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冬华专利>正文

一种颌面部手术气管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9478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颌面部手术气管导管,包括气管导管;气管导管一端为导管插入端,气管导管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导管后端接头;所述气管导管靠近导管插入端的管段固定套接有第一气囊,第一气囊固定连接有与其连通的第一气囊充气管;所述第一气囊充气管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指示球囊,第一指示球囊内部设有单向阀;所述气管导管上还固定套接有第二气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一个位于口腔内部的第二气囊,与位于人体气管内部的第一气囊配合,从而进行双重固定,使气管导管更加稳固不易脱落,有利于降低面部手术患者手术过程中脱管的发生率,提高安全性。

A tracheal tube for maxillofacial surg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颌面部手术气管导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是一种颌面部手术气管导管。
技术介绍
气管插管是指将一特制的气管经声门置入气管的技术,这一技术能为气道通畅、通气供氧、呼吸道吸引和防止误吸等提供最佳条件,紧急气管插管技术已成为心肺复苏及伴有呼吸功能障碍的急危重症患者抢救过程中的重要措施;气管插管术是急救工作中常用的重要抢救技术,是呼吸道管理中应用最广泛、最有效最快捷的手段之一,是医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对抢救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的气管导管不能满足眼、鼻、颌面部手术的安全需要,当完成气管插管后,固定气管导管的胶布影响手术术野,与手术操作冲突,使导管不能有效固定,极容易出现术中脱管,导致手术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缺氧、误吸、心跳骤停等意外事件的发生,有资料显示:术中脱管占麻醉意外事件的50%以上。另外现有气管导管不能满足眼、鼻、颌面部手术的无菌要求。人体面部较小,手术时将气管导管插入口腔后,用两条交叉的胶布固定导管,很大程度上影响面部手术切口的无菌要求。为了降低颌面部手术术中脱管的发生率和术后伤口感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颌面部手术气管导管,包括气管导管(3),所述气管导管(3)上印有刻度;气管导管(3)一端为导管插入端(1),气管导管(3)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导管后端接头(7);所述气管导管(3)靠近导管插入端(1)的管段固定套接有第一气囊(2),第一气囊(2)采用透明材质制成,第一气囊(2)固定连接有与其连通的第一气囊充气管(5),第一气囊充气管(5)从气管导管(3)内部穿过再穿过气管导管(3)连接至气管导管(3)外;所述第一气囊充气管(5)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指示球囊(6),第一指示球囊(6)内部设有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导管(3)上还固定套接有第二气囊(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颌面部手术气管导管,包括气管导管(3),所述气管导管(3)上印有刻度;气管导管(3)一端为导管插入端(1),气管导管(3)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导管后端接头(7);所述气管导管(3)靠近导管插入端(1)的管段固定套接有第一气囊(2),第一气囊(2)采用透明材质制成,第一气囊(2)固定连接有与其连通的第一气囊充气管(5),第一气囊充气管(5)从气管导管(3)内部穿过再穿过气管导管(3)连接至气管导管(3)外;所述第一气囊充气管(5)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指示球囊(6),第一指示球囊(6)内部设有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导管(3)上还固定套接有第二气囊(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颌面部手术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囊(4)位于气管导管(3)上的刻度17-23cm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颌面部手术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囊(4)左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冬华
申请(专利权)人:胡冬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