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引管袋挂钩的移动输液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9455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引管袋挂钩的移动输液架,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包括移动底座和中空支杆;其中,中空支杆上设有对称设置的两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横杆、第一滑轮、限位块、第二滑轮、第一细绳、第三滑轮、第四滑轮、第五滑轮以及第二细绳;升降机构用于带动输液挂钩上下移动,以调节输液袋或者输液瓶的高度,方便病人进行输液治疗;中空支杆上还设有输液管固定装置,输液管固定装置上还设置有引管袋挂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输液架未设置有引管袋挂钩和输液管夹持装置以及不易调节输液挂钩高度的问题。

A mobile infusion frame with a hook of a leading tube ba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引管袋挂钩的移动输液架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具有引管袋挂钩的移动输液架。
技术介绍
输液是指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注射液,其通常包装在玻璃或塑料的输液瓶或输液袋中;使用时,通过输液器调整滴速,使得药物持续而稳定地输入患者体内。输液过程中离不开输液架的辅助,而现有输液架的结构大都比较简单,包括底部支腿和设置在底部支腿上的支撑杆,支撑杆的顶部安装有挂钩;这种输液架虽然能够用于悬挂输液瓶,但仍然存在以下不足:(1)输液架上未设置有引管袋挂钩,对于一些身上挂有引管袋的患者来说极为不便,患者在移动过程中需要手持引管袋;(2)输液架的支撑杆上设置的输液挂钩,其高度不易调节,不方便使用人员使用;(3)输液架上未设置输液管夹持装置,在输液过程中若不将输液管进行固定,使用人员在移动过程中容易绊到输液管并因此出现意外受伤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引管袋挂钩的移动输液架,用于解决现有输液架未设置有引管袋挂钩和输液管夹持装置以及不易调节输液挂钩高度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引管袋挂钩的移动输液架,包括移动底座和设于所述移动底座上的中空支杆;所述中空支杆的上部开设有两相对设置的滑槽;所述中空支杆上设有对称设置的两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横杆、第一滑轮、限位块、第二滑轮、第一细绳、第三滑轮、第四滑轮、第五滑轮以及第二细绳;所述横杆上设置有输液挂钩,所述横杆的一端设置有方形滑块,并通过所述方形滑块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方形滑块延伸至所述中空支杆的内部,且所述方形滑块的尺寸小于所述横杆的尺寸;所述第一滑轮设于所述方形滑块的顶角位置,所述限位块设于所述方形滑块的侧面上,所述限位块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弹簧槽,所述第一弹簧槽内设有第一弹簧和插块,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限位块和插块固定连接,所述插块与限位块活动链接;所述中空支杆于所述滑槽的一侧等距离开设有若干与所述插块相配合的插块槽,且所述插块插接于所述插块槽时,所述第一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所述第二滑轮设于所述中空支杆的下部内壁上;所述第一细绳的一端连接所述插块远离所述插块槽的一侧,所述第一细绳活动地穿设所述限位块远离所述插块槽的一侧,并依次跨过所述第一滑轮及第二滑轮后活动地穿出所述中空支杆;所述第三滑轮设于所述中空支杆下部的内壁上,并位于所述第二滑轮的下方;所述第四滑轮设于所述中空支杆的顶部内壁上;所述第五滑轮设于所述限位块远离所述插块槽一侧的上部;所述第二细绳的一端连接所述插块远离所述插块槽的一侧;所述第二细绳活动地穿设所述限位块远离所述插块槽的一侧,并依次跨过所述第五滑轮、第四滑轮以及第三滑轮后活动地穿出所述中空支杆;所述中空支杆的下部设有输液管固定装置,所述输液管固定装置上还设置有引管袋挂钩。优选地,所述输液管固定装置包括斜杆、第一转轴、固定杆以及支撑杆;所述固定杆与所述中空支杆固定连接,所述斜杆通过所述第一转轴铰接于所述固定杆上;所述斜杆远离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通过第二转轴铰接于所述斜杆上;所述斜杆靠近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设置有活动杆,所述固定杆上开设有第二弹簧槽,所述第二弹簧槽内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活动杆和所述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处于拉伸状态,使得所述支撑杆的一端抵设于所述固定杆上;所述斜杆的中部设置有输液管卡杆,所述固定杆的中部开设有输液管槽,所述输液管槽与所述输液管卡杆相对设置。优选地,所述输液管卡杆与所述输液管槽相对的一侧均为半圆形。优选地,所述第一细绳穿出所述中空支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拉杆,所述第二细绳穿出所述中空支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拉杆。优选地,所述中空支杆的外壁上设置有束绳杆。优选地,所述中空支杆内设置有限制杆,所述限制杆位于两个所述第二滑轮的上方;所述限制杆上设有若干限位孔,所述第一细绳和第二细绳与所述限位孔一一对应,并活动地穿设所述限位孔。优选地,所述移动底座包括轴承座和均匀设置在轴承座外周面上的至少三个支腿;所述轴承座与所述中空支杆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支腿远离所述轴承座的一端设置有万向轮。优选地,所述插块远离所述插块槽一侧的中部设置有拉环,所述插块通过所述拉环连接所述第一细绳以及第二细绳。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在中空支杆上设置有升降机构,可用于调节输液挂钩的高度,从而调节适合患者的输液高度;其中,升降机构的升降操作较为简单,方便患者或者医护人员使用;当需要将输液挂钩调高时,只需要拉动第二细绳,便可使得横杆及横杆上的输液挂钩上升;当需要将输液挂钩调低时,只需要拉动第一细绳,便可使得横杆及横杆上的输液挂钩下降;此外,对于一些身高较矮的患者或者医护人员,本技术的意义更加显著。2.本技术在中空支杆上设置有输液管固定装置,可以对输液管进行固定,避免患者在移动过程中容易绊到输液管并因此出现意外受伤的情况,确保患者的人身安全;输液管固定装置的固定杆上还设置有引管袋挂钩,给那些身上挂有引管袋的患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患者在移动过程中,可将引管袋挂在引管袋挂钩上,而不需要手持引管袋。3.本技术的输液管固定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以及夹持效果佳等优点,使用时,只需要将支撑杆向里推动,同时将输液管放入输液管槽,此时斜杆上的输液管卡杆在第二弹簧的带动下会将输液管固定在卡槽内,方便患者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中空支杆的剖视图;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输液管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中空支杆、2-输液挂钩、3-横杆、4-第二拉杆、5-轴承座、6-万向轮、7-支腿、8-束绳杆、9-第一拉杆、10-输液管固定装置、11-滑槽、12-第二细绳、13-第二滑轮、14-第三滑轮、15-限制杆、16-插块槽、17-第一细绳、18-第四滑轮、19-第五滑轮、20-第一弹簧槽、21-第一滑轮、22-第一弹簧、23-插块、24-限位块、25-引管袋挂钩、101-第一转轴、102-活动杆、103-斜杆、104-输液管卡杆、105-第二转轴、106-固定杆、107-输液管槽、108-第二弹簧槽、109-第二弹簧、1010-支撑杆。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部件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引管袋挂钩的移动输液架,包括移动底座和设于所述移动底座上的中空支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支杆(1)的上部开设有两相对设置的滑槽(11);所述中空支杆(1)上设有对称设置的两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横杆(3)、第一滑轮(21)、限位块(24)、第二滑轮(13)、第一细绳(17)、第三滑轮(14)、第四滑轮(18)、第五滑轮(19)以及第二细绳(12);/n所述横杆(3)上设置有输液挂钩(2),所述横杆(3)的一端设置有方形滑块,并通过所述方形滑块与所述滑槽(11)滑动连接;所述方形滑块延伸至所述中空支杆(1)的内部,且所述方形滑块的尺寸小于所述横杆(3)的尺寸;所述第一滑轮(21)设于所述方形滑块的顶角位置,所述限位块(24)设于所述方形滑块的侧面上,所述限位块(24)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弹簧槽(20),所述第一弹簧槽(20)内设有第一弹簧(22)和插块(23),所述第一弹簧(22)的两端分别与限位块(24)和插块(23)固定连接,所述插块(23)与限位块(24)活动链接;所述中空支杆(1)于所述滑槽(11)的一侧等距离开设有若干与所述插块(23)相配合的插块槽(16),且所述插块(23)插接于所述插块槽(16)时,所述第一弹簧(22)处于自由状态;所述第二滑轮(13)设于所述中空支杆(1)的下部内壁上;所述第一细绳(17)的一端连接所述插块(23)远离所述插块槽(16)的一侧,所述第一细绳(17)活动地穿设所述限位块(24)远离所述插块槽(16)的一侧,并依次跨过所述第一滑轮(21)及第二滑轮(13)后活动地穿出所述中空支杆(1);所述第三滑轮(14)设于所述中空支杆(1)下部的内壁上,并位于所述第二滑轮(13)的下方;所述第四滑轮(18)设于所述中空支杆(1)的顶部内壁上;所述第五滑轮(19)设于所述限位块(24)远离所述插块槽(16)一侧的上部;所述第二细绳(12)的一端连接所述插块(23)远离所述插块槽(16)的一侧;所述第二细绳(12)活动地穿设所述限位块(24)远离所述插块槽(16)的一侧,并依次跨过所述第五滑轮(19)、第四滑轮(18)以及第三滑轮(14)后活动地穿出所述中空支杆(1);/n所述中空支杆(1)的下部设有输液管固定装置(10),所述输液管固定装置(10)上还设置有引管袋挂钩(2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引管袋挂钩的移动输液架,包括移动底座和设于所述移动底座上的中空支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支杆(1)的上部开设有两相对设置的滑槽(11);所述中空支杆(1)上设有对称设置的两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横杆(3)、第一滑轮(21)、限位块(24)、第二滑轮(13)、第一细绳(17)、第三滑轮(14)、第四滑轮(18)、第五滑轮(19)以及第二细绳(12);
所述横杆(3)上设置有输液挂钩(2),所述横杆(3)的一端设置有方形滑块,并通过所述方形滑块与所述滑槽(11)滑动连接;所述方形滑块延伸至所述中空支杆(1)的内部,且所述方形滑块的尺寸小于所述横杆(3)的尺寸;所述第一滑轮(21)设于所述方形滑块的顶角位置,所述限位块(24)设于所述方形滑块的侧面上,所述限位块(24)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弹簧槽(20),所述第一弹簧槽(20)内设有第一弹簧(22)和插块(23),所述第一弹簧(22)的两端分别与限位块(24)和插块(23)固定连接,所述插块(23)与限位块(24)活动链接;所述中空支杆(1)于所述滑槽(11)的一侧等距离开设有若干与所述插块(23)相配合的插块槽(16),且所述插块(23)插接于所述插块槽(16)时,所述第一弹簧(22)处于自由状态;所述第二滑轮(13)设于所述中空支杆(1)的下部内壁上;所述第一细绳(17)的一端连接所述插块(23)远离所述插块槽(16)的一侧,所述第一细绳(17)活动地穿设所述限位块(24)远离所述插块槽(16)的一侧,并依次跨过所述第一滑轮(21)及第二滑轮(13)后活动地穿出所述中空支杆(1);所述第三滑轮(14)设于所述中空支杆(1)下部的内壁上,并位于所述第二滑轮(13)的下方;所述第四滑轮(18)设于所述中空支杆(1)的顶部内壁上;所述第五滑轮(19)设于所述限位块(24)远离所述插块槽(16)一侧的上部;所述第二细绳(12)的一端连接所述插块(23)远离所述插块槽(16)的一侧;所述第二细绳(12)活动地穿设所述限位块(24)远离所述插块槽(16)的一侧,并依次跨过所述第五滑轮(19)、第四滑轮(18)以及第三滑轮(14)后活动地穿出所述中空支杆(1);
所述中空支杆(1)的下部设有输液管固定装置(10),所述输液管固定装置(10)上还设置有引管袋挂钩(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引管袋挂钩的移动输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管固定装置(10)包括斜杆(103)、第一转轴(101)、固定杆(106)以及支撑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燕黄香龙丽春陈小玲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潭中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