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充电盒电路、耳机充电盒、耳机及通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182642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8:12
本公开涉及一种耳机充电盒电路、耳机充电盒、耳机及通信系统。耳机充电盒电路包括:第一电源管理芯片、第一电池、稳压电容、第一开关、第一触点、第一单线驱动电路、第二开关、上拉电阻;在充电回路中设置第一开关,在通信回路中设置第二开关,通过控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闭合状态,将电路的充电模式和通信模式分开,互不影响,保证耳机充电盒电路的稳定运行。此外,由于将充电模式和通信模式分开,在通信模式中,充电回路断开导致稳压电容不工作,使得通信的效率大大提高,不需要额外增加第一单线驱动电路的驱动力就可以实现Mhz的通信速率,即,在不需要额外增加第一单线驱动电路功率的基础上提高通信速率,节省了第一单线驱动电路消耗的功率。

Headset charging box circuit, headset charging box, headset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耳机充电盒电路、耳机充电盒、耳机及通信系统
本公开涉及电子
,具体地,涉及一种耳机充电盒电路、耳机充电盒、耳机及通信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苹果airpod的火爆,越来越多的TWS(TrueWirelessStereo,真无线环绕声)耳机问世,该无线耳机的应用需求也越来越大。TWS耳机一般包括一个耳机充电盒,一对无线的蓝牙耳机。耳机放进充电盒中可以同时对两只耳机充电,用户可以在手机上通过APP(Aplication,应用程序)查看充电进度,以及每只耳机的电池状态。为了安全,通常会要求耳机与充电盒实现配对,这就需要耳机与充电盒之间实现通信功能,将耳机的配对信息传输给充电盒,配对成功后充电盒便能得知耳机的电池信息,从而对其进行安全的充电。通常情况下,由于耳机与充电盒之间只有一条充电线,因此无法通I2C(inter-integratedcircuit,内部集成电路),SPI(SerialPeripheralInterface,串行外设接口)等有线的通信方式进行通信从而完成配对,只能采用单线通信方式,通过充电线实现充电与通信双重功能。...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耳机充电盒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源管理芯片(111)、第一电池(112)、稳压电容(113)、第一开关(114)、第一触点(115)、第一单线驱动电路(116)、第二开关(117)、上拉电阻(118);/n所述第一开关(114)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池(112)、第一电源管理芯片(111)、所述稳压电容(113)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触点(115)相连,用于在接收到充电请求时闭合,以及在接收到通信请求时断开;/n所述第一电源管理芯片(111)与所述第一电池(112)相连,用于在所述第一开关(114)处于闭合状态时,控制所述第一电池(112)通过所述第一触点(115)向耳机(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机充电盒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源管理芯片(111)、第一电池(112)、稳压电容(113)、第一开关(114)、第一触点(115)、第一单线驱动电路(116)、第二开关(117)、上拉电阻(118);
所述第一开关(114)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池(112)、第一电源管理芯片(111)、所述稳压电容(113)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触点(115)相连,用于在接收到充电请求时闭合,以及在接收到通信请求时断开;
所述第一电源管理芯片(111)与所述第一电池(112)相连,用于在所述第一开关(114)处于闭合状态时,控制所述第一电池(112)通过所述第一触点(115)向耳机(2)充电,其中,所述耳机(2)的第二触点(24)与所述第一触点(115)相连;
所述第二开关(117)的一端与所述上拉电阻(118)相连,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单线驱动电路(116)和所述第一触点(115)相连,用于在接收到所述通信请求时闭合,以及在接收到所述充电请求时断开;
所述上拉电阻(118),用于在所述第一单线驱动电路(116)的输出为高阻态且所述第二开关(117)闭合时,控制所述第一触点(115)的电压为通信电压;
所述第一电源管理芯片(111)还与所述第一单线驱动电路(116)相连,用于在所述第二开关(117)处于闭合状态时,控制所述第一电池(112)为所述第一单线驱动电路(116)提供所述通信电压,以使所述耳机充电盒电路(11)通过所述第一单线驱动电路(116)、所述第一触点(115)与所述耳机(2)进行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充电盒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线驱动电路(116)包括:第一发送通路和第一接收通路,
所述第一发送通路包括:第一单线驱动控制单元(1161)、第一P型效应晶体管(1162)、第一N型场效应晶体管(1163)、第一电平选择单元(1164),其中,所述第一单线驱动控制单元(1161)具有输入控制信号的第一接口和输入通信信号的第二接口;
所述第一单线驱动控制单元(1161)分别与所述第一P型效应晶体管(1162)、所述第一N型场效应晶体管(1163)的栅极相连,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接口、所述第二接口分别输入的控制信号、通信信号,控制所述第一P型效应晶体管(1162)、所述第一N型场效应晶体管(1163)的工作状态,所述工作状态包括导通和断开;
所述第一P型效应晶体管(1162)、所述第一N型场效应晶体管(1163)的漏极与所述第一触点(115)相连,以根据所述第一P型效应晶体管(1162)、所述第一N型场效应晶体管(1163)的工作状态,控制所述第一触点(115)的电压;
所述第一电平选择单元(1164)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池(112)、所述第一触点(115)、所述第一单线驱动控制单元(1161)以及所述第一P型效应晶体管(1162)的源极相连,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触点(115)的电压和所述第一电池(112)输出的通信电压,确定所述第一P型效应晶体管(1162)的源极和所述第一单线驱动控制单元(1161)的电压;
所述第一接收通路与所述第一触点(115)相连,用于通过所述第一触点(115)接收所述耳机(2)发送的通信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充电盒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平选择单元(1164)用于从所述第一触点(115)的电压和所述第一电池(112)输出的通信电压中确定出数值最大的电压,并将该电压作为所述第一P型效应晶体管(1162)的源极的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耳机充电盒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还包括:升压单元(1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大鱼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