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督脉治疗装置,所述督脉治疗装置包括一透皮吸收敷贴层,一陶瓷片导热层和一远红外陶瓷贴装置层,所述透皮吸收敷贴层,所述陶瓷片导热层和所述远红外陶瓷贴装置层层叠设置且依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督脉治疗装置结合了远红外辐射治疗、穴位微刺激和穴位敷贴等多种治疗方式,达到综合治疗的效果,既实现对督脉部位穴位的热刺激,又发挥远红外辐射治疗效应,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远红外治疗可与穴位敷贴结合,定向导药,既实现了穴位定向热刺激,又促进药物吸收,节省资源,使用简便,很好地与传统的中医治疗技术结合,达到综合治疗的目的,起效快捷,疗效可靠安全,无副作用,易于患者接受。
Governor vessel therap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督脉治疗装置
本技术涉及通过督脉穴位治疗患处病症的医疗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督脉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督脉总督一身之阳,又为阳脉之海,故通阳之法又以调督为先。若督脉经气通畅,阳气宣发正常,则肢体筋脉得以温煦濡养,拘急挛缩可缓。而夹脊穴内夹督脉,外邻膀胱经;又督脉之别,由督脉别走太阳,夹脊而行于督脉之间。故针灸夹脊穴可疏通督脉经气和督脉之别而发挥通阳作用。督脉从颈椎到尾骨的这段距离,汇聚了全身经脉的阳气,并且可以沟通全身经络,把这些阳气输送、布散到全身体表的肌肤腠理之处,发挥温煦机体,抵御外邪的功能。在督脉上灸,借助督脉总督阳气的作用,激发出人体自身的阳气,然后又将这种温热,通过复杂有序的经络系统层层传递到全身。督脉可以治疗神志病,热病,腰骶、背、头项局部病症及相应的内脏疾病,只要是阳气衰弱都可以在督脉上找到合适的穴位进行治疗,通过调理督脉来运行气血,平衡阴阳,抗御病邪,调整虚实,从而达到预防保健的目的。目前针对督脉治疗疗法的手段相对比较单一,一般只是灸督脉或针刺夹脊穴来进行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督脉疗法单一,使用方式受限的缺陷,提供一种督脉治疗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督脉治疗装置,其特点在于,所述督脉治疗装置包括一透皮吸收敷贴层,一陶瓷片导热层和一远红外陶瓷贴装置层,所述透皮吸收敷贴层,所述陶瓷片导热层和所述远红外陶瓷贴装置层层叠设置且依次连接。较佳地,所述透皮吸收敷贴层包括:无纺布层,所述无纺布层设置于所述透皮吸收敷贴层最外侧;第三保护层,所述第三保护层设置于所述透皮吸收敷贴层最内侧,所述第三保护层与所述无纺布层之间设置有第三压敏胶层,所述第三压敏胶层用于粘接所述无纺布层与所述第三保护层;药物治疗装置层,所述药物治疗装置层设置于所述第三保护层内侧表面;远红外涂层,所述远红外涂层设置于所述无纺布层内侧表面。药物治疗装置层主要起透药敷贴的作用,远红外涂层可以和所述药物治疗装置层联合作用,起到加速药物吸收的效果。较佳地,所述药物治疗装置层包括若干药物治疗装置,所述药物治疗装置包括一第一压敏胶层,一药物层和一第一保护层,所述第一压敏胶层,所述药物层和所述第一保护层层叠设置且依次连接,所述药物治疗装置与所述第三保护层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压敏胶层相互粘接。较佳地,所述药物层包括一穴位微针刺激层和一药物敷贴层,所述穴位微针刺激层位于所述药物敷贴层与所述第一保护层之间。穴位微针刺激层可以刺激穴位区域,同时促进药物透皮吸收。较佳地,所述陶瓷片导热层包括一陶瓷膜片、一电加热层和一第五压敏胶层,所述陶瓷膜片与所述电加热层通过所述第五压敏胶层连接,所述陶瓷片导热层的表面积小于所述第三保护层的表面积,所述陶瓷膜片的材质为远红外陶瓷粉。所述电加热层可以加热所述陶瓷膜片,达到温热的效果,继而促进施疗部位的血液流动,加速机体代谢。远红外陶瓷粉的材质可以吸收电加热层供给的热量并保留,继而在后续进行持续散发热量。较佳地,所述陶瓷片导热层的外形为轴对称形状,所述陶瓷片导热层上设置有若干外围透气通孔,所述外围透气通孔在所述陶瓷片导热层上呈均匀式轴对称排布,所述陶瓷片导热层上还设置有一中心透气通孔,所述中心透气通孔位于所述陶瓷片导热层的中心位置,所述中心透气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外围透气通孔的直径,所述药物治疗装置的表面积大于所述中心透气通孔的面积。较佳地,所述第一保护层接触所述电加热层的上表面,所述第一保护层的中心与所述外围透气通孔的中心相对应,所述第一保护层的中心与所述中心透气通孔的中心相对应。较佳地,所述远红外陶瓷贴装置层包括若干远红外陶瓷贴,所述远红外陶瓷贴包括一第二压敏胶层,一远红外陶瓷片层和一第二保护层,所述第二压敏胶层设置于所述陶瓷片导热层上表面,所述第二保护层设置于所述陶瓷片导热层下表面,所述远红外陶瓷片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压敏胶层和所述第二保护层的面积,所述第二压敏胶层粘接在所述远红外陶瓷膜片的下表面,所述远红外陶瓷贴的中心与所述外围透气通孔的中心相对应。较佳地,所述督脉治疗装置还包括一医用固定敷料层,所述医用固定敷料层包括一第四压敏胶层和一背衬层,所述第四压敏胶层设置于所述背衬层的上表面,所述医用固定敷料层的表面积大于所述透皮吸收敷贴层的表面积,所述第二保护层通过所述第四压敏胶层与所述医用固定敷料层连接。较佳地,所述第一保护层、所述第二保护层和所述第三保护层的材质均为透气不透水的材质。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技术各较佳实例。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督脉治疗装置结合了远红外辐射治疗的热刺激、督脉及夹脊穴的穴位区域微刺激及穴位敷贴药物透皮治疗等多种治疗方式,达到综合治疗的效果,既实现对督脉部位穴位区域的热刺激,又发挥远红外辐射治疗效应,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可以与穴位敷贴结合,定向导药,既实现了穴位定向热刺激,又促进药物吸收,节省资源,使用简便,很好地与传统的中医治疗技术结合,达到综合治疗的目的,起效快捷,疗效可靠安全,无副作用,易于患者所接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督脉治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督脉治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透皮吸收敷贴层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远红外陶瓷贴装置层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透皮吸收敷贴层1无纺布层11第三保护层12药物治疗装置13第一压敏胶层131药物层132第一保护层133远红外涂层14第三压敏胶层15陶瓷片导热层2外围透气通孔21中心透气通孔22远红外陶瓷贴3第二压敏胶层31远红外陶瓷片32第二保护层33,医用固定敷料层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举3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督脉治疗装置,该督脉治疗装置包括一透皮吸收敷贴层1,一陶瓷片导热层2和一远红外陶瓷贴装置层,透皮吸收敷贴层1,陶瓷片导热层2和远红外陶瓷贴装置层层叠设置且依次连接。透皮吸收敷贴层1包括:无纺布层11,设置于透皮吸收敷贴层1最外侧;第三保护层12,设置于透皮吸收敷贴层1最内侧;药物治疗装置层,设置于第三保护层12内侧表面。第三保护层12与无纺布层11之间设置有一第三压敏胶层15,第三压敏胶层15用于粘接无纺布层11与第三保护层12。药物治疗装置层包括若干药物治疗装置13,药物治疗装置13包括一第一压敏胶层131,一药物层132和一第一保护层133,药物层132和第三保护层12通过第一压敏胶层131相互粘接。该药物治疗装置13主要起透药敷贴,穴位刺激及药物透皮吸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督脉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督脉治疗装置包括一透皮吸收敷贴层,一陶瓷片导热层和一远红外陶瓷贴装置层,所述透皮吸收敷贴层,所述陶瓷片导热层和所述远红外陶瓷贴装置层层叠设置且依次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督脉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督脉治疗装置包括一透皮吸收敷贴层,一陶瓷片导热层和一远红外陶瓷贴装置层,所述透皮吸收敷贴层,所述陶瓷片导热层和所述远红外陶瓷贴装置层层叠设置且依次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督脉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皮吸收敷贴层包括:
无纺布层,所述无纺布层设置于所述透皮吸收敷贴层的最外侧;
第三保护层,所述第三保护层设置于所述透皮吸收敷贴层的内侧,所述第三保护层与所述无纺布层之间设置有第三压敏胶层,所述第三压敏胶层用于粘接所述无纺布层与所述第三保护层;
药物治疗装置层,所述药物治疗装置层设置于所述第三保护层的内侧表面;
远红外涂层,所述远红外涂层设置于所述无纺布层的内侧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督脉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治疗装置层包括若干药物治疗装置,所述药物治疗装置包括一第一压敏胶层,一药物层和一第一保护层,所述第一压敏胶层,所述药物层和所述第一保护层层叠设置且依次连接,所述药物治疗装置与所述第三保护层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压敏胶层相互粘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督脉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层包括一穴位微针刺激层和一药物敷贴层,所述穴位微针刺激层位于所述药物敷贴层与所述第一保护层之间。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督脉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片导热层包括一陶瓷膜片、一电加热层和一第五压敏胶层,所述陶瓷膜片与所述电加热层通过所述第五压敏胶层连接,所述陶瓷片导热层的表面积小于所述第三保护层的表面积,所述陶瓷膜片的材质为远红外陶瓷粉。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督脉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卫东,汤春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融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