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菌种生物流动床膜法,所述复合菌种生物流动床膜法包括如下步骤:厌氧池处理,所述厌氧池内设置有厌氧填料,所述厌氧填料厌氧池中水体质量的5‑30%污水进入厌氧池内进行处理,处理时间为4‑24小时;第一沉淀池处理,所述污水进入第一沉淀池中沉淀处理1‑6小时;好氧池处理,所述好氧池内设置有好氧填料,所述好氧填料占厌氧池中水体质量的5‑30%,污水进入好氧池内进行处理,处理时间为2‑12小时;第二沉淀池处理,所述污水进入第二沉淀池中沉淀1‑6小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厌氧填料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为混合菌种提供有效的庇护空间,促进菌种的繁殖速度,使目标菌种在污水中建立优势菌落,从而提高对污水净化的速率。
A method of compound bacteria biofluidic bed membrane and preparation of anaerobic fil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菌种生物流动床膜法及厌氧填料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复合菌种生物流动床膜法及厌氧填料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居住人口也在不断的增多,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增,这样就对城市的配套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城市居民生活垃圾的配套设施,由于是城市污水,其自身存在的有害属性且具有持续时间长、污染程度大等特性,所以及时高效的城市污水是本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对于城市污水来说,其自身具有鲜明的特点,即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如如淀粉、蛋白质、油脂等,以及大量的无机物质,如氮、磷、硫等,若将含有上述物质的城市污水直接排放的自然水体中,将直接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使自然水体的水质迅速恶化,而且含有上述物质的城市污水具有长效污染特性,不能长时间存放需要及时进行净化处理,但是由于城市的发展速度迅速,造成现有的城市污水配套设置的净化能力无法满足城市的实际需要,且现有的城市污水处理效果差、处理周期长,无法起到理想的处理效果。由于上述的复杂因素,使用采用稳定性强、且设置占地面积小,能够迅速见效的生物膜法逐渐成为处理城市污水的首选,但是由于生物膜法的处理目标单一、工作成本高、有效净化时长短、处理后期工作量大等缺点,现有生物膜法对城市污水的实际表现欠佳。因此,本领域亟需一种复合菌种生物流动床膜法及厌氧填料制备方法。有鉴于此,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更好使用效果的复合菌种生物流动床膜法及厌氧填料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项技术问题。具体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复合菌种生物流动床膜法,所述复合菌种生物流动床膜法包括如下步骤:厌氧池处理,所述厌氧池内设置有厌氧填料,所述厌氧填料厌氧池中水体质量的5-30%污水进入厌氧池内进行处理,处理时间为4-24小时;第一沉淀池处理,所述污水进入第一沉淀池中沉淀处理1-6小时;好氧池处理,所述好氧池内设置有好氧填料,所述好氧填料占厌氧池中水体质量的5-30%,污水进入好氧池内进行处理,处理时间为2-12小时;第二沉淀池处理,所述污水进入第二沉淀池中沉淀1-6小时。采用上述方案,能够为混合菌种提供有效的庇护空间,提升污水环境下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可以促进菌种的繁殖速度,使目标菌种在污水中建立优势菌落,从而提高对污水净化的速率,上述方案还能够在水体中建立絮状凝结物,所述絮状凝结物极大的增加了可供菌种着床的着床物,为菌落提供繁衍场所的同时,也提高了菌落的抗逆性,其次,絮状凝结物扩大了菌落的生长范围,增强了混合菌种对污染水体的净化效率。优选地,所述厌氧填料包括包覆网、中料层和内料球,以下组分采用重量计,所述内料球包括活性炭粉末5-10份、活性蛋白质10-15份、山梨酸钾5-10份、厌氧生物菌剂5-10份,所述中料层包括聚合氯化铁10-20份、聚丙烯酰胺1-5份、聚氯乙烯25-35份、发泡剂5-15份,所述包覆网包括热塑性树脂30-50份、聚酰胺树脂10-30份。优选地,所述厌氧生物菌剂为聚磷菌,进一步地,所述聚磷菌为气单胞菌属、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中的一种或几种。进一步地,所述厌氧生物菌剂的有效活菌数≥200亿/克。采用上述方案,能够强效提高水体中磷的生化去除效率,促进污水系统聚磷菌群的快速建立;有效降低水中磷的含量,提高污水系统的除磷效率,快速启动,降低污水系统除磷的运行成本。优选地,所述活性炭粉末需要进行活化处理,所述活化处理为采用50-70wt%的硝酸溶液浸泡活性炭粉末2-3小时,蒸馏水洗至pH为6.5-7,并烘干。进一步地,所述活性炭粉末采用果壳活性炭,优选的,所述活性炭粉末为150-250目。进一步地,所述发泡剂采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硅树脂聚醚及异丙基氯中的一种或几种。进一步地,所述热塑性树脂为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所述好氧填料包括活性载体及好氧生物菌剂,好氧生物菌剂包括复合脱氮菌剂、复合聚磷菌剂、复合脱硫菌剂中一种或多种。进一步地,以下组分采用重量计,所述活性载体包括聚醚75-80份、甲苯二异氰酸酯30-35份、活性炭粉末5-10份、硅藻土0.8-1份、水0.8-1.5份、二氯甲烷0.3-0.5份、石蜡3-4份、三乙烯二胺15-20份。进一步地,所述活性炭粉末需要进行活性处理,所述活性处理为采用50-70wt%的硝酸溶液浸泡活性炭粉末2-3小时,蒸馏水洗至pH为6.5-7,并烘干。进一步地,将上述组分混合后高速搅拌至发泡后,发泡45-60分钟,发泡温度为25-30摄氏度,并挤出制成颗粒状,熟化2-3小时,熟化温度55-60摄氏度。优选地,所述脱硫菌采用硫杆菌属、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所述脱氮菌采用亚硝化单胞菌属、硝化杆菌属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所述聚磷菌采用气单胞菌属、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中的一种或几种。采用上述方案,能够有效去除水体中磷,促进污水系统聚磷菌群的快速建立,提高污水系统的除磷效率,快速启动,降低污水系统除磷的运行成本;快速消除水体氨氮和亚硝酸盐,促进污水系统硝化菌群的快速建立;对水中的硫化物有较强的去除效果,解除硫化物对污泥的抑制作用,促进污水系统脱硫菌群的快速建立,提高出水水质。具体的,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上述的复合菌种生物流动床膜法的厌氧填料制备方法,所述厌氧填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内料球制备,将所述活性炭粉末、活性蛋白质、复合菌种均匀混合制成球状,并山梨酸钾均匀涂抹在其表面;中料球制备,将所述聚合氯化铁、聚丙烯酰胺、聚氯乙烯、发泡剂混合均匀,高速搅拌,加入到发泡成型机中熔融发泡后,以内料球为中心,注入到模具中成型成球形的中料球;填料球制备,将所述热塑性树脂热熔制成网状,并包覆在中料球表面制成球形的镂空填料球后,将所述聚酰胺树脂填充至镂空填料球表面的镂空中制成填料球。采用上述方案,使的填料具有内中外三层结构,能够有效促进内部含有物的分步扩散,且内料球与中料层间通过山梨酸钾能够有效抑制内料球中的菌种活性,延长保质期限的同时,使内料球与中料层相互分隔,其次所述聚酰胺树脂在工作时会从镂空填料球表面脱落并上浮,有效分隔厌氧池内部与厌氧池顶面,使二者相互独立,降低由于厌氧池顶面与空气相接触,所造成的厌氧池上部厌氧菌无法有效繁殖的问题,为厌氧菌种提供更加适宜的生存环境,提高厌氧池的净化效率,其三,工作时上述内中外三层结构中的物质溶解后,填料残留物本身也成为多孔结构,能够进一步的反哺微生物,为微生物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能够为混合菌种提供有效的庇护空间,提升污水环境下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可以促进菌种的繁殖速度,使目标菌种在污水中建立优势菌落,从而提高对污水净化的速率,上述方案还能够在水体中建立絮状凝结物,所述絮状凝结物极大的增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菌种生物流动床膜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菌种生物流动床膜法包括如下步骤:/n厌氧池处理,所述厌氧池内设置有厌氧填料,所述厌氧填料厌氧池中水体质量的5-30%污水进入厌氧池内进行处理,处理时间为4-24小时;/n第一沉淀池处理,所述污水进入第一沉淀池中沉淀处理1-6小时;/n好氧池处理,所述好氧池内设置有好氧填料,所述好氧填料占厌氧池中水体质量的5-30%,污水进入好氧池内进行处理,处理时间为2-12小时;/n第二沉淀池处理,所述污水进入第二沉淀池中沉淀1-6小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菌种生物流动床膜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菌种生物流动床膜法包括如下步骤:
厌氧池处理,所述厌氧池内设置有厌氧填料,所述厌氧填料厌氧池中水体质量的5-30%污水进入厌氧池内进行处理,处理时间为4-24小时;
第一沉淀池处理,所述污水进入第一沉淀池中沉淀处理1-6小时;
好氧池处理,所述好氧池内设置有好氧填料,所述好氧填料占厌氧池中水体质量的5-30%,污水进入好氧池内进行处理,处理时间为2-12小时;
第二沉淀池处理,所述污水进入第二沉淀池中沉淀1-6小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菌种生物流动床膜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填料包括包覆网、中料层和内料球,以下组分采用重量计,所述内料球包括活性炭粉末5-10份、活性蛋白质10-15份、山梨酸钾5-10份、厌氧生物菌剂5-10份,所述中料层包括聚合氯化铁10-20份、聚丙烯酰胺1-5份、聚氯乙烯25-35份、发泡剂5-15份,所述包覆网包括热塑性树脂30-50份、聚酰胺树脂10-30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复合菌种生物流动床膜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生物菌剂为聚磷菌,所述聚磷菌为气单胞菌属、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复合菌种生物流动床膜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生物菌剂的有效活菌数≥200亿/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复合菌种生物流动床膜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粉末需要进行活化处理,所述活化处理为采用50-70wt%的硝酸溶液浸泡活性炭粉末2-3小时,蒸馏水洗至pH为6.5-7,并烘干。
6.根据权利要求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勇生,言红红,郑言,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永续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