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单元动铁耳机分频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58045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6 16:56
本实涉及动铁耳机电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三单元动铁耳机分频电路,主要解决现有三单元动铁耳机电路中低音频响曲线波动大,声音较嘈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信号输入单元通过第一电容与三分频电路连接,三分频电路中各动铁单元与电阻电容连接,对高频和中低频进行分频处理,使用高频动铁单元处理高音信号,第一中低频动铁单元和第二中低频动铁单元处理中低频信号,各动铁单元出音孔与相应导音管连接,通过导音管内设置的阻尼滤网平衡音频衰减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中低音波动减少,高音波动减缓,频响曲线接近一条直线,音质较完美的特点,极大的提高了三单元动铁耳机声音处理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动铁耳机电路领域,具体的讲是三单元动铁耳机分频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声音美感追求的不断提高,具有隔音效果好、灵敏度高、频响曲线更加稳定、体积更加轻盈等优点的动铁耳机被广泛应用,动铁耳机的工作原理是音圈绕在一个位于永磁场的中央被称为“平衡衔铁”的精密铁片上,这块铁片在磁力的作用下带动振膜发声。动铁耳机具有的动铁单元越多,音乐的分离越好。但是现有国内外市场多单元动铁耳机大部分采用单导管未分频的设计,优点是结构简单,缺点是在声音的处理上高低音没有进行单独处理,声音较嘈杂,频响曲线中低音部分波动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三单元动铁耳机电路,高低音未进行分频处理,中低音频响曲线波动大,声音较嘈杂等缺点,提供一种三单元动铁耳机分频电路,通过动铁单元分别连接不同的电阻电容对高低音进行处理,同时不同频率的声音通过相应阻尼系数的导音管,使频响曲线接近一条直线,从而获得较完美的音质。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三单元动铁耳机分频电路,信号输入单元通过第一电容与三分频电路连接;所述三分频电路的第一支路由一号电阻和第一中低频动铁单元串联构成,所述第一中低频动铁单元出音孔与中低频导音管连接;所述三分频电路的第二支路由二号电阻、三号电阻和第二中低频动铁单元串联构成,所述第二中低频动铁单元出音孔与中低频导音管连接;所述三分频电路的第三支路由第二电容和高频动铁单元串联构成,所述高频动铁单元出音孔与高频导音管连接;所述中低频导音管内设有第一阻尼滤网,高频导音管内设有第二阻尼滤网。此结构的优点在于通过三个分频电路与三个频率的声音对应,达到分频处理的效果,同时不同频率的声音经过动铁单元处理后进入不同导音管,增强声音定位效果,提高声音解析度进一步的,一号电阻为1.2Ω、二号电阻为10Ω、三号电阻为22 Ω、第二电容为1.500 μ F0进一步的,第一阻尼滤网的阻尼系数大于第二阻尼滤网的阻尼系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动铁单元分别连接不同的电阻电容对高低音进行处理,同时不同频率的声音通过相应阻尼系数的导音管,使频响曲线接近一条直线,从而获得较完美的音质,极大的提高了三单元动铁耳机声音处理的性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为三单元动铁耳机分频电路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三单元动铁耳机频响曲线仿真图;图3为实施例的三单元动铁耳机分频电路频响曲线仿真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所示,三单元动铁耳机分频电路,信号输入单元I通过第一电容201与三分频电路连接;所述三分频电路的第一支路由一号电阻301和第一中低频动铁单元401串联构成,所述第一中低频动铁单元401出音孔与中低频导音管5连接;所述三分频电路的第二支路由二号电阻302、三号电阻303和第二中低频动铁单元402串联构成,所述第二中低频动铁单元402出音孔与中低频导音管5连接所述三分频电路,所述三分频电路的第三支路由第二电容202和高频动铁单元403串联构成,所述高频动铁单元403出音孔与高频导音管7连接;所述中低频导音管5内设有第一阻尼滤网601,高频导音管7内设有第二阻尼滤网602。一号电阻301为1.2 Ω、二号电阻302为10 Ω、三号电阻303为22 Ω、第二电容202为1.500 μ F。第一阻尼滤网601的阻尼系数大于第二阻尼滤网602的阻尼系数。如图2和图3所示,在相同的传输条件下,现有技术仿真图,整体频响曲线呈山峰状,中间高,两边低。说明中高音较好,低音,中低音,高音,超高音弱,听感人声靠前,打击乐器等中高音靠后,琴弦类高音乐器要更往后靠,对现场还原度较低,声音不立体,如图2。实施例仿真图,频响曲线基本接近一条直线,超低音,中高音,高音4000ΗΖ-5000ΗΖ处分别有-2DB,一2DB,-4DB声压下降,但降得不多,人耳难以察觉,但8500HZ以后有陡坡,极高音较弱。听感方面,总体较为均衡,低音或打击乐器有力,量感足,中高音较弱,人声稍靠后,但不明显,高音较亮,极高音这个极难察觉的频率较弱,总体均衡,比未调音前好很多,如图3。使用时,音频信号由信号输入单元I输送到第一电容201,经过隔断直流处理后分别进入三分频电路,其中进入高频动铁单元403之前通过第二电容202将中低频信号进行过滤,然后由高频动铁单元403出音孔输入到高频导音管7,最后通过阻尼滤网602降声压处理后输出。信号进入中低频动铁单元401之前通过1.2 Ω的一号电阻301,另一个进入中低频动铁单元402之前通过10 Ω的二号电阻302和22 Ω的三号电阻303。最后经过两个中低频动铁单元处理后的信号由出音孔汇聚到中低频导音管5,再通过阻尼滤网601降声压处理后输出。【主权项】1.三单元动铁耳机分频电路,其特征在于:信号输入单元(I)通过第一电容(201)与三分频电路连接;所述三分频电路的第一支路由一号电阻(301)和第一中低频动铁单元(401)串联构成,所述第一中低频动铁单元(401)出音孔与中低频导音管(5)连接;所述三分频电路的第二支路由二号电阻(302)、三号电阻(303)和第二中低频动铁单元(402)串联构成,所述第二中低频动铁单元(402)出音孔与中低频导音管(5)连接;所述三分频电路的第三支路由第二电容(202)和高频动铁单元(403)串联构成,所述高频动铁单元(403)出音孔与高频导音管(7)连接;所述中低频导音管(5)内设有第一阻尼滤网(601),高频导音管(7)内设有第二阻尼滤网(6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单元动铁耳机分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电阻(301)为1.2 Ω、二号电阻(302)为10 Ω、三号电阻(303)为22 Ω、第二电容(202)为1.500 μ F。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之一所述的三单元动铁耳机分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尼滤网(601)的阻尼系数大于第二阻尼滤网(602)的阻尼系数。【专利摘要】本实涉及动铁耳机电路领域,本技术公开了三单元动铁耳机分频电路,主要解决现有三单元动铁耳机电路中低音频响曲线波动大,声音较嘈杂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信号输入单元通过第一电容与三分频电路连接,三分频电路中各动铁单元与电阻电容连接,对高频和中低频进行分频处理,使用高频动铁单元处理高音信号,第一中低频动铁单元和第二中低频动铁单元处理中低频信号,各动铁单元出音孔与相应导音管连接,通过导音管内设置的阻尼滤网平衡音频衰减量,本技术具有中低音波动减少,高音波动减缓,频响曲线接近一条直线,音质较完美的特点,极大的提高了三单元动铁耳机声音处理的性能。【IPC分类】H04R3/00【公开号】CN204948328【申请号】CN201520651003【专利技术人】孙虎 【申请人】成都优逸工业设计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1月6日【申请日】2015年8月26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三单元动铁耳机分频电路,其特征在于:信号输入单元(1)通过第一电容(201)与三分频电路连接;所述三分频电路的第一支路由一号电阻(301)和第一中低频动铁单元(401)串联构成,所述第一中低频动铁单元(401)出音孔与中低频导音管(5)连接;所述三分频电路的第二支路由二号电阻(302)、三号电阻(303)和第二中低频动铁单元(402)串联构成,所述第二中低频动铁单元(402)出音孔与中低频导音管(5)连接;所述三分频电路的第三支路由第二电容(202)和高频动铁单元(403)串联构成,所述高频动铁单元(403)出音孔与高频导音管(7)连接;所述中低频导音管(5)内设有第一阻尼滤网(601),高频导音管(7)内设有第二阻尼滤网(60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虎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优逸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