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充气发光可吸痰喉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9479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免充气发光可吸痰喉管,包括管体,管体本体前端设有一体式双腔口探入端,管体本体内设有L型通气管I和L型通气管II,L型通气管I和L型通气管II管壁分别嵌有光源,光源分别位于探入端的两个腔口。一体式双开口气道处理工具,使得一个插管位于气管,另一个插管位于食管,用于气道问题的紧急处理,以及简化此类工具置入正确解剖位置的确认环节。

Air free, light-emitting and sputum aspirating laryn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免充气发光可吸痰喉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免充气发光可吸痰喉管,属于医疗配件领域。
技术介绍
传统的一二代喉管与呼吸道密封不完全,口腔分泌物增加,易移位,无法有效隔离呼吸道和消化道,可引起胃胀气,严重时并发返流或误吸,限制了其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免充气发光可吸痰喉管,一体式双开口气道处理工具,使得一个插管位于气管,另一个插管位于食管,用于气道问题的紧急处理,并通过红色光源透过咽腔,较暗环境下可以简化此类工具置入正确解剖位置的确认环节。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免充气发光可吸痰喉管,包括管体本体,管体本体前端设有一体式双腔口探入端,管体本体内设有L型通气管I和L型通气管II,L型通气管I和L型通气管II管壁分别嵌有光源,光源分别位于探入端的两个腔口。光源的设置,方便对通气管的位置进行观察,是否达到预定位置,操作更加精准。所述的双腔口探入端分别为腔口I和腔口II,腔口I和腔口II中心线重合。所述的L型通气管I末端延伸至腔口I处;L型通气管II末端延伸至腔口II处。所述的光源靠近L型通气管I和L型通气管II的进气口处分别通过电线连接有开关I和开关II。所述的管体本体侧壁嵌有空气开放口,空气开放口延伸至一体式双腔口探入端。本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为:当喉管置入口腔后,均会卡在固定的位置,两个腔口的设计,使得无论谁在前,谁在后,总有一个口在气管里,达到连接呼吸机,达到机械通气的目的。附图说明r>图1为免充气发光可吸痰喉管结构示意图。图2为免充气发光可吸痰喉管结构光源部分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免充气发光可吸痰喉管,包括管体本体9,管体本体9前端设有一体式双腔口探入端,管体本体9内设有L型通气管I1和L型通气管II2,L型通气管I1和L型通气管II2管壁分别嵌有光源,光源分别位于探入端的两个腔口。所述的双腔口探入端分别为腔口I7和腔口II8,腔口I7和腔口II8中心线重合。所述的L型通气管I1末端延伸至腔口I7处;L型通气管II2末端延伸至腔口II8处。所述的光源靠近L型通气管I1和L型通气管II2的进气口处分别通过电线连接有开关I3和开关II4。所述的管体本体9侧壁嵌有空气开放口5,空气开放口5延伸至一体式双腔口探入端。在操作过程中,将喉管整体插入患者口腔内,打开开关I3和开关II4,医护人员通过红色光亮判断喉管所处位置,到达位置后,将喉管自有连接头连接呼吸机,实现机械通气。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型和改进,也应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免充气发光可吸痰喉管,包括管体本体(9),其特征在于:管体本体(9)前端设有一体式双腔口探入端,管体本体(9)内设有L型通气管I(1)和L型通气管II(2),L型通气管I(1)和L型通气管II(2)管壁分别嵌有光源,光源分别位于探入端的两个腔口,所述的光源靠近L型通气管I(1)和L型通气管II(2)的进气口处分别通过电线连接有开关I(3)和开关II(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免充气发光可吸痰喉管,包括管体本体(9),其特征在于:管体本体(9)前端设有一体式双腔口探入端,管体本体(9)内设有L型通气管I(1)和L型通气管II(2),L型通气管I(1)和L型通气管II(2)管壁分别嵌有光源,光源分别位于探入端的两个腔口,所述的光源靠近L型通气管I(1)和L型通气管II(2)的进气口处分别通过电线连接有开关I(3)和开关II(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充气发光可吸痰喉管,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刁玉刚李林陈万成赵石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