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架车身组件、连接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和连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19090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接结构及其制造方法、连接方法,并公开了具有该连接结构的车架车身组件,其中连接结构连接结构,包括:母体结构,包括母连接头和母L形板,所述母连接头上设有榫接槽,所述母连接头一体成型在所述母L形板的内侧壁上;子体结构,包括子连接头和与母L形板相适配的子L形板,所述子连接头上设有与所述榫接槽相配合的榫头,所述子连接头一体成型在所述子L形板的内侧壁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所用的连接结构可以实现客车车架与车身之间的无缝连接,并局部加强了接头强度,使得接头处强度不低于主体结构强度,实现整车结构铝制化,客车轻量化程度更高,提高新能源客车的续航能力。

Frame body component, connecting structure,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connect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架车身组件、连接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和连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涉及车架车身组件、连接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和连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客车轻量化已成为了行业发展趋势之一,尤其是近年来,新能源技术不断推广的政策现状,如何轻量化客车结构,增加固定电池组的整体续航量,已成为客车行业发展先能源面临的重要瓶颈,铝制客车的出现给客车整体减重提供了一个方案,就目前铝制客车行业内的现状而言,大部分铝制客车的生产研究止步于车身采用铝制材料车架仍然延用钢制车架,这样整车的轻量化程度大大受到限制,整车铝制化,轻量化的进展变缓。因此,现有的整车在铝制化过程中,普遍存在连接不稳固,难以实现车架铝制轻量化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连接结构,提供了一种能够用于铝制车架的稳定结构。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连接结构的车架车身组件,实现整车结构铝制化,客车轻量化程度更高、新能源客车续航能力更好等特点。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上述连接结构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上述连接结构的连接方法,强度高,连接稳定可靠。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连接结构,包括:母体结构,包括母连接头和母L形板,所述母连接头上设有榫接槽,所述母连接头一体成型在所述母L形板的内侧壁上;子体结构,包括子连接头和与母L形板相适配的子L形板,所述子连接头上设有与所述榫接槽相配合的榫头,所述子连接头一体成型在所述子L形板的内侧壁上。>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连接结构,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结构可以达到无缝连接车身与车架,并通过榫接的方式局部加强连接结构,以使得连接结构的部分强度不低于主体结构强度,实现整车结构铝制化,在提供了客车的轻量化连接结构的同时还保证了整体客车的结构稳定性,减少能源损耗,同时利用相互配合的母L形板和子L形板结构,保护子连接头和母连接头,提高连接处的强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榫接槽为十字形榫槽,所述榫头为适配于十字形榫槽的十字形接头,为榫接的优选结构之一。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十字形榫槽的槽口深处设有防脱斜槽,所述十字形接头的连接端部上设有与防脱斜槽相配合的防脱斜面,设计防脱结构,使得十字形榫槽和十字形接头相配合的更加准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十字形榫槽设置在母连接头的中部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架车身组件,包括铝制车架和铝制车身,所述铝制车架和铝制车身之间通过如上所述的连接结构相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架车身组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利用上述的结构配合,实现客车的车身与车架的无缝连接,同时,连接处局部加强,保证局部连接强度不弱于主体结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铝制车架和铝制车身相连接形成方体框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实施例的连接结构的制造方法,包括母体结构和子体结构的制造方法,其中,母体结构的制造方法包括:步骤a,铝液注塑成型形成母体坯料;步骤b,母体坯料经挤压和模压工艺形成一体成型的母连接头和母L形板结构;子体结构的制造方法包括:步骤a,铝液注塑成型形成子体坯料;步骤b,子体坯料经挤压和模压工艺形成一体成型的子连接头和子L形板结构。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连接结构的制造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制造方法,成型效率高,通过较短的工艺步骤形成具有高强度和稳定性的连接结构,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实施例的连接结构的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母体结构与子体结构相榫接;步骤b,母L形板与子L形板相粘接或焊接在一起形成方形套件。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连接结构的连接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榫接和焊接或粘接的连接结构,在保持榫接强度的情况下,结合铝合金焊接或粘接工艺,加固连接结构的连接强度,使得连接结构的连接强度不弱于主体结构强度,能够有限保证铝合金轻量化的实现和推广。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铝制车架与铝制车身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分离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示出的母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示出的子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铝制车架与铝制车身的分离结构示意图。附图标注:母体结构100、母连接头110、榫接槽111、防脱斜槽112、母L形板120、子体结构200、子连接头210、防脱斜面211、子L形板220、铝制车身300、铝制车架40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一并参照图2至图4,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连接结构进行说明。如图2至图4所示,一种连接结构,用于轻量化的铝制客车中,包括能够相互配合榫接的母体结构100和子体结构200,母体结构100包括母连接头110和母L形板120,母连接头110上设有榫接槽111,所述母连接头110一体成型在所述母L形板120的内侧壁上,子体结构200包括子连接头210和与母L形板120相适配的子L形板220,子连接头210上设有与榫接槽111相配合的榫头,母体结构100和子体结构200通过榫接槽111和榫头相榫接在一起,所述子连接头110一体成型在所述子L形板220的内侧壁上,母L形板120与子L形板220相固定连接形成包裹着榫接结构的方形套件。具体的,榫接槽111为十字形榫槽,榫头为适配与十字形榫槽的十字形接头,十字形榫槽和十字形接头相互配合形成榫接结构,连接更加紧密,其中,十字形榫槽设置在十字形接头的中部位置,为榫接槽111和榫头的优选结构之一,在此结构中,十字形接头的一端设置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结构,用于铝制客车,其特征在于,包括:/n母体结构(100),包括母连接头(110)和母L形板(120),所述母连接头(110)上设有榫接槽(111),所述母连接头(110)一体成型在所述母L形板(120)的内侧壁上;/n子体结构(200),包括子连接头(210)和与所述母L形板(120)相适配的子L形板(220),所述子连接头(210)上设有与所述榫接槽(111)相配合的榫头,所述子连接头(210)一体成型在所述子L形板(220)的内侧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结构,用于铝制客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母体结构(100),包括母连接头(110)和母L形板(120),所述母连接头(110)上设有榫接槽(111),所述母连接头(110)一体成型在所述母L形板(120)的内侧壁上;
子体结构(200),包括子连接头(210)和与所述母L形板(120)相适配的子L形板(220),所述子连接头(210)上设有与所述榫接槽(111)相配合的榫头,所述子连接头(210)一体成型在所述子L形板(220)的内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榫接槽(111)为十字形榫槽,所述榫头为适配于所述十字形榫槽的十字形接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形榫槽的槽口深处设有防脱斜槽(112),所述十字形接头的连接端部上设有与所述防脱斜槽(112)相配合的防脱斜面(2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形榫槽设置在所述母连接头(110)的中部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母L形板(120)与所述子L形板(220)之间通过粘接或焊接的方式固定装配并形成方形套件。


6.一种车架车身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铝制车架(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平辉唐章铭姚成张丽江刘称意郭晖李俊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智能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