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管流量调节器及腹膜透析流量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8554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8: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透析管流量调节器及腹膜透析流量调节装置,其中,该流量调节器包括管座、第一夹块、第二夹块、操作旋钮及传动机构,管座具有供透析管穿过的穿管孔;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可滑动地设在管座上,且第一夹块与第二夹块在第一方向上相对布置,第一夹块位于穿管孔的一侧,第二夹块位于穿管孔的另一侧;操作旋钮设在管座上,以供使用者旋转操作;传动机构设在管座内且连接在操作旋钮和第一夹块、第二夹块之间,用以在操作旋钮旋转时,驱动第一夹块与第二夹块在第一方向上同步相向运动或反向运动,以调节对穿管孔内的透析管的压力。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透析管流量调节器,可实现对透析管流量的调节,操作简单方便,便于控制,调节的精度更高。

Dialyzer flow regulator and peritoneal dialyzer flow regul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透析管流量调节器及腹膜透析流量调节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流量调节件,尤其涉及一种透析管流量调节器及腹膜透析流量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腹膜透析(PD)是利用腹膜作为半渗透膜的特性,通过重力作用将配制好的透析液规律、定时经导管灌入患者的腹膜腔,由于在腹膜两侧存在溶质的浓度梯度差,高浓度一侧的溶质向低浓度一侧移动(弥散作用);水分则从低渗一侧向高渗一侧移动(渗透作用)。通过腹腔透析液不断地更换,以达到清除体内代谢产物、毒性物质及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的目的。在透析过程中,进液袋通过进液管连接到人体,人体上通过出液管连接至出液袋,为了控制进液管和出液管,一般需要在进液管和出液管上分别设置一个管夹,通过管夹控制进液管及出液管的流量,这种管夹流量调节不方便,完全依赖于护士的感觉及经验,其操作不方便,调节也不精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透析管流量调节器及腹膜透析流量调节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透析管流量调节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析管流量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管座,所述管座具有供透析管穿过的穿管孔;/n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所述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可滑动地设在所述管座上,且所述第一夹块与所述第二夹块在第一方向上相对布置,所述第一夹块位于所述穿管孔的一侧,所述第二夹块位于所述穿管孔的另一侧;/n操作旋钮,所述操作旋钮设在所述管座上,以供使用者旋转操作;/n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设在所述管座内且连接在所述操作旋钮和第一夹块、第二夹块之间,用以在所述操作旋钮旋转时,驱动所述第一夹块与第二夹块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同步相向运动或反向运动,以调节对所述穿管孔内的所述透析管的压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析管流量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座,所述管座具有供透析管穿过的穿管孔;
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所述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可滑动地设在所述管座上,且所述第一夹块与所述第二夹块在第一方向上相对布置,所述第一夹块位于所述穿管孔的一侧,所述第二夹块位于所述穿管孔的另一侧;
操作旋钮,所述操作旋钮设在所述管座上,以供使用者旋转操作;
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设在所述管座内且连接在所述操作旋钮和第一夹块、第二夹块之间,用以在所述操作旋钮旋转时,驱动所述第一夹块与第二夹块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同步相向运动或反向运动,以调节对所述穿管孔内的所述透析管的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析管流量调节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刻度盘,所述刻度盘设在所述管座上,所述操作旋钮位于所述刻度盘的中心,且所述操作旋钮上具有用于指向所述刻度盘上的刻度的指示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析管流量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
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所述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可枢转地设在所述管座上,且所述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在第二方向上相对且平行布置,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从动齿轮设在所述第一丝杆上,所述第二从动齿轮设在所述第二丝杆上;
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及第二从动齿轮啮合;
所述第一夹块及第二夹块均螺纹套配在所述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上,所述操作旋钮与所述主动齿轮同轴连接,用以驱动所述主动齿轮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析管流量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座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第一侧面设有与所述穿管孔相通的第一滑槽,所述基座的第二侧面设有与所述穿管孔相通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相背对;
所述第一夹块可滑动地设在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二夹块可滑动地设在所述第二滑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析管流量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丝杆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螺纹段、第一枢转段及第二螺纹段;所述第二丝杆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三螺纹段、第二枢转段及第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