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儿移动输液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9456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儿移动输液车,包括小儿手推车和输液杆,所述小儿手推车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小儿睡垫,所述第一螺纹孔与第二螺纹孔通过锁紧限位杆活动连接,所述输液杆的上端固由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输液瓶挂钩和放置托盘,所述小儿睡垫内部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小儿睡垫内部靠背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带,所述第二限位带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子插扣,所述第一限位带的左端活动连接有母插扣,所述母插扣与子插扣活动连接。该小儿移动输液车,可以减少陪护人员,减少不必要的社会资源浪费,且陪护人员减少即可减少科室运营成本,小儿移动输液车为家长及患儿提供人性化服务,改善医患关系,劳动强度低,确保能完成输液,操作简单。

A mobile infusion vehicle for childr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儿移动输液车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
,具体为一种小儿移动输液车。
技术介绍
轻烧镁当前,小儿输液需多个家长陪护,一个家长抱孩子,一个家长举着输液架,俗称扛大旗。我科输液架是不锈钢制品,一个输液架重量为0.9kg,一般一个孩子输三瓶液,上午两瓶,下午一瓶,即上午两小时,下午一小时。也有一家长抱孩子,另一家长拿泵,跟在其左右。一般用泵的孩子输液时间更长,劳动强度大,影响患者家属的心情以及医患关系,病房陪护多,不便于管理,适用范围窄,实用性低,不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儿移动输液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输液架输液时劳动强度大,影响患者家属的心情以及医患关系,病房陪护多,不便于管理,适用范围窄,实用性低,不便于使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儿移动输液车,包括小儿手推车和输液杆,所述小儿手推车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小儿睡垫,所述小儿手推车左端的支撑杆表面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输液杆下端的表面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与第二螺纹孔通过锁紧限位杆活动连接,所述输液杆的上端固由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输液瓶挂钩和放置托盘,所述小儿睡垫内部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小儿睡垫内部靠背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带,所述小儿睡垫内部靠背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带,所述第二限位带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子插扣,所述第一限位带的左端活动连接有母插扣,所述母插扣与子插扣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小儿睡垫的内部采用全棉软质睡垫,且小儿睡垫为椭圆形结构。<br>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孔与第二螺纹孔通过锁紧限位杆螺纹式安装,且锁紧限位杆呈“T”字型。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关于小儿睡垫的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有两个,且支撑板为开口向上的弧形,并且支撑板采用软质橡胶材质。优选的,所述子插扣与母插扣分别在小儿睡垫的内部设置有两组,且子插扣与母插扣卡扣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带与母插扣卡合安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小儿移动输液车,与现有输液架相比,添加了小儿手推车、支撑板、子插扣和母插扣,通过小儿手推车的设置,可以减少陪护人员,减少不必要的社会资源浪费,且陪护人员减少即可减少科室运营成本,小儿移动输液车为家长及患儿提供人性化服务,改善医患关系,降低了劳动强度,通过支撑板的设置,可将小儿手部平稳放置,避免输液时手部放置不平导致输液不畅,通过子插扣和母插扣,避免小儿在输液时乱动造成输液不能完成,确保能完成输液,操作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右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小儿睡垫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小儿手推车;2、小儿睡垫;3、第一螺纹孔;4、输液杆;5、第二螺纹孔;6、锁紧限位杆;7、输液瓶挂钩;8、放置托盘;9、支撑板;10、第一限位带;11、第二限位带;12、子插扣;13、母插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小儿移动输液车,包括小儿手推车1、小儿睡垫2、第一螺纹孔3、输液杆4、第二螺纹孔5、锁紧限位杆6、输液瓶挂钩7、放置托盘8、支撑板9、第一限位带10、第二限位带11、子插扣12和母插扣13,小儿手推车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小儿睡垫2,小儿手推车1左端的支撑杆表面开设有第一螺纹孔3,输液杆4下端的表面开设有第二螺纹孔5,第一螺纹孔3与第二螺纹孔5通过锁紧限位杆6活动连接,输液杆4的上端固由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输液瓶挂钩7和放置托盘8,小儿睡垫2内部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9,小儿睡垫2内部靠背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带10,小儿睡垫2内部靠背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带11,第二限位带1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子插扣12,第一限位带10的左端活动连接有母插扣13,母插扣13与子插扣12活动连接;进一步的,小儿睡垫2的内部采用全棉软质睡垫,且小儿睡垫2为椭圆形结构,提高了使用时的舒适度;进一步的,第一螺纹孔3与第二螺纹孔5通过锁紧限位杆6螺纹式安装,且锁紧限位杆6呈“T”字型,便于输液杆4的拆卸与安装,且可对输液杆4的高度进行调节;进一步的,支撑板9关于小儿睡垫2的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有两个,且支撑板9为开口向上的弧形,并且支撑板9采用软质橡胶材质,确保将小儿的手臂平稳放置,避免手臂放置不平整导致输液不畅的现象;进一步的,子插扣12与母插扣13分别在小儿睡垫2的内部设置有两组,且子插扣12与母插扣13卡扣连接,确保小儿的稳定放置,避免小儿乱动导致输液不能正常进行;进一步的,第一限位带10与母插扣13卡合安装,可对第一限位带10的长度进行调节,进而可对不同体型的小儿进行安放。工作原理:首先将锁紧限位杆6从第一螺纹孔3与第二螺纹孔5内旋出,根据需要调节输液杆4上输液瓶挂钩7的高度,将锁紧限位杆6旋入第一螺纹孔3与第二螺纹孔5内,将输液杆4与小儿手推车1相互安装,将输液瓶挂在输液瓶挂钩7,将子插扣12与母插扣13拆开,将小儿放置在小儿睡垫2内,分别有两个子插扣12与母插扣13相互安装,将小儿通过第一限位带;10与第二限位带11固定在小儿睡垫2内,将小儿的手臂放置在支撑板9上,将输液瓶放置在放置托盘8上,完成小儿移动输液车的使用。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儿移动输液车,包括小儿手推车(1)和输液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儿手推车(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小儿睡垫(2),所述小儿手推车(1)左端的支撑杆表面开设有第一螺纹孔(3),所述输液杆(4)下端的表面开设有第二螺纹孔(5),所述第一螺纹孔(3)与第二螺纹孔(5)通过锁紧限位杆(6)活动连接,所述输液杆(4)的上端固由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输液瓶挂钩(7)和放置托盘(8),所述小儿睡垫(2)内部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9),所述小儿睡垫(2)内部靠背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带(10),所述小儿睡垫(2)内部靠背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带(11),所述第二限位带(1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子插扣(12),所述第一限位带(10)的左端活动连接有母插扣(13),所述母插扣(13)与子插扣(12)活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儿移动输液车,包括小儿手推车(1)和输液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儿手推车(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小儿睡垫(2),所述小儿手推车(1)左端的支撑杆表面开设有第一螺纹孔(3),所述输液杆(4)下端的表面开设有第二螺纹孔(5),所述第一螺纹孔(3)与第二螺纹孔(5)通过锁紧限位杆(6)活动连接,所述输液杆(4)的上端固由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输液瓶挂钩(7)和放置托盘(8),所述小儿睡垫(2)内部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9),所述小儿睡垫(2)内部靠背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带(10),所述小儿睡垫(2)内部靠背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带(11),所述第二限位带(1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子插扣(12),所述第一限位带(10)的左端活动连接有母插扣(13),所述母插扣(13)与子插扣(12)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儿移动输液车,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刁海燕任玮傅蔷薇杨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