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系统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7122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微系统治疗装置,微系统治疗装置包括阵列微针芯片,阵列微针芯片包括矩阵型微针阵列,微针阵列由多根微针排列形成,微针为非圆锥形的柱状结构,且微针的治疗端为圆形面。由多根微针排列形成的微针阵列能够按摩刺激整个穴位区域,相比于单点刺激,微针阵列刺激穴位区域的面积更大,能更精准地刺激穴位治疗区域。微针为非圆锥形的柱状结构,且微针的治疗端为圆形面,因此微针为非尖头结构,微针的治疗端不容易刺破患者的皮肤,从而能够实现微针阵列长时间按摩刺激患者穴位,有效降低因为刺破皮肤而造成的皮肤感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系统治疗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医外治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系统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经研究表明,人体的穴位温度和非穴位温度存在差异,大部分健康个体的穴位温度高于非穴位温度,疾病状态下的穴位温度也和健康状态下的穴位温度不同,即经络穴位处容易出现与周围皮肤温度不同的温差点。这是由于穴位处比非穴位处具有更为密集的血管和神经分布,而体表的温度主要由局部血流量的多少和局部组织代谢量决定,穴位作为气血在体表的输注点,局部血流量较大,组织代谢旺盛,产热更大,因此温度较高。穴位温度可以反映机体内部生理、病理情况以及穴位与脏腑的相关性。通过经络的联系,内在脏腑的病变可以在体表有所反应,所以可以通过经络穴位温度的变化来判断脏腑是否产生病变,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现代中医针灸机理的研究表明,穴位功能活动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在生理状态下以“沉寂”为主,活动微弱甚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而在病理状态下,则具有和生理状态不同的特征,穴区反应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功能大大加强,其面积的大小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对触压敏感是腧穴(穴位)敏化的最常见反应,概括为力敏。力敏是目前针灸临床常见的腧穴敏化表现之一。传统的中医外治器具其中一种常用的治疗方式是针灸治疗,采用单独的针灸对于患者的穴位进行单点刺激,治疗时间短,刺激面积小,刺激强度较弱,而且由于穴位为动态化区域,针灸治疗为单点刺激且需要人工定位,难免穴位治疗的精准性差。另一种常用的中医外治器具是滚针,通过推动滚针滚动来刺激一部分穴位区域,但滚针的治疗方式容易刺破患者皮肤,从而引发皮肤感染,且留置时间短,持续刺激强度弱,而且滚针虽然刺激面积大,能够做到刺激整个穴位区域,但在滚动过程中除了刺激穴位区域之外,还会刺激非穴位区域,容易引起非穴位区域的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针灸治疗只能进行单点刺激且定位易产生偏差,以及中医外治器具容易刺破皮肤造成感染的缺陷,提供一种微系统治疗装置。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微系统治疗装置,所述微系统治疗装置包括阵列微针芯片,其特点在于,所述阵列微针芯片包括矩阵型微针阵列,所述微针阵列由多根微针排列形成,所述微针为非圆锥形的柱状结构,且所述微针的治疗端为圆形面。在本方案中,由多根微针排列形成的微针阵列能够按摩刺激整个穴位区域,相比于单点刺激,微针阵列刺激穴位区域的面积更大,能更精准地刺激穴位治疗区域。微针为非圆锥形的柱状结构,且微针的治疗端为圆形面,因此微针为非尖头结构,能够有效降低微针在使用过程中断裂的风险,在对患者穴位的按摩刺激过程中,微针的治疗端不容易刺破患者的皮肤,从而能够实现微针阵列长时间按摩刺激患者穴位,加强治疗强度,并能够有效降低因为刺破皮肤而造成的皮肤感染的风险。较佳地,所述微针的治疗端的圆形面为平面或球面。在本方案中,微针用于触碰患者的治疗端采用平面或球面更不容易刺破患者皮肤,减少因为皮肤刺破而形成的皮肤感染,并能保证微系统治疗装置能长时间刺激对应的穴位,加强治疗强度。较佳地,所述阵列微针芯片的面积为0.2cm2-0.3cm2。在本方案中,通过限定阵列微针芯片的尺寸进而限定了用于刺激穴位的微针阵列的尺寸,使微针阵列能够尽可能只刺激穴位区域,而不刺激非穴位区域,避免造成非穴位区域的不适感。较佳地,所述阵列微针芯片的面积为0.2cm2。较佳地,所述微针为MEMS(微机电系统)微针,所述微针的直径为80μm-160μm,高度为120μm-220μm。较佳地,所述微针的直径为100μm,高度为200μm。较佳地,所述微针的直径为160μm,高度为220μm。较佳地,所述微针的直径为80μm,高度为160μm。在本方案中,由MEMS(微机电系统)技术成型的微针能够达到更小的尺寸,微针的尺寸一方面应该能够满足足够的治疗效果,另一方面应该保证微针在使用过程中不易断裂且不容易刺破患者皮肤。较佳地,所述微系统治疗装置还包括固定面,所述阵列微针芯片设于所述固定面上。在本方案中,对患者进行一次治疗的时间一般在6小时至72小时之间,固定面能够保证阵列微针芯片在治疗期间内稳定地固定在患者需要进行按摩刺激的穴位处,实现对患者穴位持续地刺激。较佳地,所述固定面上还设有穴位传感器,所述穴位传感器与所述阵列微针芯片位于所述固定面的同一端面上。在本方案中,穴位和非穴位、健康态穴位和病态穴位的压力、温度、痛阀存在特异性,可以通过压力和/或温度的数据检测结果来判断阵列微针芯片是否正好定位在穴位区域,以及判断对于患者的治疗是否有缓解或改善,从而实现精准治疗,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较佳地,所述穴位传感器包括穴位温度传感器和/或穴位压力传感器。在本方案中,穴位和非穴位、健康态穴位和病态穴位的温度和压力都存在特异性,可以采用穴位温度传感器和/或穴位压力传感器来检测治疗前后穴位的温度和/或压力的变化情况,进行治疗评估,多种检测数据也能使最后的检测结果更加准确。较佳地,所述穴位传感器设于所述阵列微针芯片的四周。在本方案中,穴位传感器的设置位置应该保证穴位传感器不用影响阵列微针芯片对穴位区域的刺激,并能够准确检测相应的穴位数据。较佳地,所述固定面为医用胶布。在本方案中,医用胶布是一种医疗领域常用的固定结构,价格便宜且容易获取,卫生标准合格,降低患者皮肤感染的风险。较佳地,所述固定面为带穿戴式薄膜显示屏的薄膜传感器。在本方案中,薄膜传感器检测出的穴位数据可以直接由相应的薄膜显示屏显示,无需再配置专门用于显示穴位传感器检测数据的显示屏,使检测数据更加直观、易获取。本专利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由多根微针排列形成的微针阵列能够按摩刺激整个穴位区域,相比于单点刺激,微针阵列刺激穴位区域的面积更大,能更精准地刺激穴位治疗区域。微针为非圆锥形的柱状结构,且微针的治疗端为圆形面,因此微针为非尖头结构,能够有效降低微针在使用过程中断裂的风险,在对患者穴位的按摩刺激过程中,微针的治疗端不容易刺破患者的皮肤,从而能够实现微针阵列长时间按摩刺激患者穴位,加强治疗强度,并能够有效降低因为刺破皮肤而造成的皮肤感染的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微系统治疗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微系统治疗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微系统治疗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微系统治疗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微系统治疗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效果实施例5的经过微系统治疗装置治疗后的皮肤表面图。图7为图6的A部区域放大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效果实施例5的未经过微系统治疗装置治疗后的皮肤表面图。图9为图8的C部区域放大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效果实施例6的肥大细胞脱颗粒率的情况统计图。附图标记说明:1阵列微针芯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系统治疗装置,所述微系统治疗装置包括阵列微针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微针芯片包括矩阵型微针阵列,所述微针阵列由多根微针排列形成,所述微针为非圆锥形的柱状结构,且所述微针的治疗端为圆形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系统治疗装置,所述微系统治疗装置包括阵列微针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微针芯片包括矩阵型微针阵列,所述微针阵列由多根微针排列形成,所述微针为非圆锥形的柱状结构,且所述微针的治疗端为圆形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系统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的治疗端的圆形面为平面或球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系统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微针芯片的面积为0.2cm2-0.3cm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系统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为MEMS(微机电系统)微针,所述微针的直径为80μm-160μm,高度为120μm-220μ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系统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春琳张学亮裴建葛君怡傅勤慧沈卫东李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融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