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聚聚酰胺56/66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419471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共聚聚酰胺56/66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共聚聚酰胺56/66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下述1)和/或2)中制备得到聚酰胺56/66盐水溶液;1)在惰性气氛中,将1,5‑戊二胺、己二胺和己二酸在水中混合进行中和反应;2)聚酰胺56盐晶体和聚酰胺66盐晶体混合;(2)将聚酰胺56/66盐水溶液进行聚合反应,即得。本发明专利技术还通过上述共聚聚酰56/66聚合物的熔体经过喷丝板喷出得到熔体细流,熔体细流经冷却凝固成为丝条,进行纤维后加工,即得到共聚聚酰胺56/66纤维。本发明专利技术得到的共聚聚酰胺56/66聚合物制备的纤维兼具较高的强力、耐磨性、阻燃性和优异的染色性、舒适性,能适应较高温度、湿度、电压的场所使用,安全环保。

A copolypolyamide 56 / 66 polymer and its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共聚聚酰胺56/66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共聚聚酰胺56/66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纤维材料领域。
技术介绍
聚酰胺具有耐油、耐磨、耐腐蚀、耐疲劳、高强度、自润滑等优良的综合特性,成为五大工程材料之首,在服装、医药、军事、工业、机械等行业得到大量应用。美国科学家Carothers博士于20世纪30年代初用化学合成的方法专利技术了聚酰胺66,俗称“尼龙66”。杜邦公司于1939年建成了第一个聚酰胺66纤维工厂,生产能力4000吨/年,进入了聚酰胺的工业化生产阶段。在聚酰胺66商业化的同时,1938年,法国IGFarben/Basf公司专利技术了聚酰胺6。目前,聚酰胺66和聚酰胺6在工程材料和纺织上应用的规模最大的聚酰胺品种。聚酰胺56是新型聚酰胺纤维,是原料来源于农作物、树木和其它植物及其残体和内含物,通过生物、化学以及物理等手段制造的一类新型生物基纤维。聚酰胺56在耐油、耐磨、耐腐蚀、耐疲劳、高强度、自润滑等性能方面与聚酰胺66相似,优于聚酰胺6,但是由于锦纶56与锦纶66结构上的差异,锦纶56的染色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共聚聚酰胺56/66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下述1)和/或2)中制备得到聚酰胺56/66盐水溶液;/n1)在惰性气氛中,将1,5-戊二胺、己二胺和己二酸在水中混合进行中和反应;/n2)将聚酰胺56盐晶体和聚酰胺66盐晶体混合配制成所述聚酰胺56/66盐水溶液;/n(2)将步骤(1)中制备得到的所述聚酰胺56/66盐水溶液进行聚合反应,即得到共聚聚酰胺56/66聚合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共聚聚酰胺56/66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下述1)和/或2)中制备得到聚酰胺56/66盐水溶液;
1)在惰性气氛中,将1,5-戊二胺、己二胺和己二酸在水中混合进行中和反应;
2)将聚酰胺56盐晶体和聚酰胺66盐晶体混合配制成所述聚酰胺56/66盐水溶液;
(2)将步骤(1)中制备得到的所述聚酰胺56/66盐水溶液进行聚合反应,即得到共聚聚酰胺56/66聚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1)中,所述聚酰胺56/66盐水溶液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0%~80%;
所述己二酸的摩尔与所述己二胺和所述1,5-戊二胺摩尔之和的比为1:1~1.05;
步骤(1)-2)中,所述聚酰胺56/66盐水溶液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0%~8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还加入助剂进行所述聚合反应的步骤;
所述助剂包括分子量调节剂、阻燃剂、抗静电剂、抗菌整理剂和抗紫外线整理剂中的至少一种;
通过步骤(1)-1)制得聚酰胺56/66盐水溶液进行步骤(2)时,所述助剂的加入量为所用所述己二胺、所述1,5-戊二胺与所述己二酸质量之和的0.05%~0.15%;
通过步骤(1)-2)制得聚酰胺56/66盐水溶液进行步骤(2)时,所述助剂的加入量为所述聚酰胺56/66盐质量的0.05%~0.15%。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聚合反应依次按照如下a)-b)中条件进行:a)在温度为210~240℃和压力为1.70~1.85MPa时,保压的时间为1~3h;b)将压力为1.75~1.85MPa释放至常压后温度升至275~290℃,然后抽真空至-0.08MPa并搅拌20min~60min。


5.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所述共聚聚酰胺56/66聚合物;
所述共聚聚酰胺56/66聚合物的性能参数具体如下:熔点为247~260℃,粘数为130~180ml/g,拉伸强度为60~90MPa,弯曲强度为100~130MPa,缺口冲击强度为90~120J/m。


6.一种共聚聚酰胺56/66纤维的制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新敏郭亚飞梁高勇刘阳李茂辉闫金龙乔荣荣
申请(专利权)人: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军需工程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