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持续出铝的快速熔铝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0113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持续出铝的快速熔铝炉,其采用室式炉体结构,包括一中空的炉体,所述炉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熔化室和一个储汤室,所述熔化室的底面高于所述储汤室的上沿,所述熔化室的底面为朝向所述储汤室倾斜的坡面,所述熔化室的侧壁或炉顶设置有若干个燃烧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持续出铝的快速熔铝炉,通过特别构造的炉内高低熔池结构设计,在炉内形成特定的熔化室及储汤室,实现功能区分离,从而可实现铝金属快速熔化及持续供应,满足铝连续连轧工艺生产要求。

A fast melting furnace for continuous aluminum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持续出铝的快速熔铝炉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产设备,尤其是一种持续出铝的快速熔铝炉。
技术介绍
熔铝炉是铝加工行业熔铸生产工序的关健设备,其作用是将各类铝固态原料进行高温熔化,然后输送给后续的保温炉进行合金成份调整及铸造生产。铝加工行业常见的熔铝炉大多采用室式炉型结构,铝金属在炉内的熔化过程包括加料入炉、升温加热到熔点、固液转化、铝液升温到适合温度出炉等环节,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完成。因此,这种室式熔铝炉是典型的周期式生产作业方式,与后续的保温炉相配合,可满足各种半连续铸造生产工艺要求。连铸连轧生产工艺如铝板带连铸连轧、铝线杆生产线,对铝液的需求是持续不间断的,如果仍采用这种传统的室式炉型方案,只能通过熔铝炉及保温炉容量及设备数量的合理匹配来实现,但小时产能很难做大,设备投资成本也很高。竖式熔铝炉是一种较好的可快速熔铝并实现炉液连续供应的炉型结构,在这种炉型中,原料从炉子顶部料筒内加入,逐步下落,设在料筒底部的燃烧火焰直接冲击原料,熔化的铝液流入底部的熔池中汇合,并持续向下游的保温炉供应铝液。具体在应用中,竖炉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小时产能也仅限于5吨以下,更大小时产能的竖炉技术上有一定难度。2)受制于加料方式,竖炉对原料型态的要求较高,以原铝锭为宜,不规则的原料难以装料入炉。3)由于顶部持续加料,燃烧烟气上浮从加料筒中排出,难以收集,因此,竖炉环保问题较为突出,其发展也受到一定制约。正由于上述原因,竖炉年来在行业内正逐步被淘汰。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持续出铝的快速熔铝炉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持续出铝的快速熔铝炉,其采用室式炉体结构,包括一中空的炉体,所述炉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熔化室和一个储汤室,所述熔化室的底面高于所述储汤室的上沿,所述熔化室的底面为朝向所述储汤室倾斜的坡面,所述熔化室的侧壁或炉顶设置有若干个燃烧器。优选的,所述熔化室的深度在50~200mm之间,所述储汤室的深度在600~1000mm之间。优选的,所述熔化室的底面的坡度在2~5°之间,且向所述储汤室方向倾斜。优选的,所述熔化室和储汤室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熔化室炉门和储汤室炉门,所述侧壁为坡面。优选的,所述储汤室侧壁上设有一供铝液流出的高流口,所述储汤室底部设置一供排光铝液的低流口。优选的,所述储汤室的侧壁或炉顶设置有若干个低功率燃烧器。优选的,所述储汤室的左右二侧均各设置一个以上的所述熔化室。优选的,所述储汤室为圆形,若干个所述熔化室呈环形围绕在所述储汤室外侧。优选的,所述熔化室的边缘设置有向所述储汤室底面倾斜延伸的导流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持续出铝的快速熔铝炉,通过特别构造的炉内高低熔池结构设计,在炉内形成特定的熔化室及储汤室,实现功能区分离,从而可实现铝金属快速熔化及持续供应,满足铝连续连轧工艺生产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持续出铝的快速熔铝炉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正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C-C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图1至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所设计的持续出铝的快速熔铝炉采用双室炉型结构,包括中空的炉体8,炉体8内采用高低熔池的设计方案,高熔池为熔化室10,专门用于投入固态再生铝原料;低熔池为储汤室12,专门用于存放已熔化的铝熔液,高低熔池之间是相联通的阶梯式结构,炉子有效容量根据低池容积确定;熔化室10的边缘设置有向储汤室12底面倾斜延伸的导流面21,可以减缓铝液下流的速度,避免溅起。熔化室10熔池深度很浅,平均深度仅50~200mm之间,并向低熔池方向呈2~5度的倾斜。经过反复的试验确定,熔化室10的底面2-5度的倾斜,十分符合生产的需要;角度小于2度,使得铝液流动缓慢;角度大于5度,则容易由于铝液流动过急而把未熔融的固态带入到储汤室12中,加大扒渣的工作量。储汤室12可参照常规保温炉熔池深度设计,通常确定在600~1000mm之间,最终的尺寸根据炉子容量确定。熔化室10及储汤室12分别设有炉门(即熔化室炉门16和储汤室炉门18)及相应的炉门启闭机构(未图示),炉门结构满足炉内投料及扒渣功能要求。该侧壁19为坡面,进一步方便扒渣。熔化室10配有大功率燃烧器20,大功率燃烧器可安装在高熔池侧的炉墙上或炉顶上,其能力足以满足熔化室10熔化产能要求。储汤室12根据可配置小功率保温燃烧器22;也可直接利用熔化室10燃烧器的余热进行保温而不另配燃烧器。储汤室12侧壁设置高流口24,根据生产工艺不同,可周期性或持续性向下部工序供应铝液。生产时,所有装炉原料均投放在熔化室10内进行加热熔化,由于燃烧火焰直接对原料进行冲击,可实现极高的快速熔化效果。熔融的铝液在重力作用下流入储汤室12内进行贮存,当储汤室12装满后,后续熔化的铝液通过高流口24流向后续的保温炉,形成铝液连续供应。由于储汤室12内始终存有一定的高温铝液,对刚熔化的铝液有一定的调温作用,因此,本炉输出的铝液温度相对也较为恒定,可满足后续保温炉温度供应要求。储汤室12底部设置有低流口25,用于在检修等场合排光储汤室12内全部铝液。进一步地,在上述专利技术的思路下,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如图3和图4所示,第二实施例中,采用储汤室12两侧各设置一个熔化室10,从而进一步提高设备的产能;其他结构均参照前两个实施例。如图5至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中,使用圆形的储汤室12结构,其外侧四周设置一圈熔化室10,其他结构均参照前两个实施例。熔化室10之间根据需要可以设置隔板26,也可以不设置隔板26。其结构有助于确保热量保持,提高热效率。以上实施例仅为本专利技术其中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专利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持续出铝的快速熔铝炉,其采用室式炉体结构,包括一中空的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熔化室和一个储汤室,所述熔化室的底面高于所述储汤室的上沿,所述熔化室的底面为朝向所述储汤室倾斜的坡面,所述熔化室的侧壁或炉顶设置有若干个燃烧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持续出铝的快速熔铝炉,其采用室式炉体结构,包括一中空的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熔化室和一个储汤室,所述熔化室的底面高于所述储汤室的上沿,所述熔化室的底面为朝向所述储汤室倾斜的坡面,所述熔化室的侧壁或炉顶设置有若干个燃烧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持续出铝的快速熔铝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熔化室的深度在50~200mm之间,所述储汤室的深度在600~1000mm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持续出铝的快速熔铝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熔化室的底面的坡度在2~5°之间,且向所述储汤室方向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持续出铝的快速熔铝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熔化室和储汤室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熔化室炉门和储汤室炉门,所述侧壁为坡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中阳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