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皮肤给药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皮肤给药装置,适合于外用及经皮等的给药。
技术介绍
传统外用及经皮给药方式为普通外敷、微针外敷及微针注射,普通外敷虽然成本低、操作简单,但吸收效率不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不高,药物的治疗指数不高;微针外敷及微针注射虽然提高了吸收效率、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药物的治疗指数,但成本高、操作复杂、给药分布均匀度一般、对角质层有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让角质层表面积增大、角质层厚度变薄、给药压力均匀、给药压力大、给药量大、给药深度大、给药分布均匀、压力可控、给药颗粒大小要求低、剂型范围大、注药方法简单、注药效果好、成本低、操作简单的皮肤给药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中的具体技术方案为:它由负压外壳与给药压板组成,负压外壳一侧为封闭壳体,并设有负压排气口和进气阀,另一侧为敞口端,给药压板设有注药口,给药压板的下端为封药端,给药压板的截面的给药侧表面线有1~多个凹型,给药压板的截面的给药侧表面线的凹型开口朝向负压外壳的敞口端,给药压板位于负压外壳的敞口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皮肤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负压外壳(1)与给药压板(2)组成,负压外壳(1)的一侧为封闭壳体,并设有负压排气口(3),另一侧为敞口端,给药压板(2)设有注药口(6),给药压板(2)的下端为封药端(4),给药压板(2)的截面的给药侧表面线(5)有1~多个凹型,给药压板(2)位于负压外壳(1)的敞口端一侧,并与负压外壳(1)相连,给药压板(2)的注药口(6)的位置的可以调节的范围≥ 0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皮肤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负压外壳(1)与给药压板(2)组成,负压外壳(1)的一侧为封闭壳体,并设有负压排气口(3),另一侧为敞口端,给药压板(2)设有注药口(6),给药压板(2)的下端为封药端(4),给药压板(2)的截面的给药侧表面线(5)有1~多个凹型,给药压板(2)位于负压外壳(1)的敞口端一侧,并与负压外壳(1)相连,给药压板(2)的注药口(6)的位置的可以调节的范围≥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给药压板(2)的一侧装有位置调节装置(8),给药压板(2)的注药口(6)的位置可以在负压外壳(1)的敞口端一侧调节,负压外壳(1)中设有顶药板定位端(7),顶药板定位端(7)位于位置调节装置(8)的一侧,负压外壳(1)中的顶药板定位端(7)与给药压板(2)的注药口(6)在给药时通过注药口(6)临时性密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