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齐芳芳专利>正文

一种呼吸内科用吸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9443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呼吸内科用吸痰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一种呼吸内科用吸痰装置,包括拉杆筒,拉杆筒的左端通过连接管连接有吸痰腔,拉杆筒的上下两端对称设置有滑动槽,滑动槽内设置有导向杆,导向杆的外表面滑动套接有第一弹簧,导向杆的左端滑动连接有活塞,它设置有拉杆、活塞、导向杆和第一弹簧,通过拉杆、活塞、导向杆和第一弹簧的相互作用,可以对病人进行吸痰处理,且该呼吸内科用吸痰装置设置有挡板、槽、滑动杆和第二弹簧,在需要进行二次吸痰时,需要将拉杆向左推,拉杆向左推动会产生气流,通过挡板、滑动杆和第二弹簧的相互作用,可以防止气流进入人体,可以进行多次吸痰的过程,便于使用。

A sputum suction device for respiratory medic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吸内科用吸痰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呼吸内科用吸痰装置。
技术介绍
气管切开留置通气导管是临床上抢救急性呼吸竭、挽救患者生命最常用的急救措施,但术后开放的气道会引起其它问题,呼吸系统患病的患者通常痰液分泌较多,常需要医护人员每隔一定时间使用吸痰器为病患吸痰,所以,使得一种呼吸内科用吸痰装置在呼吸内科被广泛使用。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大多数呼吸内科用吸痰装置在进行吸痰过程中,会出现吸痰不干净,需要进行二次吸痰的现象,但现有的大多数呼吸内科用吸痰装置,在进行二次吸痰时,需要将吸嘴从病人呼吸道拿出后,重新连接,进行二次吸痰,该过程不仅增加病人的不适感,还会将外界的细菌带去病人体内,不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呼吸内科用吸痰装置,它设置有拉杆、活塞、导向杆和第一弹簧,通过拉杆、活塞、导向杆和第一弹簧的相互作用,可以对病人进行吸痰处理,且该呼吸内科用吸痰装置设置有挡板、槽、滑动杆和第二弹簧,在需要进行二次吸痰时,需要将拉杆向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呼吸内科用吸痰装置,包括拉杆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筒(1)的左端通过连接管连接有吸痰腔(2),所述拉杆筒(1)的上下两端对称设置有滑动槽(5),所述滑动槽(5)内设置有导向杆(6),所述导向杆(6)的外表面滑动套接有第一弹簧(7),所述导向杆(6)的左端滑动连接有活塞(8),所述活塞(8)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拉杆(9),所述拉杆(9)的右端设置有把手(10),所述吸痰腔(2)的下端滑动连接有挡板(11),所述挡板(11)设置有槽(12),所述挡板(1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杆(13),所述吸痰腔(2)的上端设置有圆形槽(15),所述滑动杆(13)与圆形槽(15)滑动连接,所述吸痰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内科用吸痰装置,包括拉杆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筒(1)的左端通过连接管连接有吸痰腔(2),所述拉杆筒(1)的上下两端对称设置有滑动槽(5),所述滑动槽(5)内设置有导向杆(6),所述导向杆(6)的外表面滑动套接有第一弹簧(7),所述导向杆(6)的左端滑动连接有活塞(8),所述活塞(8)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拉杆(9),所述拉杆(9)的右端设置有把手(10),所述吸痰腔(2)的下端滑动连接有挡板(11),所述挡板(11)设置有槽(12),所述挡板(1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杆(13),所述吸痰腔(2)的上端设置有圆形槽(15),所述滑动杆(13)与圆形槽(15)滑动连接,所述吸痰腔(2)的上端连通有出气管(3),所述出气管(3)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阀片(31),所述吸痰腔(2)的下端通过连接管连接有清理桶(4),述阀片(31)的上端与出气管(3)形成缓冲腔(34),所述缓冲腔(34)的内部通过弹簧(35)连接橡胶垫圈(33)的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内科用吸痰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芳芳
申请(专利权)人:齐芳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