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共挤户外耐候薄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9004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9: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薄膜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层共挤户外耐候薄膜。由上至下依次包括耐腐蚀层1、功能色彩层2、粘结层3;所述耐腐蚀层1的厚度为5‑15μm;所述功能色彩层2的厚度为5‑40μm;所述粘结层3的厚度为5‑18μm。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三层共挤户外耐候薄膜,可以长期的在户外、恶劣环境下使用,保证长时间色彩的鲜艳度,具备优异的耐候性,优异的耐腐蚀性,优异的水汽阻隔性。

A kind of multilayer coextrusion outdoor weatherproof fil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共挤户外耐候薄膜
本专利技术涉及薄膜
,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层共挤户外耐候薄膜。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对居住环境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多以天然材料为主,包括石材、木材等。由于传统建材多为不可再生资源,加之在开采加工过程中对环境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高分子复合建材被开发出来,其中聚氯乙烯便是其中的一种。然而,聚氯乙烯仍存在一些致命的缺点,导致了其在户外使用上发展比较缓慢。由于支链上的氯原子是不稳定的,聚氯乙烯的光、热、氧的稳定性极差,因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其户外使用收到了大大的限制,最直接表现为使用周期短,更换耗费大。所以需要提供一种可以长时间的在户外使用,耐候性的薄膜。聚偏氟乙烯(PVDF)具有优异的耐化学性和户外耐候性、较高的机械强度和很好的热稳定性、优良的耐玷污性和灭菌能力、有效阻隔紫外线、完全抵御日光降解、高介电强度和体积电阻率等特殊性能,而且较其他氟聚物生产成本低,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多层共挤户外耐候薄膜,由上至下依次包括耐腐蚀层1、功能色彩层2、粘结层3;所述耐腐蚀层1的厚度为5-15μm;所述功能色彩层2的厚度为5-40μm;所述粘结层3的厚度为5-18μm。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耐腐蚀层1的成分为聚偏氟乙烯改性料,所述聚偏氟乙烯改性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制备原料:聚偏氟乙烯70-90份、成核剂0.1-2份、紫外吸收剂A0.1-2份、抗氧剂0.1-2份、分散剂A0.1-2份、甲基丙烯酸树脂5-10份。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功能色彩层2的成分为聚偏氟乙烯/甲基丙烯酸树脂改性料,所述聚偏氟乙烯/甲基丙烯酸树脂改性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制备原料:聚偏氟乙烯60-80份、无机填料5-20份、色料1-10份、甲基丙烯酸树脂5-15份、丙烯酸树脂10-20份、分散剂B0.1-2份、紫外吸收剂B0.1-2份。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粘结层3的成分为丙烯酸树脂和甲基丙烯酸树脂改性料,所述丙烯酸树脂和甲基丙烯酸树脂改性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制备原料:甲基丙烯酸树脂10-30份、丙烯酸树脂40-80份、聚偏氟乙烯5-20份、抗氧剂0.1-2份、耐水解剂0.1-2份、紫外吸收剂C0.1-2份。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聚偏氟乙烯分子量为30-50万。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甲基丙烯酸树脂的分子量为10-20万;所述丙烯酸树脂的分子量为5-18万。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紫外吸收剂A为受阻胺类光稳定剂;所述紫外吸收剂B为受阻酚类紫外吸收剂;所述紫外吸收剂C为三嗪类紫外吸收剂。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抗氧剂为亚磷酸酯类抗氧剂。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无机填料选自钛白粉、碳酸钙、滑石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色料为酞青系列和/或偶氮系列。本专利技术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多层共挤户外耐候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聚偏氟乙烯改性料、聚偏氟乙烯/甲基丙烯酸树脂改性料、丙烯酸树脂和甲基丙烯酸树脂改性料分别加入到三台不同的挤出机中,随后从三台不同挤出机出来的熔融物经过集料器挤出、冷却定型,粘结层3的表面再进行电晕处理、修边、收卷,即得。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三层共挤户外耐候薄膜,耐腐蚀层的成分为聚偏氟乙烯改性料,有优异的耐候性、耐溶剂性及耐腐蚀性;功能色彩层的成分为聚偏氟乙烯/甲基丙烯酸树脂改性料,再通过加入色料、无机填料达到色彩多样性,具有良好耐候性、水汽阻隔性及色彩多样性;粘结层的成分为丙烯酸树脂和甲基丙烯酸树脂改性料,与装饰行业的PVC、ASA,建材行业的金属板材有良好的粘结性能,有利于薄膜与保护部件表面的牢固粘结,同时具有优异的水汽阻隔性。因此这种保护膜可以长期的在户外、恶劣环境下使用,保证长时间色彩的鲜艳度,具备优异的耐候性,优异的耐腐蚀性和优异的水汽阻隔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一种多层共挤户外耐候薄膜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耐腐蚀层;2-功能色彩层;3-粘结层;4-多孔结构;5-网孔。具体实施方式参选以下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法的详述以及包括的实施例可更容易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除非另有限定,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以及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当存在矛盾时,以本说明书中的定义为准。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和/或”的含义指的是各自单独存在或两者同时存在的情况均包括在内。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连接”的含义可以是部件之间的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部件间通过其它部件的间接连接。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多层共挤户外耐候薄膜,由上至下依次包括耐腐蚀层1、功能色彩层2、粘结层3;所述耐腐蚀层1的厚度为5-15μm;所述功能色彩层2的厚度为5-40μm;所述粘结层3的厚度为5-18μm。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耐腐蚀层1的厚度为8-14μm;所述功能色彩层2的厚度为10-35μm;所述粘结层3的厚度为6-15μm。在一种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耐腐蚀层1的厚度为10μm;所述功能色彩层2的厚度为23μm;所述粘结层3的厚度为12μm。耐腐蚀层本专利技术所述耐腐蚀层为平面结构。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耐腐蚀层1的成分为聚偏氟乙烯改性料,所述聚偏氟乙烯改性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制备原料:聚偏氟乙烯70-90份、成核剂0.1-2份、紫外吸收剂A0.1-2份、抗氧剂0.1-2份、分散剂A0.1-2份、甲基丙烯酸树脂5-10份。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成核剂为氧化物成核剂。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氧化物成核剂选自纳米二氧化硅、纳米二氧化钛、氧化镁、氧化锌晶须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氧化物成核剂为纳米二氧化硅。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紫外吸收剂A为受阻胺类光稳定剂。...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层共挤户外耐候薄膜,其特征在于,由上至下依次包括耐腐蚀层(1)、功能色彩层(2)、粘结层(3);所述耐腐蚀层(1)的厚度为5-15μm;所述功能色彩层(2)的厚度为5-40μm;所述粘结层(3)的厚度为5-18μ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共挤户外耐候薄膜,其特征在于,由上至下依次包括耐腐蚀层(1)、功能色彩层(2)、粘结层(3);所述耐腐蚀层(1)的厚度为5-15μm;所述功能色彩层(2)的厚度为5-40μm;所述粘结层(3)的厚度为5-18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层共挤户外耐候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耐腐蚀层(1)的成分为聚偏氟乙烯改性料,所述聚偏氟乙烯改性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制备原料:聚偏氟乙烯70-90份、成核剂0.1-2份、紫外吸收剂A0.1-2份、抗氧剂0.1-2份、分散剂A0.1-2份、甲基丙烯酸树脂5-1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层共挤户外耐候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色彩层(2)的成分为聚偏氟乙烯/甲基丙烯酸树脂改性料,所述聚偏氟乙烯/甲基丙烯酸树脂改性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制备原料:聚偏氟乙烯60-80份、无机填料5-20份、色料1-10份、甲基丙烯酸树脂5-15份、丙烯酸树脂10-20份、分散剂B0.1-2份、紫外吸收剂B0.1-2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层共挤户外耐候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层(3)的成分为丙烯酸树脂和甲基丙烯酸树脂改性料,所述丙烯酸树脂和甲基丙烯酸树脂改性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制备原料:甲基丙烯酸树脂10-30份、丙烯酸树脂40-80份、聚偏氟乙烯5-20份、抗氧剂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刘侃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高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