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凝中心静脉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8555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8: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凝中心静脉导管,具有中心导管,所述中心导管具有至少一个主管腔,所述主管腔可用于连接工作管道,所述中心导管还设有副管腔,所述副管腔可用于连接抗凝剂管道,所述副管腔表面开有若干个与中心导管外表面连通的侧孔。所述中心导管一端端部具有尖端软头,所述中心导管另一端连接翼型接头,所述中心导管的主管腔与尖端软头连通,所述中心导管的副管腔与尖端软头封闭。主管腔用于连接各工作管道,适用于中心静脉压检测、静脉输液、血样采集等。副管腔用于连接抗凝剂管道。使用该导管工作时能便于注入抗凝剂,有效防止血液凝固。

An anticoagulant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凝中心静脉导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心静脉导管

技术介绍
一次性使用中心静脉导管,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属于血管内管的一种,可用于建立体外输液通道,用以对患者进行静脉输液;也可用于测量人体中心静脉压和血样采集,用以评估人体血液循环系统功能,对临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由于正常人体具有完整的血液凝固系统,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使用过程中,当人体处于高凝状态或抗凝及纤溶减弱时,可能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造成血管堵塞,现有技术是通过向静脉内注入肝素、抗凝剂等药液抑制血液中的某些凝血因子,防止血液凝固,减少栓塞,避免造成血管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抗凝中心静脉导管,使用该导管工作时能便于注入抗凝剂,有效防止血液凝固。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凝中心静脉导管,具有中心导管,所述中心导管具有至少一个主管腔,所述主管腔可用于连接工作管道,所述中心导管还设有副管腔,所述副管腔可用于连接抗凝剂管道,所述副管腔表面开有若干个与中心导管外表面连通的侧孔。优选的,所述中心导管一端端部具有尖端软头,所述中心导管另一端连接翼型接头,所述中心导管的主管腔与尖端软头连通,所述中心导管的副管腔与尖端软头封闭。优选的,所述中心导管具有一个主管腔,所述翼型接头连接有两个延长管,其中一个延长管与主管腔连通,另一个延长管与副管腔连通。另一优选的,所述中心导管具有两个主管腔,所述翼型接头连接有三个延长管,其中两个延长管分别与两个主管腔连通,另一个延长管与副管腔连通。另一优选的,所述中心导管具有三个主管腔,所述翼型接头连接有四个延长管,其中三个延长管分别与三个主管腔连通,另一个延长管与副管腔连通。另一优选的,所述中心导管具有四个主管腔,所述翼型接头连接有五个延长管,其中四个延长管分别与四个主管腔连通,另一个延长管与副管腔连通。另一优选的,所述延长管一端连接翼型接头,所述延长管另一端连接有锁定接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主管腔用于连接各工作管道,适用于中心静脉压检测、静脉输液、血样采集等。副管腔为盲孔管道,用于连接抗凝剂管道,便于注入抗凝剂,副管腔表面开有若干个与中心导管外表面连通的侧孔。置管后,向抗凝剂管道注入肝素、抗凝剂等药液,抗凝剂将通过侧孔流出,附着在整个中心导管外表面,有效防止血液凝固,避免形成血栓,防止血管堵塞。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双腔抗凝中心静脉导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示意图;图3是图1的B处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1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5是三腔抗凝中心静脉导管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C-C示意图;图7是四腔抗凝中心静脉导管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的D-D示意图;图9是五腔抗凝中心静脉导管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的E-E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一种抗凝中心静脉导管,具有中心导管1,所述中心导管1具有至少一个主管腔11,所述主管腔11可用于连接工作管道,所述中心导管1还设有副管腔12,所述副管腔12可用于连接抗凝剂管道,所述副管腔12表面开有若干个与中心导管1外表面连通的侧孔13。如图4所示,所述中心导管1一端端部具有尖端软头2,所述中心导管1另一端连接翼型接头3,所述中心导管1的主管腔11与尖端软头2连通,所述中心导管1的副管腔12与尖端软头2封闭。实施方式一,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的一种双腔抗凝中心静脉导管,所述中心导管1具有一个主管腔11,所述翼型接头3连接有两个延长管4,其中一个延长管4与主管腔11连通,另一个延长管4与副管腔12连通,所述延长管4一端连接翼型接头3,所述延长管4另一端连接有锁定接头5。实施方式二,如图5、图6所示的一种三腔抗凝中心静脉导管,所述中心导管1具有两个主管腔11,所述翼型接头3连接有三个延长管4,其中两个延长管4分别与两个主管腔11连通,另一个延长管4与副管腔12连通,所述延长管4一端连接翼型接头3,所述延长管4另一端连接有锁定接头5。实施方式三,如图7、图8所示的一种四腔抗凝中心静脉导管,所述中心导管1具有三个主管腔11,所述翼型接头3连接有四个延长管4,其中三个延长管4分别与三个主管腔11连通,另一个延长管4与副管腔12连通,所述延长管4一端连接翼型接头3,所述延长管4另一端连接有锁定接头5。实施方式四,如图9、图10所示的一种五腔抗凝中心静脉导管,所述中心导管1具有四个主管腔11,所述翼型接头3连接有五个延长管4,其中四个延长管4分别与四个主管腔11连通,另一个延长管4与副管腔12连通所述延长管4一端连接翼型接头3,所述延长管4另一端连接有锁定接头5。主管腔11用于连接各工作管道,适用于中心静脉压检测、静脉输液、血样采集等。副管腔12为盲孔管道,用于连接抗凝剂管道,便于注入抗凝剂,副管腔12表面开有若干个与中心导管1外表面连通的侧孔13。置管后,向抗凝剂管道注入肝素、抗凝剂等药液,抗凝剂将通过侧孔13流出,附着在整个中心导管1外表面,有效防止血液凝固,避免形成血栓,防止血管堵塞。该种抗凝中心静脉导管使用方法与传统中心静脉导管相一致,操作简单方便,对患者身体的损伤小,安全性高,且能有效的防止中心静脉导管形成附着栓塞,避免血管堵塞。亦根据使用的需要,选择有多个主管腔的抗凝中心静脉导管,可多个工作同时进行。以上述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专利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专利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凝中心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具有中心导管(1),所述中心导管(1)具有至少一个主管腔(11),所述主管腔(11)可用于连接工作管道,所述中心导管(1)还设有副管腔(12),所述副管腔(12)可用于连接抗凝剂管道,所述副管腔(12)表面开有若干个与中心导管(1)外表面连通的侧孔(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凝中心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具有中心导管(1),所述中心导管(1)具有至少一个主管腔(11),所述主管腔(11)可用于连接工作管道,所述中心导管(1)还设有副管腔(12),所述副管腔(12)可用于连接抗凝剂管道,所述副管腔(12)表面开有若干个与中心导管(1)外表面连通的侧孔(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凝中心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导管(1)一端端部具有尖端软头(2),所述中心导管(1)另一端连接翼型接头(3),所述中心导管(1)的主管腔(11)与尖端软头(2)连通,所述中心导管(1)的副管腔(12)与尖端软头(2)封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凝中心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导管(1)具有一个主管腔(11),所述翼型接头(3)连接有两个延长管(4),其中一个延长管(4)与主管腔(11)连通,另一个延长管(4)与副管腔(12)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思达阳鑫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惠心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