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传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191292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物料传送系统,包括传送带以及设于所述传送带上的循环料位,所述传送带承载所述循环料位在拾取工位拾取物料后向投放工位运动,在投放工位投放后空载返回拾取工位,所述循环料位包括与传送带连接的承载部、从所述承载部延伸的侧板以及形成于所述侧板上的物料投放口,所述承载部和所述侧板共同围设形成一收容物料的容置空间,所述循环料位还包括相对于所述物料投放口开启或关闭的挡料机构,所述传送带上设有触发所述挡料板于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的触发机构。

Material transfer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物料传送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装
,特别是涉及一种物料传送系统。
技术介绍
在包装行业,常常需要将一定数量的物料同时封装在包装袋中。在将物料按一定数量进行包装前,常常需要将分散的物料按一定数量堆放,并传送至包装工位,再进行包装。其中,用于按量堆放并传送物料至包装工位的即为物料传送系统,按量堆放物料的装置则为循环料位。循环料位在传送物料的过程中,由于传送速度或传送路径的改变,往往会出现被传送物料容易从循环料位中散落、或当循环料位到达包装工位时,难以将被传送物料投放至指定位置的现象,从而导致循环料位的设计成为物料传送系统整体设计中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确保物料能够被可靠地传送、且准确地顺利投放的物料传送系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物料传送系统,包括传送带以及设于所述传送带上的循环料位,所述传送带承载所述循环料位在拾取工位拾取物料后向投放工位运动,在投放工位投放后空载返回拾取工位,所述循环料位包括与传送带连接的承载部、从所述承载部延伸的侧板以及形成于所述侧板上的物料投放口,所述承载部和所述侧板共同围设形成一收容物料的容置空间,所述循环料位还包括相对于所述物料投放口开启或关闭的挡料机构,所述传送带上设有触发所述挡料机构于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的触发机构。其中,所述循环料位包括从拾取工位向投放工位运动的传送方向以及与从投放工位空载返回拾取工位的回程方向,所述循环料位从传送方向向回程方向切换时所述挡料机构由关闭状态切换至开启状态。其中,所述挡料机构包括连接于所述侧板上的转轴及环绕所述转轴旋转的挡料板,所述循环料位在处于传送方向的过程中呈关闭状态。其中,所述转轴位于所述物料投放口的顶端,所述触发机构设置于回程方向向传送方向切换的位置处,当所述循环料位从传送方向向回程方向切换时,所述挡料板在重力作用下绕所述转轴翻转而开启所述物料投放口;当所述循环料位从回程方向向所述传送方向切换时,所述挡料板在所述触发机构的作用下绕所述转轴旋转而关闭所述物料投放口。其中,所述触发机构包括从所述传送带两侧向上延伸的立板以及连接于所述立板顶端之间的止翻板,所述止翻板的高度高于所述循环料位的高度,当所述循环料位从回程方向向所述传送方向切换时,所述挡料板翻转后超出所述物料投放口顶端的部分受所述止翻板的阻挡而绕所述转轴旋转至关闭状态,且所述挡料板通过所述触发机构后在传送方向中,所述挡料板在重力作用下保持关闭状态。其中,所述转轴位于所述物料投放口的底端,所述挡料机构还包括位于所述物料投放口顶端的磁吸部,所述循环料位在处于传送方向的过程中,所述挡料板在所述磁吸部的作用力下呈关闭状态。其中,所述触发机构设置于传送方向向所述回程方向切换的位置处,当所述循环料位从传送方向向回程方向切换时,所述挡料板的底端受所述触发机构的作用使顶端克服所述磁吸部的磁吸力而开启。其中,所述挡料板的底端的一侧设有触发部,所述触发机构包括与所述传送带的一侧连接的固定部以及从所述固定部的顶端向所述传送带的中央延伸的阻挡部,所述循环料位经过所述触发机构所在位置处时,所述阻挡部对所述触发部形成阻挡作用力而迫使所述挡料板开启。其中,所述承载部包括底板以及将所述底板与传送带连接的定位部,所述阻挡部的高度小于所述底板与所述传送带之间的距离、且大于所述触发部与所述传送带之间的距离。其中,所述阻挡部向所述传送带的中央延伸的宽度大于所述触发部相对所述传送带边缘的宽度、且小于所述循环料位的侧板相对所述传送带边缘的宽度。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物料传送系统,循环料位设有可相对于所述物料投放口开启或关闭的挡料机构,所述传送带上设有触发所述挡料板于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的触发机构。循环料位在跟随传送带于拾取工位和投放工位之间循环运动的过程中,当循环料位在拾取工位拾取物料后向所述投放工位运动的过程中,挡料机构可以将物料投放口关闭,避免循环料位向所述投放工位运动的过程中物料从物料投放口散落,提升传送可靠性,当循环料位到达投放工位时,挡料机构可以将物料投放口开启,确保物料可以顺利准确地在投放工位进行投放,完成物料的传送。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物料传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传送带及循环料位的部分示意图;图3为图1中传送带及循环料位的一端的部分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中传送带及循环料位的另一端的部分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传送带及循环料位的部分示意图;图6为图5中传送带及循环料位的一端的部分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在以下描述中,涉及到“一些实施例”的表述,其描述了所有可能实施例的子集,但是应当理解的是,“一些实施例”可以是所有可能实施例的相同子集或不同子集,并且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物料传送系统10的结构示意图,包括传送带11以及设于所述传送带11上的循环料位12,所述传送带11承载所述循环料位12在拾取工位101拾取物料后向投放工位103运动,在投放工位103投放后空载返回拾取工位101,请结合参阅图2至图4,所述循环料位12包括与传送带11连接的承载部、从所述承载部延伸的侧板126以及形成于所述侧板126上的物料投放口122,所述承载部和所述侧板126共同围设形成一收容物料的容置空间,所述循环料位12还包括相对于所述物料投放口122开启或关闭的挡料机构,所述传送带11上设有触发所述挡料板125于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的触发机构13。上述实施例中,物料传送系统10的循环料位12设有可相对于所述物料投放口122开启或关闭的挡料机构,所述传送带11上设有触发所述挡料板125于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的触发机构13。循环料位12在跟随传送带11于拾取工位101和投放工位103之间循环运动的过程中,当循环料位12在拾取工位101拾取物料后向所述投放工位103运动的过程中,挡料机构可以将物料投放口122关闭,避免循环料位12向所述投放工位103运动的过程中物料从物料投放口122散落,当循环料位12到达投放工位103时,挡料机构可以将物料投放口122开启,确保物料可以顺利准确地在投放工位103进行投放,完成物料的传送。其中,所述循环料位12的承载部包括底板127以及将所述底板127与传送带11连接的定位部128。所述传送带11上设有与所述定位部128对应的卡扣结构,所述循环料位12可以通过所述定位部128连接于传送带11上。所述传送带11包括支架113、环绕于所述支架113上的环形闭合的传送链115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架113上的驱动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料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带以及设于所述传送带上的循环料位,所述传送带承载所述循环料位在拾取工位拾取物料后向投放工位运动,在投放工位投放后空载返回拾取工位,所述循环料位包括与传送带连接的承载部、从所述承载部延伸的侧板以及形成于所述侧板上的物料投放口,所述承载部和所述侧板共同围设形成一收容物料的容置空间,所述循环料位还包括相对于所述物料投放口开启或关闭的挡料机构,所述传送带上设有触发所述挡料机构于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的触发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料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带以及设于所述传送带上的循环料位,所述传送带承载所述循环料位在拾取工位拾取物料后向投放工位运动,在投放工位投放后空载返回拾取工位,所述循环料位包括与传送带连接的承载部、从所述承载部延伸的侧板以及形成于所述侧板上的物料投放口,所述承载部和所述侧板共同围设形成一收容物料的容置空间,所述循环料位还包括相对于所述物料投放口开启或关闭的挡料机构,所述传送带上设有触发所述挡料机构于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的触发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料位包括从拾取工位向投放工位运动的传送方向以及与从投放工位空载返回拾取工位的回程方向,所述循环料位从传送方向向回程方向切换时所述挡料机构由关闭状态切换至开启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机构包括连接于所述侧板上的转轴及环绕所述转轴旋转的挡料板,所述循环料位在处于传送方向的过程中呈关闭状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料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位于所述物料投放口的顶端,所述触发机构设置于回程方向向传送方向切换的位置处,当所述循环料位从传送方向向回程方向切换时,所述挡料板在重力作用下绕所述转轴翻转而开启所述物料投放口;当所述循环料位从回程方向向所述传送方向切换时,所述挡料板在所述触发机构的作用下绕所述转轴旋转而关闭所述物料投放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料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机构包括从所述传送带两侧向上延伸的立板以及连接于所述立板顶端之间的止翻板,所述止翻板的高度高于所述循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技杨志民叶攀杨南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大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