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热空调机,由主机、冰水产生机、热水产生机组成,主机与冰水产生机、热水产生机间以设有抽水泵的保温管连接,底部设有集水盘,其与冰水产生机、热水产生机以设有抽水泵的回水管连接,冰水或热水产生机送出冷热源经保温管送至主机,与其内所设鳍片进行热导,管路内水滴落至集水盘导入回水管,回送至冰水或热水产生机循环使用,主机内的抽风装置将空气由入风口抽入主机内,使空气与水滴、鳍片及管路先后产生冷热交换后由出风口送出,并可过滤空气及调节空气湿度。(*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冷热空调机,尤其是涉及一种冷热交换快速、可过滤空气、调节空气湿度、结构简单、可节省材料、制造成本低的冷热空调机。传统的冷热空调机其结构相当复杂,不仅组装维修困难,且造价成本高,另外,该类空调机虽具有除湿干燥作用,然而长期处于使用该类空调机的环境中则使人易因缺乏水份而导致皮肤干燥等弊病。本设计人积多年从事空调机相关制品的设计、制造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经多方反复研究设计,并经无数次试制样品及改良后,终于创设出本技术新型结构的冷热空调机。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冷热空调机,使其利用空气与冷热源直接进行冷热交换,具有冷热交换快速、可过滤空气、调节空气湿度的功效。本实用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冷热空调机,使其具有结构简单、节省材料、制造成本低的功效。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冷热空调机,使其第一次冷热交换是利用水珠水气交换,第二次冷热交换是利用鳍片交换,不仅提高交换效率,更由于其为开放式结构的冷热交换,可过滤空气中的各种杂质,更能在冷热源中添加氧(O)杀菌或其它芳香剂等,以增加使用上的附加价值。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冷热空调机,使其热水产生机的热源与加热桶的接触面,亦即该加热桶的底部具有一波状加热底部,加大加热桶与热源的接触面积,可提高水份的加热速度,且加热桶的外围设有保温材料,可用以保持热量,避免热量散失。本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冷热空调机,其由一主机、一冰水产生机、一热水产生机组成,其特征在于其中主机,其外部为一壳体,壳体上分别设有入风口与出风口,壳体内部设有抽风装置,抽风装置下方设有一组或数组鳍片,鳍片下方的该壳体底部设有一集水盘;前述主机与冰水产生机、热水产生机间以保温管相连接,保温管上设有抽水泵,保温管延伸于主机内并与前述鳍片相连接,在主机内对应于前述集水盘上面的鳍片的鳍片管上设有滴水孔;前述集水盘与冰水产生机、热水产生机间以回水管相连接,该回水管上亦设有抽水泵。综组上述构件,冰水产生机或热水产生机送出冷热源,经由保温管送至主机内与鳍片进行热传导,冷热源经由滴水孔落入集水盘内,由抽风装置将空气从入风口抽入主体内,使空气先与水滴相碰产生雾气并进行冷热交换后,再与鳍片、鳍片管进行冷热交换,再由出风口送出,滴下的水滴经由集水盘收集导入回水管,再由回水管上所设的抽水泵将水份回送至冰水产生机或热水产生机内循环使用。本技术的目的还可由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前述的冷热空调机,其中所述的抽风装置设置于主机内的上部,其出风口设置于抽风装置上的该壳体上部,其入风口设置于壳体的下部,由主机的顶部送出已进行过热交换的空气。前述的冷热空调机,其中所述的回水管上设有一个过滤回收水份的过滤器。前述的冷热空调机,其中所述的热水产生机主要由一热源与一加热桶构成,热源与加热桶的接触面,亦即该加热桶的底部设有加大加热桶与热源接触面积的波状加热底部,且加热桶的外围设有保持热量的保温材料。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积极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冷热空调机,由主机、冰水产生机、热水产生机组成,主机与冰水产生机、热水产生机间以设有抽水泵的保温管相连接,主机底部设有集水盘,其与冰水产生机、热水产生机间以设有抽水泵的回水管相连接,由冰水产生机或热水产生机送出冷热源经由保温管送至主机内,与主机内所设的鳍片进行热传导,管路内的水滴住下滴落至一集水盘内导入回水管,回送至冰水产生机或热水产生机内循环使用,再由主机内所设的抽风装置将空气由入风口抽入主机内,使空气与水滴、鳍片及管路先后产生冷热交换后,由出风口送出,并可过滤空气及调节空气湿度。其利用空气与冷热源直接进行冷热交换,具有冷热交换快速、可过滤空气、调节空气湿度的功效;其具有结构简单、节省材料、制造成本低的功效;其第一次冷热交换是利用水珠水气交换,第二次冷热交换是利用鳍片交换,不仅提高了交换效率,更由于其为开放式结构的冷热交换,可过滤空气中的各种杂质,更能在冷热源中添加氧(O)杀菌或其它芳香剂等,以增加使用上的附加价值;其热水产生机的热源与加热桶的接触面,亦即该加热桶的底部具有一波状加热底部,加大了加热桶与热源的接触面积,可提高水份的加热速度,且加热桶的外围设有保温材料,可用以保持热量,避免热量散失。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冷热交换快速、可过滤空气、调节空气湿度、结构简单、可节省材料、制造成本低的功效,从而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及功效,成为一进步的设计,又本技术为同类产品未曾出现过而确属首创,实为一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及实用性的新设计。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配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热水产生机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图4是图3中热水产生机的波状加热底部的立体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冷热空调机,其由一主机10、一冰水产生机20、一热水产生机30组成,该主机10的外部为一壳体11,在壳体11下部设有入风口12,壳体11上部设有出风口13,壳体11内部设有抽风装置14,在抽风装置14下方设有一组鳍片15,在鳍片15下方的该壳体11底部设有一集水盘17,而冰水产生机20、热水产生机30为与传统产品相同,其结构实施方式有多种,如图中所示该冰水产生机20由压缩机21、冷凝器22、冷媒水交换器23所组成;该热水产生机30则由热源31、加热桶32所构成,使其可达产生热水的目的;然而其结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再者,前述主机10与冰水产生机20、热水产生机30间以保温管40相连接,在保温管40上设有抽水泵41,保温管40延伸于主机10内,并与鳍片15相连接,请结合参阅图2所示,在鳍片15中的鳍片管151上设有滴水孔152,该滴水孔152位于鳍片管151的底部;再者,前述集水盘17与冰水产生机20、热水产生机30间以回水管50相连接,该回水管50上亦设有抽水泵51;由于冷热源是依需要而独立使用,故在保温管40与冰水产生机20、热水产生机30之间设有选择开关42,同理,回水管50与冰水产生机20、热水产生机30间亦设有选择开关52,使其可达到冷热源分别独立送出与回收的目的。综组上述构件,由冰水产生机20或热水产生机30产生冷热源,借由抽水泵41将冷热源经由保温管40送至主机10内,使冷热源与鳍片15进行热传导,鳍片15内的鳍片管151内的水份则经由滴水孔152落入集水盘17内,再由抽风装置14将空气由壳体11下部的入风口12抽入主机10内,使空气第一次与水滴相碰而产生水雾,并由于接触面积大而充份进行冷热交换,致使空气增加湿度后,再经与鳍片15作第二次冷热交换,由于增加了交换次数,致使其提高了交换效率,已进行过热交换并带有增加湿度的空气再由壳体11上部的出风口13送出,而滴下的水滴则经由集水盘17收集导入回水管50,再由回水管50上所设的抽水泵51将水份回送至冰水产生机20或热水产生机30内循环使用,不致浪费水源,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热空调机,其由一主机、一冰水产生机、一热水产生机组成,其特征在于其中:主机,其外部为一壳体,壳体上分别设有入风口与出风口,壳体内部设有抽风装置,抽风装置下方设有一组或数组鳍片,鳍片下方的该壳体底部设有一集水盘;前述主机与冰水产 生机、热水产生机间以保温管相连接,保温管上设有抽水泵,保温管延伸于主机内并与前述鳍片相连接,在主机内对应于前述集水盘上面的鳍片的鳍片管上设有滴水孔;前述集水盘与冰水产生机、热水产生机间以回水管相连接,该回水管上亦设有抽水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辉阳,
申请(专利权)人:蔡辉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