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小循环进水管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19492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小循环进水管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发动机小循环进水管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丁腈橡胶100~120份,白炭黑30~40份,g‑C

A small cycle water inlet pipe of engin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小循环进水管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配件,尤其是涉及一种发动机小循环进水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多采用强制循环式水冷系,利用水泵强制水在冷却系统中循环流动。发动机冷却系统不仅具有冷却作用,还具有保温作用,该过程主要通过节温器实现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大、小循环”的切换。当冷却液低于规定值时,节温器感温体内的石蜡呈固态,节温器阀关闭发动机与散热器间的通道,冷却液只在暖风里的小散热器内进行小循环;当冷却液温度达到规定值后,节温器感温体内的石蜡融化逐渐变成液体,体积随之增大压迫橡胶管使其收缩,节温器阀开启,冷却液经由散热器和节温器阀,再经水泵流回发动机,冷却液在发动机的散热器和暖风的小散热器中进行大循环。在发动机冷却系统进行小循环模式时,温度较低的冷却液通过发动机小循环进水管流入小循环系统。现有的发动机小循环进水管多采用橡胶管,其主要材质为丁腈橡胶(NBR)。丁腈橡胶是由丁二烯与丙烯腈共聚而制得的一种合成橡胶,具有优异的耐油、物理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但是其耐寒性和拉伸强度较差,发动机小循环进水管在冷却液长期低温的流通环境下,容易发生冻结现象,变硬、变脆,弹性降低,产生裂纹,甚至发生破裂,导致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小循环出现故障,影响汽车的正常使用。此外,发动机小循环进水管中丁腈橡胶内部大量不饱和双键的存在,导致其耐老化性、耐极性溶剂性能差和耐氧化性较差,其内壁长期与冷却液接触,置于潮湿的环境中,易腐蚀,使用寿命低,更换成本高。因此,开发一种性能优异的发动机小循环进水管材料,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了“一种耐低温丁腈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其公告号为CN110157058A,该专利技术通过各组分的合理配比,提高了丁腈橡胶的耐低温性能,能达到零下65摄氏度不破坏,满足橡胶制品在低温下性能持续有效的密封作用。但是,该专利技术的丁腈橡胶耐水性不好,且工艺能耗较高,不适合应用于发动机小循环进水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传统发动机小循环进水管耐寒性、耐水性及拉伸强度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优异的耐低温、耐水性和较高拉伸强度的发动机小循环进水管,使用寿命长,更换周期短,降低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小循环故障率。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小循环进水管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工艺条件易于控制,对设备无特殊要求,能耗低,生产效率高,易于产业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发动机小循环进水管,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丁腈橡胶100~120份,白炭黑30~40份,g-C3N4改性炭黑50~60份,纳米氧化锌2~5份,硬脂酸20~30份,防老剂2~3份,促进剂DM0.5~1份,硫磺1.5~3份,碳酸钙60~80份,过氧化二异丙苯1.2~2.5份,PVC改性邻苯二甲酸二辛酯2.5~5份。本专利技术的发动机小循环进水管以丁腈橡胶为主料,并与其他助剂复配制得。传统的丁腈橡胶通常加入炭黑作为补强剂,但是炭黑在橡胶体系中的分散性较差,容易发生团聚,补强效果差。本专利技术采用g-C3N4改性炭黑替代传统炭黑,在炭黑表面包覆类石墨相的g-C3N4,g-C3N4是一种近似石墨烯的平面二维片层结构,具有缺电子结构,能够同时与丁腈橡胶分子中的极性基团-CN和白炭黑表面的羟基发生络合作用,形成网络结构,在提高分散性,增强补强效果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发动机小循环进水管的拉伸强度。g-C3N4是一种典型的聚合物半导体,禁带宽度为2.7eV,具有可见光催化作用,可以吸收太阳光谱中波长小于475的蓝紫光,当其包覆于比表面积较高的炭黑表面后,催化活性位点进一步增多,能在可见光条件下有效活化分子氧,产生超氧自由基,能够有效活化原料分子,产生超氧负离子,直接使得橡胶分子产生氧化断链,同时与橡胶机械断链所生成的小分子自由基结合,阻止其重新聚结,降低塑炼温度,降低能耗,缩短塑炼时间,提高生产效率。纳米氧化锌(P型半导体)的加入一方面可以与炭黑表面的g-C3N4形成异质结结构,扩宽禁带宽度,提高可见光吸收率,提高光催化效率,另一方面可以作为硫化剂使用,与硬脂酸反应生成锌离子,具有较高的溶解能力,与多硫键发生络合,降低多硫键的数目,提高耐老化性能,同时纳米氧化锌还具有杀菌性能,提高发动机小循环进水管的使用寿命。经硫化后的橡胶在室温附近很大的温度区域内都拥有弹性,随着温度下降,微粒的布朗运动减弱,橡胶会因内部粘性的增加而呈现出皮革状。当温度进一步降低微粒的布朗运动完全停止,橡胶就会产生冻结现象,既进入脆化玻璃状区域。这就是结晶性橡胶的结晶现象。本专利技术以PVC改性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作为增塑剂,PVC是一种非结晶性材料,支化度较小,与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和丁腈橡胶均具有较好的相容性,PVC改性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是一种非极性增塑剂,加入到丁腈橡胶体系后,能够无规律渗透到大分子间,增大分子间的间距,削弱大分子间的作用力,使得大分子间滑移容易,在低温环境下分子流动性提高,结晶性降低,提高耐低温性;此外,结合g-C3N4改性炭黑的加入,基于g-C3N4类石墨相结构能够促进橡胶体系中的分子流动,低温下分子间的凝集能量相对得小,熔融熵较大,分子间的运动相对地容易而且结晶性低,PVC改性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与g-C3N4改性炭黑协同提高材料的耐低温性能。作为优选,所述g-C3N4改性炭黑的制备方法为:将炭黑与尿素按照质量比(2~4):1混合均匀,于氩气气氛中,550~600℃煅烧2~3h,降温后,得到g-C3N4改性炭黑。炭黑具有较高的耐高温性能,尿素则极易分解,本专利技术将其混合均匀后,通过简单的热分解反应,炭黑间隙的尿素发生分解反应在炭黑表面生成g-C3N4包覆层,得到g-C3N4改性炭黑。尿素的用量不易过多,否则容易团聚。作为优选,所述g-C3N4改性炭黑的平均粒径为20~80nm,煅烧改性过程中,炭黑进一步被活化,粒径得到缩小,纳米级的g-C3N4改性炭黑具有更高的光催化活性位点,降低塑炼温度,降低能耗。作为优选,所述纳米氧化锌的平均粒径为30~50nm,该粒径范围内的氧化锌,一方面能够较好的与与炭黑表面的g-C3N4形成异质结结构,扩宽禁带宽度,提高可见光吸收率,提高光催化效率;另一方面容易产生活性氧,破坏细菌的增殖能力,具有更好的杀菌性,提高发动机小循环进水管的使用寿命。作为优选,所述PVC改性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的制备方法为:将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与软质聚氯乙烯按照质量比1:(0.2~0.5)混合均匀,于100~120℃热处理1~1.5h,冷却后,得到PVC改性邻苯二甲酸二辛酯。软质聚氯乙烯具有较好的柔软性、断裂伸长率、和耐寒性,为无定形结构的白色粉末,支化度较小,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中加入少量的软质聚氯乙烯,并经过高温活化复配,得到PVC改性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增塑剂,作为母粒添加到丁腈橡胶体系,引入非结晶性材料,用来提高橡胶体系的耐低温性能。作为优选,所述防老剂选自防老剂4010和防老剂MBZ中的一种或两种。一种发动机小循环进水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 一种发动机小循环进水管,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丁腈橡胶100~120份,白炭黑30~40份,g-C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小循环进水管,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丁腈橡胶100~120份,白炭黑30~40份,g-C3N4改性炭黑50~60份,纳米氧化锌2~5份,硬脂酸20~30份,防老剂2~3份,促进剂DM0.5~1份,硫磺1.5~3份,碳酸钙60~80份,过氧化二异丙苯1.2~2.5份,PVC改性邻苯二甲酸二辛酯2.5~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小循环进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g-C3N4改性炭黑的制备方法为:将炭黑与尿素按照质量比(2~4):1混合均匀,于氩气气氛中,550~600℃煅烧2~3h,降温后,得到g-C3N4改性炭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小循环进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g-C3N4改性炭黑的平均粒径为20~80nm,所述纳米氧化锌的平均粒径为30~5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小循环进水管的制备,其特征在于,所述PVC改性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的制备方法为:将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与软质聚氯乙烯按照质量比1:(0.2~0.5)混合均匀,于100~120℃热处理1~1.5h,冷却后,得到PVC改性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小循环进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老剂选自防老剂4010和防老剂MBZ中的一种或两种。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发动机小循环进水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闻浩泉林开阳王金钟管建华穆祥松贺一舟邱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久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