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缸套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内周面上具有氮化处理层的汽缸套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已知内燃机的汽缸体中在内侧配合有铸铁制汽缸套的结构。对该汽缸套的内周面,通常实施各种表面处理以改善初始适应性、耐磨性和抗咬合性,并且对内周面的表面粗糙度等性能进行控制。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汽缸套的内表面精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过珩磨加工将待处理的铸铁制汽缸套的内表面精加工为随处具有油袋的2~6μm的表面粗糙度之后,实施软氮化处理,在除了油袋之外的整个表面上形成化合物层,然后对上述化合物层再次实施珩磨加工,并对表面进行调整以使表面粗糙度为2μm以下,其目的在于提高汽缸套的抗刮擦性和耐磨性。这里,化合物层的平均厚度为4~5μm。另外,表面粗糙度由依据JISB0601:1982的十点平均粗糙度Rz表示。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汽缸套,所述汽缸套固定于汽缸内壁,并且活塞在内周面滑动,其特征在于:该内周面的粗糙度为0.4~0.8μmR3Z,并且该内周面的石墨开口率为80%以上,专利文献2中提及所述汽缸套可同时满足低油耗和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缸套,所述汽缸套是安装在汽缸体上的片状石墨铸铁制汽缸套,其特征在于:/n所述汽缸套的内周面上至少有氮化处理层并形成有网纹部,并且所述内周面的粗糙度曲线为平顶珩磨形状,所述内周面根据JIS B0601:1982的十点平均粗糙度Rz为4.0μm以下,并且在所述内周面形成的凹坑的面积比率以平均值计为8%以下。/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128 JP 2018-2227271.一种汽缸套,所述汽缸套是安装在汽缸体上的片状石墨铸铁制汽缸套,其特征在于:
所述汽缸套的内周面上至少有氮化处理层并形成有网纹部,并且所述内周面的粗糙度曲线为平顶珩磨形状,所述内周面根据JISB0601:1982的十点平均粗糙度Rz为4.0μm以下,并且在所述内周面形成的凹坑的面积比率以平均值计为8%以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缸套,其特征在于:
所述汽缸套是将片状的游离石墨分散于铸铁基体中并使其结晶化的金属组织,并且存在于所述汽缸套的内周面的表面部分的一部分游离石墨分散成使所述游离石墨的一部分作为露出部到达所述内周面,并且存在于所述内周面的表面部分的其他游离石墨延伸至所述内周面附近,从所述其他游离石墨的延伸部分前端至所述内周面的部分分散成具有由构成所述铸铁基体的材料构成的被覆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缸套,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内周面的表面部分的金属组织中,将所述游离石墨露出于内周表面的石墨的数量作为开口石墨数,将未露出于内周表面的石墨的数量作为闭口石墨数,对所述开口石墨数和所述闭口石墨数进行计数,石墨开口率由开口石墨数/(开口石墨数+闭口石墨数)表示,且以平均值计为50%以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缸套,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纹部的槽在所述汽缸套的垂直于轴向的方向上的打开角度为3°至60°。
5.一种汽缸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铸造圆筒形的由片状石墨铸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黑政勇气,畠山公一,小泽乔,
申请(专利权)人:帝伯爱尔株式会社,帝伯爱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