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净化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193205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净化处理系统,其包括一体式生物净化器和强化除磷人工湿地,一体式生物净化器包括沿着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及沉淀池,厌氧池、缺氧池及好氧池内均设置有供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生物填料,强化除磷人工湿地包括过滤层,过滤层中设置有过滤料,过滤料包括陶粒、煤灰渣、钢渣、碎石中的一种或任意多种,过滤层上种植有植物,沉淀池连接有能够将沉淀池上层的污水输送至过滤层上表面的布水管,过滤层的下部设置有集水管,集水管上设置有集水孔。本发明专利技术对污水净化程度高,有利于实现污水回收再利用。

A sewage purification and treatment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净化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净化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由于生态环保厕所起步较晚,现在基本只在城市公厕及旅游业中使用,且使用很少,而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仅7.5%,散落露天的旱厕粪缸容易造成周边环境气味发臭,苍蝇横生乱窜,严重影响周边环境以及乡村面貌。在国家旅游局发动的“厕所革命”下,我国城市在对厕所的建设和管理上有非常大的提高。目前我国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大格局逐步形成,政策和市场也相对规范,而每年农村产生生活污水约90亿吨,绝大多数集中收集处理再直接排放。然而,由于缺少像大型污水处理厂那种的大型设备,目前应用于偏远地区的污水处理装置,只能对化粪池排出的污水进行较为简单的处理,对污水进行一定程度的净化,除去部分COD、BOD、氮元素、磷元素等物质,然后排放,依靠自然环境的自我调节能力将污水净化,无法实现污水的回收再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污水净化程度高、有利于实现污水回收再利用的污水净化处理系统。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水净化处理系统,其包括一体式生物净化器和强化除磷人工湿地,所述的一体式生物净化器包括沿着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及沉淀池,所述厌氧池、缺氧池及好氧池内均设置有供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生物填料,所述的强化除磷人工湿地包括过滤层,所述过滤层中设置有过滤料,所述的过滤料包括陶粒、煤灰渣、钢渣、碎石中的一种或任意多种,所述过滤层上种植有植物,所述的沉淀池连接有能够将沉淀池上层的污水输送至所述过滤层上表面的布水管,所述过滤层的下部设置有集水管,所述集水管上设置有集水孔。作为优选地,所述的过滤层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底层、中间层和表层,所述表层的过滤料为陶粒,所述中间层的过滤料为煤灰渣和钢渣的混合料,所述底层的过滤料为碎石,过滤层上的植物种植于所述的表层,所述的集水管设置于所述的底层。作为优选地,所述布水管包括位于过滤层之上的布水主管和多根布水支管,所述布水支管分为两列,同一列的布水支管相互平行且每两根相邻的布水支管之间的距离相等,两列布水支管对称地设置于所述布水主管的两侧且每一布水支管的一端均与所述布水主管连通,每一布水支管的外侧壁上均设置有布水孔。作为优选地,所述的过滤过滤层设置有透气管,所述透气管的一端位于过滤层之上,所述透气管的另一端向下穿过过滤层并与所述的集水管导通。作为优选地,所述的缺氧池和好氧池的上部敞口,所述缺氧池和好氧池内均设置有漂浮于污水表面的生态浮床,所述生态浮床上种植有能够吸收污水中营养物质的植物。作为优选地,所述的好氧池内设置有回流泵,所述回流泵连接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连接有能够向缺氧池注入回流污水的第一回流支管,所述第一回流支管上设置有控制其通断的阀门。作为优选地,所述的一体式生物净化器还包括位于所述厌氧池上游并与厌氧池导通的配水池,所述的回流管还连接有能够向配水池注入回流污水的第二回流支管,所述第二回流支管上设置有控制其通断的阀门。作为优选地,所述沉淀池的底部和厌氧池之间连接有污泥回流管,所述污泥回流管上设置有控制其通断的阀门,所述的污泥回流管连接有能够将沉淀池内的污泥沿着污泥回流管泵入厌氧池的污泥回流泵。作为优选地,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所述的排污口设置有能够控制其通闭的阀门,所述的排污口连接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的另一端与外部的污泥池连接,所述排污管连接有能够将排污管内的污泥泵出的排污泵。作为优选地,所述的厌氧池、缺氧池以及好氧池的底部分别设置有排污支管,所述排污支管的上端口高于对应的池底,所述排污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排污管连通,每一排污支管上均设置有能够控制其通断的阀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第一、污水进入一体式生物处理器首先进去配水池,配水池将污水均匀分布到一体式生物处理器中,然后蜿蜒经过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利用厌氧池内的厌氧型微生物群落对污染物进行厌氧消解处理,在缺氧池、好氧池中利用植物吸收以及根系与微生物群落进行处理,缺氧池内进行微量曝气、好氧池内进行充分曝气。经过一体化生物处理器处理大部分COD、BOD、氮、磷等营养元素,处理后的水进入沉淀池,经过沉淀池脱除悬浮物后的水流入垂直流人工湿地;第二、好氧池内设置有回流泵,对出水效果不佳或未达到处理效果的进行回流操作,提高出水水质,沉淀池定期进行污泥回流补充菌源,污泥沉淀过多时进行污泥抽离操作;第三、进入垂直流人工湿地的水在布水管均匀布水的条件下,水流由垂直流人工湿地表面垂直流向床底,依次经过陶粒层、钢渣/煤灰渣层、碎石层,陶粒利于植物根系生长,过滤作用强,钢渣/煤灰渣对公厕污水中的磷有较强吸附作用,配合植物的吸收作用,加大污水处理能力,以此搭配垂直流人工湿地水力负荷可高达0.8m3/(m2·d),解决了一体式生物处理器对磷处理效果较差的缺点;第四、经过本专利技术净化处理完的水十分干净,在垂直流人工湿地汇流入集水管,可收集起来回收利用,比如用于冲厕所、用于给植物浇水、用于灌溉等等。附图说明图1是一体式生物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强化除磷人工湿地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强化除磷人工湿地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布水管的支管的截面图;图5是集水管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参照图1至图5,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污水净化处理系统,其包括一体式生物净化器和强化除磷人工湿地,一体式生物净化器包括沿着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厌氧池11、缺氧池12、好氧池13及沉淀池14,厌氧池11、缺氧池12及好氧池13内均设置有供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生物填料21,优选立体聚丙烯生物填料21,缺氧池12和好氧池13的上部敞口,缺氧池12和好氧池13内均设置有漂浮于污水表面的生态浮床22,生态浮床22上种植有能够吸收污水中营养物质的植物,优选翠芦莉、美人蕉,沉淀池14设置有出水口141,强化除磷人工湿地包括过滤层31,过滤层31中设置有过滤料,过滤料包括陶粒、煤灰渣、钢渣、碎石中的一种或任意多种,过滤层31上种植有植物,出水口141连接有能够将沉淀池14上层的污水输送至过滤层31上表面的布水管32,过滤层31的下部设置有集水管33,集水管33上设置有集水孔331。使用本专利技术时,由三级化粪池处理后的污水通入一体式生物进化器,一体式生物进化器处理完后通入强化除磷人工湿地进一步净化处理,一体式生物净化器用于除去污水中的COD、BOD、氮元素以及部分磷元素,强化除磷人工湿地则主要用于除去污水中的磷元素和其他剩余的污染物质,净化处理完的水十分干净,汇流入集水管33,可回收利用,比如用于冲厕所、用于给植物浇水、用于灌溉等等。优选地,过滤层31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底层313、中间层312和表层311,表层311过滤料为陶粒,中间层312的过滤料为煤灰渣和钢渣的混合料,底层313的过滤料为碎石,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体式生物净化器和强化除磷人工湿地,所述的一体式生物净化器包括沿着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厌氧池(11)、缺氧池(12)、好氧池(13)及沉淀池(14),所述厌氧池(11)、缺氧池(12)及好氧池(13)内均设置有供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生物填料(21),所述的强化除磷人工湿地包括过滤层(31),所述过滤层(31)中设置有过滤料,所述的过滤料包括陶粒、煤灰渣、钢渣、碎石中的一种或任意多种,所述过滤层(31)上种植有植物,所述的沉淀池(14)连接有能够将沉淀池(14)上层的污水输送至所述过滤层(31)上表面的布水管(32),所述过滤层(31)的下部设置有集水管(33),所述集水管(33)上设置有集水孔(33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体式生物净化器和强化除磷人工湿地,所述的一体式生物净化器包括沿着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厌氧池(11)、缺氧池(12)、好氧池(13)及沉淀池(14),所述厌氧池(11)、缺氧池(12)及好氧池(13)内均设置有供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生物填料(21),所述的强化除磷人工湿地包括过滤层(31),所述过滤层(31)中设置有过滤料,所述的过滤料包括陶粒、煤灰渣、钢渣、碎石中的一种或任意多种,所述过滤层(31)上种植有植物,所述的沉淀池(14)连接有能够将沉淀池(14)上层的污水输送至所述过滤层(31)上表面的布水管(32),所述过滤层(31)的下部设置有集水管(33),所述集水管(33)上设置有集水孔(3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层(31)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底层(313)、中间层(312)和表层(311),所述表层(311)的过滤料为陶粒,所述中间层(312)的过滤料为煤灰渣和钢渣的混合料,所述底层(313)的过滤料为碎石,过滤层(31)上的植物种植于所述的表层(311),所述的集水管(33)设置于所述的底层(3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管(32)包括位于过滤层(31)之上的布水主管(321)和多根布水支管(322),所述布水支管(322)分为两列,同一列的布水支管(322)相互平行且每两根相邻的布水支管(322)之间的距离相等,两列布水支管(322)对称地设置于所述布水主管(321)的两侧且每一布水支管(322)的一端均与所述布水主管(321)连通,每一布水支管(322)的外侧壁上均设置有布水孔(3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过滤层(31)设置有透气管(34),所述透气管(34)的一端位于过滤层(31)之上,所述透气管(34)的另一端向下穿过过滤层(31)并与所述的集水管(33)导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勇欧少清张小青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环保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