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动式气流门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0040 阅读:2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卷动式气流门闸,被安装在供气设备的气流通路,这种气流门闸是由许多彼此相连的片状元件所构成,气流门闸具有可挠性而且可以卷绕,它可以在气流通路的断面移动,或亦可由一牵引机构带动,可以选择性的阻断流气通路或是改变气流通路,以达到阻断气流,改变气流的方向与出风形态的目的。(*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卷动式气流门闸
本技术涉及一种供气设备的组件,特别是涉及一种安装在供气设备的气流通路,用以阻断气流或是改变气流方向的卷动式气流门闸。
技术介绍
所谓供气设备,如空气清净机、冷气机、以及除湿机等,其气流形态通常是对于不特定范围的大区域(一般是整个房间)进行空气循环处理,这种供气设备的出风口开口面积通常设计较狭窄,以便于得到较高的出风速度,使出风射程更远,以得到较佳的空气混合效果。上方喷流出风为此种气流形态的常见范例。近来某些供气设备着重于处理特定局部区域的空气,供气设备出风口采取大面积开口设计,使被处理过的空气的出风气流通过特定区域并产生层流式低速均匀流场,空气处理范围着重于出风口往外延伸的区域。这种气流形态可确保特定区域的空气被控制在要求条件下,如洁净度、温湿度、风速、流场均匀度等;此外,这种设计可免除对特定区域以外多作无效的功。供气设备的出风口一般是固定设计,例如整体外壳的对外的局部开口,出风口必须与供气设备既定的风道配合,无法分离与替换。若需要产生不同的出风形态,则须开发另一种出风形式的设备,故增加开发成本支出。另一方面,对消费者而言,固定出风设计的设备仅能提供单一种出风形式,无法因应不同场合做替换。若使用者有不同形式的送风需求,则须另外购置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卷动式气流门闸,可以改变气流的出风形态与出风方向.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卷动式气流门闸,对于应用在不特定范围的大区域与特定范围的局部区域的气流模式,可以造成两种气流模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卷动式气流门闸,安装在供气设备上,包括有:一门闸,包括有数片彼此衔接在一起的细长板片,该门闸具有挠性并且可以被卷绕收集,该门闸被安装在供气设备的气流通路,并且可以移动;一导引机构,设在该供气设备上,用以引导该门闸移动;以及一牵引机构,被安装在供气设备上,用以移动该门闸。所述门闸是一种具有可挠性的塑料薄片,该门闸的断面形状包括许多的凸起部份与凹下部份,任两个相邻的该凸起部分通过该凹下部份相连。所述门闸被安装在供气装置的该气流通路的出风口处的外侧,该门闸可以被移动至完全遮蔽、部份遮蔽或是不遮蔽该出风口的位置。所述门闸被安装在供气装置的该气流通路的出风口处的外侧,该出风口包括有一喷流出风口与一层流出风口,该门闸可以被移动至完全遮蔽或是遮蔽其中一个该出风口的位置。所述门闸被安装在供气装置的该气流通路中的分开点上游处,该门闸可以被移动至完全遮蔽该气流通路或是让气流进入某一气流通路的位置。所述导引机构系为设在供气设备的外壳表面相应于该门闸的两侧位置的轨道。所述轨道是设在供气设备的外壳表面的沟槽。所述轨道是设在供气设备的外壳表面的两条彼此平行的突出肋。-->所述轨道中更设有一摩擦组件,以提供该门闸在移动过程的阻力。所述牵引机构包括有:一设在该门闸的两侧边缘的齿条;一齿轮减速机构,耦合于该齿条;以及一马达,用以驱动该齿轮减速机构。所述牵引机构包括有:一绳索,两端分别系在该门闸的两端;一减速机构,用以拉动该绳索;以及一马达,用以驱动该齿轮减速机构。所述牵引机构系为一设在供气装置的外露位置的施力部。本技术可被安装在供气设备的出风口处,利用气流门闸改变气流通路被阻断的位置和气流通路的截面积,即可调整出风气流的速度大小,甚至选择出风形式为较高速的喷流出风或较低速的层流出风,让现有的供气设备具备两种出风形式的功能,使得同一设备应用简单的卷动门闸,即可于不同的使用场合适时的改变出风形态,以增加产品的功能性。本技术所设计的卷动式气流门闸,基本上是由多片彼此衔接在一起的细长板片所组成,通过卷动或转动这种气流门闸的方式来改变出风的气流形态,比传统以多个小型导风叶片组装而成的气流门闸,无论在成本、气密性、操作方便性和美观性均有较优的表现。附图说明图1为门闸的构造图。图2为图1在II-II位置的构造断面图。图3A~3B为牵引机构的两种实施例构造图。图4~7为卷动式气流门闸的第一种实施例构造图。图8A~8B为导引机构的两种实施例构造图。-->图9~11为卷动式气流门闸的第二种实施例构造图。图12为卷动式气流门闸的第三种实施例构造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所设计的卷动式气流门闸,包括有:一门闸10,它是由数片彼此衔接在一起的细长板片11所构成,其具有挠性并且可以卷绕收集,这个门闸10被安装在供气设备的气流通路,并且可以移动,用以改变气流的出风形态与出风方向,或是完全的阻断气流通路;以及一牵引机构20,被安装在供气设备,用以牵引门闸10移动。请见图1,门闸10的较佳的实施例是使用较具弹性与可挠性的材料(如PP、PE塑料),通过如加热滚压的方法制作而成,我们可以利用加热滚轮在平直的塑料薄片表面压制出在其断面方向具有凹凸形状的门闸10(见图2),任两个相邻的凸起的部分通过凹下的部份12彼此相连;其中断面形状凸起的部份就相当于前述的细长板片11,可以提供足够的刚性,使门闸10可以承受横向的压力特别是气流所造成的风压,至于断面形状凹下的部份12,具有展延性,使门闸10得以在一定曲度下卷动或挠曲。牵引机构20的实施形态包括有下列的几种:第一种是利用齿轮齿条机构来加以实现(见图3A),例如我们在门闸10的两侧边缘制作有齿条21,这些齿条21与一齿轮减速机构22耦合,再利用马达23驱动齿轮减速机构22进而带动门闸10的齿条21,就可以牵引门闸10移动。第二种是利用绳索与马达来加以实现(见图3B),例如将一条绳索24的两端分别系在门闸10沿着其移动方向的两端,再利用一马达23以及减速机构25来拉动这条绳索24,就可以任意的移动门闸10。-->第三种是采用手动的方式来移动门闸10,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在门闸10的外露位置设置有可供人力操作或是推动的施力部26(见图1),以供使用者以手动的方式来移动门闸10。或是提供一转动组件配合齿轮以供使用者转动门闸10启闭。下文就以几种不同的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卷动式气流门闸安装于供气设备的详细构造。第一种实施例:在这个实施例中所公开的供气设备30(见图4)具有两个出风口,它们分别是位于供气设备30的外壳31顶部的喷流出风口32,与位于外壳31的正面上侧的层流出风口33;喷流出风口32可以提供较高的出风速度的喷流出风形态,而层流出风口33则可以提供低速,而且流畅均匀的层流出风形态。在外壳31还设有回风口34,利用安装在外壳31的内部的送风机(如图4~5的离心式送风机35a或是图6~7的轴流式送风机35b)将室内的空气自回风口34处抽入供气设备30,然后沿着由外壳31所规划出的气流通路36流过一空气处理单元37,经由空气处理单元37的处理后,再由喷流出风口32或是层流出风口33排出至室内。视供气设备30的机型与用途,空气处理单元37可能是一热交换器,用以对流过的空气加热或是冷却;空气处理单元37也可能是一种空气滤净组件(如空气滤网,滤棉,或是其它如臭氧产生器类的电子式空气清净组件);当然空气处理单元37也可能是上述热交换器与空气滤净组件两者的结合。本技术所设计的卷动式气流门闸,被安装在这个供气设备30的外壳31,并且可以在牵引机构20的带动下移动,用以选择性的遮蔽其中的任一个喷流出风口32或层流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卷动式气流门闸,被安装在供气设备上,其特征在于,该卷动式气流门闸包括有: 一门闸,包括有数片彼此衔接在一起的细长板片,该门闸具有挠性并且可以被卷绕收集,该门闸被安装在供气设备的气流通路,并且可以移动; 一导引机构,设在该供气设备上,用以引导该门闸移动;以及 一牵引机构,被安装在供气设备上,用以移动该门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卷动式气流门闸,被安装在供气设备上,其特征在于,该卷动式气流门闸包括有:一门闸,包括有数片彼此衔接在一起的细长板片,该门闸具有挠性并且可以被卷绕收集,该门闸被安装在供气设备的气流通路,并且可以移动;一导引机构,设在该供气设备上,用以引导该门闸移动;以及一牵引机构,被安装在供气设备上,用以移动该门闸。2.如权利要求1所述卷动式气流门闸,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闸是一种具有可挠性的塑料薄片,该门闸的断面形状包括许多的凸起部份与凹下部份,任两个相邻的该凸起部分通过该凹下部份相连。3.如权利要求1所述卷动式气流门闸,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闸被安装在供气装置的该气流通路的出风口处的外侧,该门闸可以被移动至完全遮蔽、部份遮蔽或是不遮蔽该出风口的位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卷动式气流门闸,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闸被安装在供气装置的该气流通路的出风口处的外侧,该出风口包括有一喷流出风口与一层流出风口,该门闸可以被移动至完全遮蔽或是遮蔽其中一个该出风口的位置。5.如权利要求1所述卷动式气流门闸,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闸被安装在供气装置的该气流通路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旭政洪剑长吴旭圣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