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俞志梁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控制的揉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8694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控制的揉茶机,包括揉茶机装置主体、套筒、揉捏桶、液压柱、碾压盖、滤网和承装盘,揉茶机装置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套筒,套筒的中间贯穿连接有揉捏桶,揉捏桶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揉捏壁,揉捏桶的底端两侧固定连接有出料阀,揉捏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箱,套筒的底端中间固定连接有滤网,滤网,能够将茶叶内残留的汁液进行过滤通过其底端的承装盘对汁液进行承装便于工作人员处理,体现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过滤性,压力传感器,根据其底部体积不断缩小的茶叶进行压力调整,体现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智能调控性,碾压桶,体现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用性,转盘,体现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高效性,在未来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An intelligent tea knead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telligent control tea kneading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tea kneading machine device main body, a sleeve, a kneading barrel, a hydraulic column, a rolling cover, a filter screen and a loading plate, the bottom of the tea kneading machine device main body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sleeve, the middle of the sleeve is penetrated with a kneading barrel, the inner side of the kneading barrel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kneading wall, the two sides of the bottom end of the kneading barrel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discharge valve, and the kneading barrel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kneading wall The bottom end of the kneading barrel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second electric case, and the middle of the bottom end of the sleev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filter screen, which can filter the residual juice in the tea leaves and load the juice through the loading plate at the bottom end for the convenience of the staff, reflecting the filterability of the utility model. The pressure sensor adjusts the pressure according to the shrinking tea leaves at the bottom, reflecting The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rolling barrel of the utility model reflect the practicability of the utility model, the rotary table, the high efficiency of the utility model, and have a wide development prospect in the fu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控制的揉茶机
本实用涉及茶叶揉捏
,具体为一种智能控制的揉茶机。
技术介绍
茶,(学名:Camelliasinensis(L.)O.Ktze.),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无毛。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先端钝或尖锐,基部楔形,上面发亮,下面无毛或初时有柔毛,边缘有锯齿,叶柄无毛。花白色,花柄有时稍长;萼片阔卵形至圆形,无毛,宿存;花瓣阔卵形,基部略连合,背面无毛,有时有短柔毛;子房密生白毛;花柱无毛。蒴果3球形或1-2球形,高1.1-1.5厘米,每球有种子1-2粒。花期10月至翌年2月,野生种遍见于中国长江以南各省的山区,为小乔木状,叶片较大,常超过10厘米长,长期以来,经广泛栽培,毛被及叶型变化很大。茶叶可作饮品,含有多种有益成分,并有保健功效。但现有的揉茶机,其本身在使用时缺乏一定的智能调控性,导致需通过工作人员不断对其顶部碾压盖的高度进行调节使得其对体积不断减小的茶叶进行碾压确保其揉捏质量,该操作较为麻烦且耗费时间耽误其工作效率,且揉茶机本身在对茶叶汁水过滤性能较差,导致茶叶揉捏时所产生的汁水无法过滤完全,增加工作人员工作量。所以,如何设计一种智能控制的揉茶机,成为我们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控制的揉茶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缺乏智能调控性与过滤性能较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控制的揉茶机,包括揉茶机装置主体、套筒、揉捏桶、液压柱、碾压盖、滤网和承装盘,所述揉茶机装置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中间贯穿连接有揉捏桶,所述揉捏桶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揉捏壁,所述揉捏桶的底端两侧固定连接有出料阀,所述揉捏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箱,所述套筒的顶端两侧嵌入连接有液压柱,所述液压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端中间嵌入连接有第一电机箱,所述第一电机箱的底端搭接相连有碾压盖,所述碾压盖的顶端中间嵌入连接有安装槽,所述套筒的正面右侧嵌入连接有控制器,所述套筒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中间内侧固定连接有承装盘,所述承装盘的顶端中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柱。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机箱的顶端搭接相连有转盘,所述转盘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揉捏头。优选的,所述碾压盖的底端嵌入连接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右端线性连接有处理器。优选的,所述碾压盖的顶部两端嵌入连接有弹簧卡头。优选的,所述套筒的底端中间固定连接有滤网。优选的,所述揉捏桶由内侧的揉捏壁、底端两侧的出料阀、底端中间的第二电机箱、第二电机箱顶端的转盘和转盘顶端的揉捏头共同组成。优选的,所述碾压盖由顶端中间内侧的安装槽、顶部两侧的弹簧卡头、底端中间内侧的压力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右端的处理器共同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种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种智能控制的揉茶机,压力传感器,通过碾压盖底端设置的压力传感器能够有效检测碾压盖与底部茶叶之间的压力并将数据导入至处理器,根据其底部体积不断缩小的茶叶进行压力调整,使得碾压盖会自行下降以确保其与茶叶之间的压力保持不变,从而达到碾压茶叶的效果,体现了本技术的智能调控性。2.该种智能控制的揉茶机,滤网,通过对控制器上设置的揉捏时间达到后揉茶机装置主体会自行控制出料阀打开,将揉捏好后的茶叶根据转转动时产生的惯性将其甩出揉捏桶掉落至滤网上,通过滤网能够将茶叶内残留的汁液进行过滤通过其底端的承装盘对汁液进行承装便于工作人员处理,体现了本技术的过滤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揉捏桶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碾压盖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揉茶机装置主体,2、套筒,3、揉捏桶,301、揉捏壁,302、出料阀,303、第二电机箱,304、转盘,305、揉捏头,4、液压柱,5、支撑板,6、第一电机箱,7、碾压盖,701、安装槽,702、弹簧卡头,703、压力传感器,704、处理器,8、控制器,9、底座,10、滤网,11、固定柱,12、承装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控制的揉茶机,包括揉茶机装置主体1、套筒2、揉捏桶3、液压柱4、碾压盖7、滤网10和承装盘11,揉茶机装置主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套筒2,套筒2的中间贯穿连接有揉捏桶3,揉捏桶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揉捏壁301,揉捏桶3的底端两侧固定连接有出料阀302,揉捏桶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箱303,套筒2的顶端两侧嵌入连接有液压柱4,液压柱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支撑板5的顶端中间嵌入连接有第一电机箱6,第一电机箱6的底端搭接相连有碾压盖7,碾压盖7的顶端中间嵌入连接有安装槽701,套筒2的正面右侧嵌入连接有控制器8,套筒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9,底座9的中间内侧固定连接有承装盘12,承装盘12的顶端中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柱11。优选的,第二电机箱303的顶端搭接相连有转盘304,转盘30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揉捏头305,通过第二电机箱303带动其顶部的转盘304进行转动并通过转盘304上的揉捏头305对其内部的茶叶进行揉捏,同时将转盘304设置在中间能够有效带动投入揉捏桶3内的茶叶向周边展开达到铺展茶叶的效果,增大茶叶的揉捏面积提高揉茶机装置主体1本身的工作效率,体现了本技术的高效性。优选的,碾压盖7的底端嵌入连接有压力传感器703,压力传感器703的右端线性连接有处理器704,使用者可通过控制器8调节液压柱4下降从而带动其顶端的碾压盖7对揉捏桶3内的茶叶进行碾压,并通过碾压盖7底端设置的压力传感器703能够有效检测碾压盖7与底部茶叶之间的压力并将数据导入至处理器704,根据其底部体积不断缩小的茶叶进行压力调整,使得碾压盖7会自行下降以确保其与茶叶之间的压力保持不变,从而达到碾压茶叶的效果,对现有揉茶机本身在使用时需通过工作人员不断手动调节碾压盖7高度的麻烦做出改进,体现了本技术的智能调控性。优选的,碾压盖7的顶部两端嵌入连接有弹簧卡头702,通过弹簧卡头702能够与揉捏桶3内侧的揉捏壁301进行卡接限位,确保碾压盖7在活动时其底端的茶叶由于压力较大从碾压盖7周边溢出影响揉茶机装置主体1本身的工作效率且造成部分茶叶浪费,对使用者造成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体现了本技术的限位性。优选的,套筒2的底端中间固定连接有滤网10,通过对控制器8上设置的揉捏时间达到后揉茶机装置主体1会自行控制揉捏桶3底端两侧的出料阀302打开,将揉捏好后的茶叶根据转盘304转动时产生的惯性将其甩出揉捏桶3掉落至滤网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控制的揉茶机,包括揉茶机装置主体(1)、套筒(2)、揉捏桶(3)、液压柱(4)、碾压盖(7)、滤网(10)和承装盘(12),其特征在于:所述揉茶机装置主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套筒(2),所述套筒(2)的中间贯穿连接有揉捏桶(3),所述揉捏桶(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揉捏壁(301),所述揉捏桶(3)的底端两侧固定连接有出料阀(302),所述揉捏桶(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箱(303),所述套筒(2)的顶端两侧嵌入连接有液压柱(4),所述液压柱(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的顶端中间嵌入连接有第一电机箱(6),所述第一电机箱(6)的底端搭接相连有碾压盖(7),所述碾压盖(7)的顶端中间嵌入连接有安装槽(701),所述套筒(2)的正面右侧嵌入连接有控制器(8),所述套筒(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9),所述底座(9)的中间内侧固定连接有承装盘(12),所述承装盘(12)的顶端中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柱(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控制的揉茶机,包括揉茶机装置主体(1)、套筒(2)、揉捏桶(3)、液压柱(4)、碾压盖(7)、滤网(10)和承装盘(12),其特征在于:所述揉茶机装置主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套筒(2),所述套筒(2)的中间贯穿连接有揉捏桶(3),所述揉捏桶(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揉捏壁(301),所述揉捏桶(3)的底端两侧固定连接有出料阀(302),所述揉捏桶(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箱(303),所述套筒(2)的顶端两侧嵌入连接有液压柱(4),所述液压柱(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的顶端中间嵌入连接有第一电机箱(6),所述第一电机箱(6)的底端搭接相连有碾压盖(7),所述碾压盖(7)的顶端中间嵌入连接有安装槽(701),所述套筒(2)的正面右侧嵌入连接有控制器(8),所述套筒(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9),所述底座(9)的中间内侧固定连接有承装盘(12),所述承装盘(12)的顶端中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柱(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控制的揉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箱(303)的顶端搭接相连有转盘(304),所述转盘(304)的顶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志梁俞敬恒
申请(专利权)人:俞志梁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