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管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9497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0:39
一种导管接头,包括接头体,所述接头体包括相互配合实现接头体锁紧或开启的固定端和活动设置在固定端上的活动端。当活动端扣合在固定端时,固定端上的弹性软管被活动端上的卡条相挤压,从而锁紧弹性软管,实现导管接头的锁紧,即避免导管接头出现未锁紧漏液情况的发生,又避免导管接头锁定太紧导致弹性软管发生形变影响流量甚至堵塞现象的发生;再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导管接头体积小,非常轻便,患者舒适度更高且更便于医生操作。

A conduit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管接头
:本技术涉及一种导管接头。
技术介绍
:麻醉导管临床上适用于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时一次性使用。使用时,借助穿刺针将麻醉导管的一端插入到人体中,另一端引出到人体之外,注入药物实施麻醉。为了将液体输入到麻醉导管中,麻醉导管的端部连接有相应的接头。麻醉导管接头的一端与麻醉导管连接,另一端设有与输注器具相连的接口。医护人员需要将麻醉导管插入到导管接头中,使其与接口对接,再注射药物。目前,所使用的麻醉导管接头多是通过螺纹旋紧方式压紧固定导管,一方面会出现导管未锁紧,导致导管从接头脱落或漏液;另一方面导管锁定太紧影响流量甚至造成导管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导管接头,体积小,非常轻便,患者舒适度更高且更便于医生操作;当活动端扣合在固定端时,固定端上的弹性软管被活动端上的卡条相挤压,从而锁紧弹性软管,实现导管接头的锁紧,即避免导管接头出现未锁紧漏液情况的发生,又避免导管接头锁定太紧导致弹性软管发生形变影响流量甚至堵塞现象的发生;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导管接头,包括接头体,所述接头体包括相互配合实现接头体锁紧或开启的固定端和活动设置在固定端上的活动端。所述固定端为一管体,在管体顶端设有接头,在接头下方的管体上设有安装轴,在安装轴下方的管体上设有弹性软管,弹性软管的顶端与接头相导通,弹性软管的底端与管体底端相导通,所述活动端通过设置在其上的与安装轴相配合的安装孔活动安装在固定端上,在固定端底部设有一凸台,在凸台上设有一卡凸,在活动端上设有一与卡凸相配合的卡槽,通过卡凸扣合在卡槽内或脱离卡槽实现活动端与固定端的靠近和远离。所述安装轴为两个,且相对设置。在弹性软管上设有一沟槽,在活动端与沟槽相对的位置设有一带开口的卡夹。在活动端上设有用于挤压弹性软管的卡条。所述管体直径从上往下逐渐减小设置。在固定端底部中央设有供插管穿过的开口;所述开口由内往外逐渐向外延伸。所述管体顶端开口大于管体底端开口。在接头上设有护帽,所述接头和护帽通过螺纹连接,在护帽的外侧壁上设有防滑纹路。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结构设计合理,当活动端扣合在固定端时,固定端上的弹性软管被活动端上的卡条相挤压,从而锁紧弹性软管,实现导管接头的锁紧,即避免导管接头出现未锁紧漏液情况的发生,又避免导管接头锁定太紧导致弹性软管发生形变影响流量甚至堵塞现象的发生;再者,本技术所述的导管接头体积小,非常轻便,患者舒适度更高且更便于医生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扣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固定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活动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活动端的反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端,2、活动端,3、接头,4、安装轴,5、弹性软管,6、安装孔,7、凸台,8、卡凸,9、卡槽,10、沟槽,11、卡夹,12、卡条,13、护帽,14、防滑纹路。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5中所示,一种导管接头,包括接头3体,所述接头3体包括相互配合实现接头3体锁紧或开启的固定端1和活动设置在固定端1上的活动端2。所述固定端1为一管体,在管体顶端设有接头3,在接头3下方的管体上设有安装轴4,在安装轴4下方的管体上设有弹性软管5,弹性软管5的顶端与接头3相导通,弹性软管5的底端与管体底端相导通,所述活动端2通过设置在其上的与安装轴4相配合的安装孔6活动安装在固定端1上,在固定端1底部设有一凸台7,在凸台7上设有一卡凸8,在活动端2上设有一与卡凸8相配合的卡槽9,通过卡凸8扣合在卡槽9内或脱离卡槽9实现活动端2与固定端1的靠近和远离。所述安装轴4为两个,且相对设置。在弹性软管5上设有一沟槽10,在活动端2与沟槽相对的位置设有一带开口的卡夹11。在活动端2上设有用于挤压弹性软管5的卡条12。所述管体直径从上往下逐渐减小设置。在固定端1底部中央设有供插管穿过的开口;所述开口由内往外逐渐向外延伸。所述管体顶端开口大于管体底端开口。在接头3上设有护帽13,所述接头3和护帽13通过螺纹连接,在护帽13的外侧壁上设有防滑纹路14。在停止输液时,护帽13可密封接头3上,以确保细菌、微粒等不会通过接头3进入人体。使用时,抵住与活动端2相对的管体一侧,分别按压固定端1的顶端和底端,使固定端1上的卡凸8从活动端2上的卡槽9里脱离,然后将导管从固定端1底端插入弹性软管5,把活动端2扣合在固定端1上,活动端2上的卡条12抵接在固定端1上的弹性软管5上,活动端2上的卡夹11卡接在固定端1上的沟槽10内,从而锁紧弹性软管5,实现导管接头的锁紧,通过注射器或者外接管道向接头3输入液体,液体流经弹性软管5并最终流入到导管中;当不需要输入液体时拧上护帽13避免微粒和微生物通过接头进入体内造成感染;当本技术使用完毕时,打开接头3,使活动端2和固定端1分离,实现接头3和导管分离即可;既避免导管接头出现未锁紧漏液情况的发生,又避免导管接头锁定太紧导致弹性软管5发生形变影响流量甚至堵塞现象的发生;再者,本技术所述的导管接头体积小,非常轻便,患者舒适度更高且更便于医生操作。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
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技术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技术未详述之处,均为本
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管接头,包括接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体包括相互配合实现接头体锁紧或开启的固定端和活动设置在固定端上的活动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管接头,包括接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体包括相互配合实现接头体锁紧或开启的固定端和活动设置在固定端上的活动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为一管体,在管体顶端设有接头,在接头下方的管体上设有安装轴,在安装轴下方的管体上设有弹性软管,弹性软管的顶端与接头相导通,弹性软管的底端与管体底端相导通,所述活动端通过设置在其上的与安装轴相配合的安装孔活动安装在固定端上,在固定端底部设有一凸台,在凸台上设有一卡凸,在活动端上设有一与卡凸相配合的卡槽,通过卡凸扣合在卡槽内或脱离卡槽实现活动端与固定端的靠近和远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导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轴为两个,且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天星卢言京李朝东焦连成兰天太
申请(专利权)人:临沂市兴华医用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