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吹膜成型非对称片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90051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9: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次吹膜成型非对称片材,包括由内至外依次相排列的内膜层、第一连接层、阻隔层、第二连接层、外膜层;所述内膜层包括由内至外的热封层和第一支撑层;外膜层包括由内至外的第二支撑层和印刷层;所述内膜层厚度占片材总厚度百分比为15~30%,外膜层厚度占片材总厚度百分比为50~70%,第一连接层、阻隔层和第二连接层厚度之和占片材总厚度百分比0~40%,所述片材总厚度为200~400μm,所述片材经一次上吹法成型,非对称片材整体经过风冷定型。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阻隔性优异,制备成本低的一次吹膜成型非对称片材。

One blow molding of asymmetric she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吹膜成型非对称片材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装材料
,具体涉及一次吹膜成型非对称片材。
技术介绍
复合片材主要是由两层或多层不同材料复合而成的包装材料。复合片材可以具有单一材料的综合性能。现有技术制备片材采用挤出复合或借助于胶粘剂进行复合,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先分别制备每层薄膜,再将各层薄膜分别复合,不仅生产周期长,而且制备的片材良品率低,片材粘合牢度稳定性差。此外采用干式复合、挤出复合等工艺得到的片材中残留小分子物质,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生产成本较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采用一次吹塑成膜法替代常规复合型片材的制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阻隔性优异,制备成本低的一次吹膜成型非对称片材。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一次吹膜成型非对称片材,包括由内至外依次相排列的内膜层、第一连接层、阻隔层、第二连接层、外膜层;所述内膜层包括由内至外的热封层和第一支撑层;外膜层包括由内至外的第二支撑层和印刷层;所述内膜层厚度占片材总厚度百分比为15~30%,外膜层厚度占片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次吹膜成型非对称片材,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至外依次相排列的内膜层、第一连接层、阻隔层、第二连接层、外膜层;所述内膜层包括由内至外的热封层和第一支撑层;外膜层包括由内至外的第二支撑层和印刷层;所述内膜层厚度占片材总厚度百分比为15~30%,外膜层厚度占片材总厚度百分比为50~70%,第一连接层、阻隔层和第二连接层厚度之和占片材总厚度百分比0~40%,所述片材总厚度为200~400μm,所述片材经一次上吹法成型,非对称片材整体经过风冷定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次吹膜成型非对称片材,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至外依次相排列的内膜层、第一连接层、阻隔层、第二连接层、外膜层;所述内膜层包括由内至外的热封层和第一支撑层;外膜层包括由内至外的第二支撑层和印刷层;所述内膜层厚度占片材总厚度百分比为15~30%,外膜层厚度占片材总厚度百分比为50~70%,第一连接层、阻隔层和第二连接层厚度之和占片材总厚度百分比0~40%,所述片材总厚度为200~400μm,所述片材经一次上吹法成型,非对称片材整体经过风冷定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吹膜成型非对称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膜层包括由内至外依次排列的第二支撑层、第一遮光层、第二遮光层和印刷层,所述第一遮光层和第二遮光层厚度之和占片材总厚度的20~4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吹膜成型非对称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片材中高密度聚乙烯添加量占片材总质量百分比为50~9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次吹膜成型非对称片材,其特征在于,热封层由中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低密度聚乙烯的混合物构成,其中中密度聚乙烯占热封层的质量百分比为40~60%,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占热封层的质量百分比为20~40%,低密度聚乙烯占热封层的质量百分比为10~3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次吹膜成型非对称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层和第二支撑层的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国坚丁磊俞国星罗文汉杨泽刚李学岱王忠林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新长盛塑料薄膜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