和所述左汽管接孔的位置高于所述右液管接孔和左液管接孔的位置;/n第一冷凝单元,具有第一右集流腔、第一左集流腔和多个平行设置的第一冷凝管;所述第一冷凝管连通所述第一右集流腔和所述第一左集流腔;所述第一右集流腔位于所述蒸发器的右侧靠近顶部处,其轴线垂直于所述蒸发器的表面;所述第一左集流腔位于所述蒸发器的左侧靠近顶部处,其轴线垂直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虹吸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蒸发器,设有用于容纳工质的密封容纳腔以及与所述密封容纳腔相连通的右汽管接孔、左汽管接孔、右液管接孔和左液管接孔;所述右汽管接孔位于所述左汽管接孔的右侧;所述右液管接孔位于所述左液管接孔的右侧;所述右汽管接孔和所述左汽管接孔的位置高于所述右液管接孔和左液管接孔的位置;
第一冷凝单元,具有第一右集流腔、第一左集流腔和多个平行设置的第一冷凝管;所述第一冷凝管连通所述第一右集流腔和所述第一左集流腔;所述第一右集流腔位于所述蒸发器的右侧靠近顶部处,其轴线垂直于所述蒸发器的表面;所述第一左集流腔位于所述蒸发器的左侧靠近顶部处,其轴线垂直于所述蒸发器的表面;
第二冷凝单元,具有第二左集流腔、第二右集流腔和多个平行设置的第二冷凝管;所述第二冷凝管连通所述第二左集流腔和所述第二右集流腔;所述第二左集流腔位于所述蒸发器的左侧靠近顶部处,其轴线垂直于所述蒸发器的表面;所述第二右集流腔位于所述蒸发器的右侧靠近顶部处,其轴线垂直于所述蒸发器的表面;
第一汽管,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右集流腔,另一端连通所述右汽管接孔;
第二汽管,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左集流腔,另一端连通所述左汽管接孔;
第一液管,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左集流腔,另一端连通所述左液管接孔;
第二液管,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右集流腔,另一端连通所述右液管接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虹吸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右集流腔的轴线与所述第二右集流腔的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第一左集流腔的轴线与所述第二左集流腔的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虹吸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凝单元和所述第二冷凝单元集成于同一冷凝器上,所述冷凝器包括左右间隔的左集流管和右集流管;所述左集流管和所述右集流管靠近所述蒸发器固定设置;
所述右集流管内设置有第一间隔板,而将所述右集流管的内部腔体分隔为第一右集流腔和第二右集流腔;
所述左集流管内设置有第二间隔板,而将所述左集流管的内部腔体分隔为第一左集流腔和第二左集流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虹吸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凝单元和所述第二冷凝单元在上下方向上并列设置;
所述第一冷凝单元为冷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陈,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智焓热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