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料电池热交换系统及氢能有轨电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轨电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热交换系统。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系统的氢能有轨电车。
技术介绍
近年来大功率燃料电池技术取得重大进步,为其在机车、有轨电车等轨道交通领域应用提供了可能,燃料电池车辆自身携带主动力源,不依赖牵引供电系统,可实现全程/局部无网运行。氢燃料电池是将氢气和氧气的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发电装置。其具有功率调节响应快、续航里程长、零排放、转换效率高、氢燃料获取途径较多、设备功率密度高、稳定性好等优势。目前,应用于交通运输领域的氢燃料电池主要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ExchangeMembraneFuelCell,PEMFC)。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反应不受卡诺循环限制,能量转换效率最高可达50%,因此有50%的能量将以热能的形式耗散,意味着燃料电池发热功率近似等于其发电功率。燃料电池的最佳工作温度一般为60℃至80℃,燃料电池电堆对工作温度十分敏感,低温工作区间,欧姆阻抗较大,发电效率较低;工作温度过高,将导致质子交换膜脱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料电池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闭环串联的燃料电池(1)、热交换器(2)的冷却水通道、膨胀水箱(3)、冷却水循环泵(4)和水冷散热器(5),还包括依次闭环串联的所述热交换器(2)的废热回收水通道、采暖水箱(6)和废热回收水循环泵(7),所述采暖水箱(6)依次闭环串联有水暖散热器(8)和供暖水循环泵(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料电池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闭环串联的燃料电池(1)、热交换器(2)的冷却水通道、膨胀水箱(3)、冷却水循环泵(4)和水冷散热器(5),还包括依次闭环串联的所述热交换器(2)的废热回收水通道、采暖水箱(6)和废热回收水循环泵(7),所述采暖水箱(6)依次闭环串联有水暖散热器(8)和供暖水循环泵(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2)和所述采暖水箱(6)之间设置有第一截止阀(10),所述采暖水箱(6)和所述废热回收水循环泵(7)之间设置有第二截止阀(11),所述第二截止阀(11)和所述废热回收水循环泵(7)之间设置有第一压力释放阀(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电池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暖水箱(6)包括连通所述热交换器(2)的回收进水口和回收出水口,所述采暖水箱(6)还包括连通所述水暖散热器(8)的水暖进水口和水暖出水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料电池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暖水箱(6)和所述水暖散热器(8)之间设置有第三截止阀(13),所述采暖水箱(6)和所述供暖水循环泵(9)之间设置有第四截止阀(14),所述第三截止阀(13)和所述水暖出水口之间设置有三通球阀(15),所述三通球阀(15)连通外部给送水管路,所述第四截止阀(14)和所述水暖进水口之间设置有第二压力释放阀(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料电池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电池(1)和所述热交换器(2)之间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19),所述热交换器(2)和所述膨胀水箱(3)之间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20),所述水冷散热器(5)和所述燃料电池(1)之间设置有第三温度传感器(21)和第一压力传感器(22),所述冷却水循环泵(4)、所述水冷散热器(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培桢,毛业军,张伟先,唐艳丽,易柯,李玉梅,胡润文,柯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