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江进专利>正文

随行智能行李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8838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随行智能行李箱,包括行李箱主体和控制器,所述行李箱主体内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上隔层、行李仓和下隔层,所述上隔层的内侧壁面上设置有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上镶嵌有第一处理器、GPS定位装置、信号收发装置和感应开关,所述行李箱主体分为左半箱体和右半箱体,在所述左半箱体和右半箱体的连接处设置有紧锁装置,所述下隔层内设置有第一储电装置,所述第一储电装置的一侧设置有充电插口,所述第一储电装置前方的下隔层内设置有转向机构,所述充电插口后方的下隔层内设置有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通过摄像头对行李箱前方环境进行观察,GPS定位装置可定位行李箱的位置,防止行李箱丢失,而且能实现自动行走和感应解锁。

Accompanying smart lugg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随行智能行李箱
本技术涉及行李箱
,尤其是一种随行智能行李箱。
技术介绍
目前,多数的行李箱是通过设置在行李箱底部的滚轮配合人力拉动进行移动的,在行李箱装载有物品时,人长时间拉动行李箱会使人感觉到疲累;大多数的行李箱是通过设置在箱体外的锁具和拉链对行李箱进行封闭或防盗的,但该种封闭或防盗结构仍处于一个比较落后的层面上;在乘搭一些例如飞机、大巴或火车交通工具时,乘客的行李箱需要集中放置在某个地方进行存放,到下车时才能进行领取,在领取行李的过程中由于人为的疏忽容易导致行李箱丢失的情况出现,对人们的财产安全造成影响;因此,有必要地对行李箱的结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能通过摄像头对行李箱前方环境进行观察,GPS定位装置可定位行李箱的位置,防止行李箱丢失,而且能实现自动行走和感应解锁的行李箱。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随行智能行李箱,包括行李箱主体和控制器,所述行李箱主体内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上隔层、行李仓和下隔层,所述上隔层的内侧壁面上设置有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上镶嵌有第一处理器、GPS定位装置、信号收发装置和感应开关,所述第一电路板前端的上隔层的内侧壁面上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端设置有摄像头固定座,所述摄像头固定座上配合有摄像头,所述行李箱主体分为左半箱体和右半箱体,在所述左半箱体和右半箱体的连接处设置有紧锁装置,所述下隔层内设置有第一储电装置,所述第一储电装置的一侧设置有充电插口,所述第一储电装置前方的下隔层内设置有转向机构,所述充电插口后方的下隔层内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第一储电装置分别与第一处理器、GPS定位装置、信号收发装置、感应开关、第一电机、摄像头和充电插口电性连接。进一步,所述控制器包括外壳、第二储电装置、第二电路板、摇杆、与信号收发装置配对使用的信号发射器、第二处理器、电源开关按钮、感应开关按钮和驱动启停按钮,所述摇杆、电源开关按钮、感应开关按钮和驱动启停按钮均设置在外壳表面,所述摇杆、电源开关按钮、感应开关按钮和驱动启停按钮的底部通过电子元件镶嵌在第二电路板上,所述信号发射器位于外壳的前端并镶嵌在第二电路板上,所述第二储电装置设置在第二电路板后方的外壳内,所述第二储电装置分别与电子元件和信号发射器电性连接。进一步,所述摄像头前方的行李箱主体上设置有一透明的塑料壳。进一步,所述右半箱体的顶部至少设置有两根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部设置有抓柄,所述左半箱体和右半箱体的连接处设置有拉链。进一步,所述紧锁装置包括锁紧块和气缸,所述气缸分别设置在左半箱体内的上隔层和下隔层内侧壁面上,所述锁紧块的一部分设置在右半箱体的外侧壁面上,所述锁紧块的另一部分延伸至左半箱体内并设置有配合孔,所述气缸的驱动端上设置有配合块,所述配合块配合在配合孔内,所述气缸分别与处理器和第一储电装置电性连接。进一步,所述转向机构包括第二电机和配合在行李箱主体底部的万向轮,所述下隔层的底部前端设置有第二电机固定座,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第二电机固定座上,所述第二电机的驱动端向下并配合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连接在万向轮的顶面上,所述第二电机分别与第一处理器和第一储电装置电性连接。进一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三电机、固定在行李箱主体底部的滚轮固定座和滚轮,所述隔层的底部后端设置有第三电机固定座,所述第三电机设置在第三电机固定座上,所述滚轮固定座分别设置在左半箱体和右半箱体的底部,所述滚轮固定座上配合有转轴,所述滚轮设置在转轴的两端,所述转轴上配合有皮带轮,所述第三电机和转轴上均设置有皮带轮,所述第三电机和转轴上的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第三电机分别与第一处理器和第一储电装置电性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能通过摄像头对行李箱前方环境进行观察,GPS定位装置可定位行李箱的位置,防止行李箱丢失,而且能实现自动行走或者通过控制器上的摇杆控制行走的方向,紧锁装置能对行李箱作进一步的锁定,防止行李箱在被盗后轻易地打开取出行李箱内的物品,当控制器在感应开关的感应范围内时,可控制行李箱上的紧锁装置解锁,实现智能防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行李箱主体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控制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锁紧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李箱主体1、控制器2、上隔层3、行李仓4、下隔层5、第一电路板6、第一处理器7、GPS定位装置8、信号收发装置9、感应开关10、第一电机11、摄像头固定座12、摄像头13、左半箱体14、右半箱体15、第一储电装置16、充电插口17、外壳18、第二储电装置19、第二电路板20、摇杆21、信号发射器22、第二处理器23、电源开关按钮24、感应开关按钮25、驱动启停按钮26、电子元件27、塑料壳28、伸缩杆29、抓柄30、拉链31、锁紧块32、气缸33、配合孔34、配合块35、第二电机36、万向轮37、第二电机固定座38、连接杆39、第三电机40、滚轮固定座41、滚轮42、第三电机固定座43、转轴44、皮带轮45、皮带46。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结合所示,随行智能行李箱,包括行李箱主体1和控制器2,所述行李箱主体1内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上隔层3、行李仓4和下隔层5,所述上隔层3的内侧壁面上设置有第一电路板6,所述第一电路板6上镶嵌有第一处理器7、GPS定位装置8、信号收发装置9和感应开关10,所述第一电路板6前端的上隔层3的内侧壁面上设置有第一电机11,所述第一电机11的驱动端设置有摄像头固定座12,所述摄像头固定座12上配合有摄像头13,所述行李箱主体1分为左半箱体14和右半箱体15,在所述左半箱体14和右半箱体15的连接处设置有紧锁装置,所述下隔层5内设置有第一储电装置16,所述第一储电装置16的一侧设置有充电插口17,所述第一储电装置16前方的下隔层5内设置有转向机构,所述充电插口17后方的下隔层5内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第一储电装置16分别与第一处理器7、GPS定位装置8、信号收发装置9、感应开关10、第一电机11、摄像头13和充电插口17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2包括外壳18、第二储电装置19、第二电路板20、摇杆21、与信号收发装置9配对使用的信号发射器22、第二处理器23、电源开关按钮24、感应开关按钮25和驱动启停按钮26,所述摇杆21、电源开关按钮24、感应开关按钮25和驱动启停按钮26均设置在外壳18表面,所述摇杆21、电源开关按钮24、感应开关按钮25和驱动启停按钮26的底部通过电子元件27镶嵌在第二电路板20上,所述信号发射器22位于外壳18的前端并镶嵌在第二电路板20上,所述第二储电装置19设置在第二电路板20后方的外壳18内,所述第二储电装置19分别与电子元件27和信号发射器22电性连接。所述摄像头13前方的行李箱主体1上设置有一透明的塑料壳28。所述右半箱体15的顶部至少设置有两根伸缩杆29,所述伸缩杆29的顶部设置有抓柄30,所述左半箱体14和右半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随行智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包括行李箱主体和控制器,所述行李箱主体内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上隔层、行李仓和下隔层,所述上隔层的内侧壁面上设置有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上镶嵌有第一处理器、GPS定位装置、信号收发装置和感应开关,所述第一电路板前端的上隔层的内侧壁面上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端设置有摄像头固定座,所述摄像头固定座上配合有摄像头,所述行李箱主体分为左半箱体和右半箱体,在所述左半箱体和右半箱体的连接处设置有紧锁装置,所述下隔层内设置有第一储电装置,所述第一储电装置的一侧设置有充电插口,所述第一储电装置前方的下隔层内设置有转向机构,所述充电插口后方的下隔层内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第一储电装置分别与第一处理器、GPS定位装置、信号收发装置、感应开关、第一电机、摄像头和充电插口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随行智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包括行李箱主体和控制器,所述行李箱主体内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上隔层、行李仓和下隔层,所述上隔层的内侧壁面上设置有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上镶嵌有第一处理器、GPS定位装置、信号收发装置和感应开关,所述第一电路板前端的上隔层的内侧壁面上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端设置有摄像头固定座,所述摄像头固定座上配合有摄像头,所述行李箱主体分为左半箱体和右半箱体,在所述左半箱体和右半箱体的连接处设置有紧锁装置,所述下隔层内设置有第一储电装置,所述第一储电装置的一侧设置有充电插口,所述第一储电装置前方的下隔层内设置有转向机构,所述充电插口后方的下隔层内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第一储电装置分别与第一处理器、GPS定位装置、信号收发装置、感应开关、第一电机、摄像头和充电插口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行智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外壳、第二储电装置、第二电路板、摇杆、与信号收发装置配对使用的信号发射器、第二处理器、电源开关按钮、感应开关按钮和驱动启停按钮,所述摇杆、电源开关按钮、感应开关按钮和驱动启停按钮均设置在外壳表面,所述摇杆、电源开关按钮、感应开关按钮和驱动启停按钮的底部通过电子元件镶嵌在第二电路板上,所述信号发射器位于外壳的前端并镶嵌在第二电路板上,所述第二储电装置设置在第二电路板后方的外壳内,所述第二储电装置分别与电子元件和信号发射器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行智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前方的行李箱主体上设置有一透明的塑料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江进
申请(专利权)人:陈江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