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柔性压力传感器组件及三部脉象检知诊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19236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压力传感器组件,包括硅胶气囊以及与其连通并检知其内气体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所述硅胶气囊为柱形体,所述柱形体的侧面设有褶皱,其底面为弧形凸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三部脉象检知诊断系统,该三部脉象检知诊断系统包括脉象采集模块;所述脉象采集模块包括寸部脉象检知单元、关部脉象检知单元及尺部脉象检知单元;所述寸部脉象检知单元、所述关部脉象检知单元及所述尺部脉象检知单元均包括上述的柔性压力传感器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同时采集到寸、关、尺三部脉象信息,为脉象复放技术以及远程医疗提供了数据保证,大量的脉象数据也可以为智能医疗提供丰富的训练集。

Flexible pressure sensor assembly and three pulse detection and diagnosis system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柔性压力传感器组件及三部脉象检知诊断系统
本技术涉及脉象测量诊断领域,特别涉及柔性压力传感器组件及三部脉象检知诊断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中医学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智慧的结晶,中医诊断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不仅在中华大地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也在不断地向世界范围内传播,为全世界的医疗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脉诊尤其是中医学和相关东方医学系统中的重要诊断工具。《素问-三部九候论》中说:“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疾。”血液在血管中流经五脏六腑,携带生理病理信息,通过寸口处诊脉,即可对人体进行全面而准确的无创诊断。历代医家尊《内经》之旨,将寸口分候脏腑,即:右手偏旺于气,左手偏旺于血,肺主气,气旺于右,气为肺所统,故以右寸配肺:心主血,血旺于左,故以左寸配心;脾居由州,体偏左而行气于右,故脾以候右关;肝藏血,体虽在右,而气化作用实行于左,故肝以候左关;肾在腰旁,位居最下,故候于两尺。脉象作为气血运行周身的表象,历来受到医家的重视,但是中医的发展与传承总是充满了困难险阻。一方面在中医的传承过程中,因地理位置差异以及学派表述上的分歧,导致时常出现同脉异名或者同名异脉的现象;另一方面一名富有经验的老中医往往是根据多年的诊断经验积累起来的,老中医的稀少也使得优质的中医资源总是处于短缺的现状,年轻的中医师没法通过大量的病例来积累经验。国内外从上世纪初便开始便对中医客观化进行探索性的研究,现阶段,最主要的脉象仪还是以单个探头检测关部为主的单部脉象仪,这种检测方法虽然有一定的适应性,但是检测的信息单一,不符合传统中医三部九候诊脉理论,不能检测到更加全面的脉象信息。其次,采集到的信息越多,对用户的要求也就越高,当前的脉诊设备,均要求用户有一定的中医知识,可以自己独立地找到寸、关、尺三部的位置,或是得在专业医务人员的帮助下才能采集到比较准确的脉象信息。这也进一步地限制了脉诊仪的应用推广。那么在中医客观化尤其是脉诊客观化的过程中,如何获取更加全面的,准确的,包括“寸、关、尺”三部信息,具有“浮、中、沉”不同取脉压力的采集系统就成为了关键,也只有这样客观化,规范化的采集系统才可以帮助中医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旨在推进中医客观化尤其是脉诊客观化的大前提下,提供一种体积更小、成本更低、采集数据更加全面精准、方便用户操作使用的柔性压力传感器组件及三部脉象检知诊断系统。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柔性压力传感器组件,包括硅胶气囊以及与其连通并检知其内气体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所述硅胶气囊为柱形体,所述柱形体的侧面设有褶皱,其底面为弧形凸面。进一步地,所述硅胶气囊为圆柱形体。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下表面为弧形凹面,所述硅胶气囊的顶面与所述固定座的下表面固接。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的左右两侧连接有腕带。本技术还提供一种三部脉象检知诊断系统,该三部脉象检知诊断系统包括脉象采集模块;所述脉象采集模块包括:用于采集寸部脉象信息的寸部脉象检知单元,用于采集关部脉象信息的关部脉象检知单元,以及用于采集尺部脉象信息的尺部脉象检知单元;所述寸部脉象检知单元、所述关部脉象检知单元及所述尺部脉象检知单元均包括上述的柔性压力传感器组件。进一步地,该三部脉象检知诊断系统还包括依次电连接的信号预处理模块、微处理器模块以及压力控制模块;所述信号预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脉象采集模块的检测信号进行滤波处理;所述压力控制模块用于对所述硅胶气囊充放气;所述微处理器模块输出信号控制所述压力控制模块的工作。进一步地,所述压力控制模块包括分别对应与所述寸部脉象检知单元、所述关部脉象检知单元及所述尺部脉象检知单元连通的三组气囊充放气单元;每组所述气囊充放气单元包括一个蠕动泵和一个慢减电磁阀;所述硅胶气囊的进气口与所述蠕动泵的输出口连通;所述硅胶气囊的出气口与所述慢减电磁阀连通。进一步地,每组所述气囊充放气单元还包括一个储气仓;所述储气仓与所述硅胶气囊连通;所述储气仓的进气口与所述蠕动泵的输出口连通;所述储气仓的出气口与所述慢减电磁阀连通。进一步地,所述信号预处理模块包括差分放大电路;所述差分放大电路输入端分别对应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正负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出端并接有低通滤波电路及高低通组合滤波电路。进一步地,还包括通信模块和上位机,所述微处理器模块通过所述通信模块发送脉象数据至所述上位机;所述上位机将脉象数据进行数字滤波后提取时域特征,并将三部脉象信息实时显示。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将传统中医与工程技术结合起来,对于中医客观化具有积极作用。相对于市面上的单部脉象仪,本技术可采集寸、关、尺三部脉象信息,采集信息更加丰富;采用互联网技术来传输脉象信息,可以共享优质医疗资源,同时为脉象的复放技术以及远程医疗提供更加精确可靠的数据支持;脉象采集模块的每个采集端均采用与皮肤柔性接触的气囊形式,改进了以往压阻式(或压电式)硬质传感器采集位置不准确,与人体接触不舒适等缺点,所述柔性传感器与腕部桡动脉接触,能够遍历腕部横向位置,改进了定位不准的问题,两层褶的设计使得气囊与皮肤不容易产生相对位移,定位更准确,操作更简便,大大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门槛,更有利于推动中医脉诊的推广;该脉象采集设备将用户与传感器直接分离,大大提高了压力传感器的使用寿命,为脉诊仪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脉象采集方式;采用蠕动泵与电磁阀相结合的气体加减压结构简单,压力传感器采集信息能够遍历整个加压过程,快速获取最佳取脉压力,在连续减压的过程中采集更加全面的脉象信息;本技术采用互联网技术来传递数字脉象信息,建立个人数据库来为专家诊断提供参考,可以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共享,同时采集到寸、关、尺三部脉象信息,为脉象复放技术以及远程医疗提供了数据保证,大量的脉象数据也可以为智能医疗提供丰富的训练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柔性压力传感器组件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三部脉象检知诊断系统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三部脉象检知诊断系统信号传递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种信号预处理模块工作原理框图;图5是本技术的一种微处理器模块工作原理图;图6是本技术的一种信号预处理模块工作原理图;图7是本技术的一种蠕动泵的驱动电路工作原理图;图8是本技术的一种慢减电磁阀的线圈驱动电路工作原理图;图9是本技术的一种通信模块工作原理图。图中:1、通气口;2、固定座;3、腕带扣;4、硅胶气囊;5、腕带;6、关部脉象检知单元;7、硅胶管;8、压力传感器;9、慢减电磁阀;10、蠕动泵;11、储气仓;12、电路板。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列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见图1,一种柔性压力传感器组件,包括硅胶气囊4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压力传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硅胶气囊以及与其连通并检知其内气体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所述硅胶气囊为柱形体,所述柱形体的侧面设有褶皱,其底面为弧形凸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压力传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硅胶气囊以及与其连通并检知其内气体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所述硅胶气囊为柱形体,所述柱形体的侧面设有褶皱,其底面为弧形凸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压力传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气囊为圆柱形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压力传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下表面为弧形凹面,所述硅胶气囊的顶面与所述固定座的下表面固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压力传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的左右两侧连接有腕带。


5.一种三部脉象检知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脉象采集模块;所述脉象采集模块包括:用于采集寸部脉象信息的寸部脉象检知单元,用于采集关部脉象信息的关部脉象检知单元,以及用于采集尺部脉象信息的尺部脉象检知单元;所述寸部脉象检知单元、所述关部脉象检知单元及所述尺部脉象检知单元均包括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柔性压力传感器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部脉象检知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依次电连接的信号预处理模块、微处理器模块以及压力控制模块;所述信号预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脉象采集模块的检测信号进行滤波处理;所述压力控制模块用于对所述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石磊王学民黄村坤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