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泥窑尾七级预热系统及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泥烧成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水泥窑尾七级预热系统及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近二十年来,以预分解技术为代表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在我国得到广泛的应用。到目前为止,水泥预分解技术既是一个相对成熟的,又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技术。窑尾预热系统是水泥生产线决定热耗的关键设备,在预热器的级数上,国内技术目前主要为五级预热器系统。通常,烧成窑尾五级预热器系统排出的最上一级预热器的废气温度大多在310~350℃。在没有余热发电系统,且原料使用立磨、综合水分不高的情况下,需要通过一定量的喷水降温,使其满足原料系统烘干的要求。这样,不仅窑尾废气大量热焓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而且造成水资源的浪费。烧成窑尾六级预热器系统排出的最上一级预热器的废气温度大多在250~280℃,也存在一定的能源浪费。为了更进一步降低系统热耗,提高技术经济指标,在优化预热器系统的换热效果、降低预热器系统的阻力损失、提高分解炉系统的适应性等基础上,在烧成窑尾五级预热器及六级预热器成功应用的基础上,有必要配置七级预热器系统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泥窑尾七级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从上至下设置的C1-C7弱涡流低阻旋风筒、风管、下料管及分解炉;每个旋风筒顶部设有一个出风口,侧部设有进风口,底部设有一个下料口;在所有相邻旋风筒中,上一级旋风筒进风口与下一级旋风筒的出风口通过风管连接;所有出料口均连接有下料管;下料管上均设有锁风阀;C1-C5任一旋风筒的下料管均与该旋风筒后两级旋风筒之间的风管连通;/n所述分解炉设在所有旋风筒的下方;分解炉设有两个对应不同温度分解区域的进料口;C6旋风筒的下料管与所述进料口连通;/n所述分解炉的下方还设有与回转窑连通的烟室,所述C7旋风筒的下料管与烟室连通;/nC1、C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泥窑尾七级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从上至下设置的C1-C7弱涡流低阻旋风筒、风管、下料管及分解炉;每个旋风筒顶部设有一个出风口,侧部设有进风口,底部设有一个下料口;在所有相邻旋风筒中,上一级旋风筒进风口与下一级旋风筒的出风口通过风管连接;所有出料口均连接有下料管;下料管上均设有锁风阀;C1-C5任一旋风筒的下料管均与该旋风筒后两级旋风筒之间的风管连通;
所述分解炉设在所有旋风筒的下方;分解炉设有两个对应不同温度分解区域的进料口;C6旋风筒的下料管与所述进料口连通;
所述分解炉的下方还设有与回转窑连通的烟室,所述C7旋风筒的下料管与烟室连通;
C1、C2旋风筒之间的C2-C1风管连通有生料进料管;
还包括设在地面的高温风机;所述高温风机与C1旋风筒顶部的出风口通过管道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窑尾七级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在C6旋风筒的锁风阀下方设有为两个C6下料管进行分料的分料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窑尾七级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C1-C7旋风筒均包括进口风管、蜗壳体、内筒、柱体、上锥体和下锥体;
所述进口风管设在蜗壳体的进口处;进口风管设有气流入口;
所述内筒为圆柱形筒体,所述内筒与气流出口焊接为一体套焊在蜗壳体中;
所述蜗壳体是由三个不同半径的圆弧焊接成的三心等高度变角蜗壳结构;蜗壳体顶部设有顶盖;所述顶盖中心处开有气流出口;
所述柱体为圆柱形空心壳体,柱体下方依次连接有所述上椎体及下椎体;所述下椎体出口为下料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泥窑尾七级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体是由以O2为圆心的R2圆弧段,R2圆弧段一端焊接以O1为圆心的R1圆弧段,另一端焊接以O3为圆心的R3圆弧段;三段圆弧段采取等高度变角形式与所述柱体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泥窑尾七级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对于非顶级弱涡流旋风筒,气流入口其宽高比b/a=0.3~0.6;和/或,气流入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晓萍,彭学平,马娇媚,李波,高为民,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