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牵引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81932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电缆牵引机,旨在解决电缆更换的问题,包括底板,底板两侧均设有第一支撑架,两第一支撑架之间设有转轴,转轴长度大于两第一支撑架之间距离设置,第一支撑架远离底板的一端设有可使转轴穿过的卡接组件,两第一支撑架相背离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与第一支撑架同高度的第二支撑架和第三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上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之间设有伸缩组件,伸缩组件一端与输出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转轴固定连接,输出轴与伸缩组件之间套设有连接组件,第三支撑架上设有固定杆,固定杆与转轴背离电机的一端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便捷更换电缆的有益效果。

A cable tra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牵引机
本技术涉及电力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缆牵引机。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脚步越来越快,人们对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于是,电缆凭借着供电可靠性高、对市容环境影响较小及可改善线路功率因数等优点,在电力系统线路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电缆牵引机是在电缆敷设过程中对电缆牵引的一种装置,电缆牵引机改善了人力拖拽电缆时费时费力的缺点,因此在电缆施工敷设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现有技术中,公告号为CN20852236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力用电缆牵引机,包括车架,所述车架的底部设有车轮,所述车架的顶部中央设有第一半框体,所述第一半框体的内腔转动连接有绕线筒,所述第一半框体的右侧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表面动力输出端与绕线筒的筒轴之间通过链传动机构连接,所述车架的顶部右侧设有任意停转轴,所述任意停转轴上设有第二半框体,所述第二半框体的顶部设有手动伸缩杆,所述手动伸缩杆的顶部设有拉环,所述车架的左侧设有第三半框体,所述第三半框体的内腔转动设有卷筒,所述卷筒的表面上部水平间隔均匀设有剪切通槽,所述卷筒上水平贯穿设有支撑转轴,所述支撑转轴的左端设有折叠杆,所述剪切通槽的内腔后侧垂直滑动插接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的顶部设有套管,所述支撑转轴的外壁设有轴承,且轴承位于剪切通槽内腔,所述轴承的外壁均匀设有第一齿轮,且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所述支撑转轴的外壁均匀设有第二齿轮,且第二齿轮位于剪切通槽内腔,所述轴承的外圈左侧面设有孔板,所述孔板的表面螺接有端部呈三棱锥的螺栓,所述第三半框体的右侧设有齿式减速器,所述齿式减速器的动力输入端设有摇柄,所述齿式减速器的动力输出端设有大齿轮和棘轮,所述大齿轮啮合有小齿轮,且小齿轮与卷筒同轴设置,所述棘轮的外壁下部搭接有止回棘爪,所述止回棘爪的底部设有T型滑块,所述T型滑块通过卡槽与车架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车架的表面内嵌有第二齿条,且第二齿条位于T型滑块的下方,所述T型滑块上贯穿垂直设有插片,且插片的底部延伸到第二齿条的齿腔。其工作原理是:将绕线筒上的线缆通过套管,电机带动链传动机构使绕线筒放线,拔出插片,使止回棘爪与棘轮分离,利用摇柄、齿式减速器、小齿轮和大齿轮改变卷筒的旋转角度,进而改变线缆的角度,再利用插片与第二齿条配合,对T型滑块限位,使止回棘爪与棘轮搭接,线缆输出角度固定,通过折叠杆使支撑转轴转动,端部带三棱锥的螺栓与第二齿轮搭接,使第一齿轮随支撑转轴转动,进而使第一齿条上升,改变套管的高度,折叠杆拉直,利用固定的卷筒的筒轴进行限位,让第一齿条高度恒定,方便调节线缆出线角度和高度。但是,上述技术存在以下缺陷:电缆敷设时,当线筒上的电缆放完线后,操作人员需要将线筒从第三半框体上拆卸下来,再将新的电缆更换至线筒上,现有的操作不仅操作麻烦,而且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缆牵引机,具有可便捷更换电缆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缆牵引机,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两侧均设有第一支撑架,两所述第一支撑架之间设有转轴,所述转轴长度大于两所述第一支撑架之间距离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架上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设有可使转轴穿过的卡接组件,两所述第一支撑架相背离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支撑架同高度的第二支撑架和第三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上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转轴之间设有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一端与所述输出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与所述伸缩组件之间套设有连接组件,所述第三支撑架上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所述转轴背离所述电机的一端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电缆进行更换时,操作人员关闭电源使电机停转,操作连接组件使电机输出轴与转轴分离,通过控制伸缩组件使伸缩组件朝输出轴方向滑动,再将转轴从卡接组件中取出并完成电缆的更换,实现了电缆从转轴上的便捷更换,节省人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接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三支撑架上半圆形的第一固定环,与所述第一固定环一侧铰接的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二固定环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固定环之间设有固定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固定环的设置防止了转轴在工作过程中晃动,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一端铰接,另一端通过固定组件连接实现了转轴的便于拆卸和安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一固定环上的卡环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环上的卡钩。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环和卡钩的设置实现了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的固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伸缩组件包括一体设置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转轴靠近电机的一端设有第一凹槽,且第一凹槽内沿转轴轴向方向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固定件外壁设有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配合的第一凸块,所述输出轴的自由端设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固定件中空设置且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二凸块滑动配合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壁设有沿所述第二固定件轴向设有的第二滑槽,所述转轴背离所述电机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固定杆滑动配合的第三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伸缩组件的设置实现了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在第三凹槽的空腔中自由伸缩,且第二凸块从转轴的第一凹槽内滑出,实现了转轴的方便拆卸。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输出轴上套设的第一连接件,以及所述第一固定件上设有的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卡合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相对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和插接于所述第一通孔内的插杆,所述第一连接件周侧设有与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连接件周侧设有与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插杆上设有限位槽,所述插杆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二通孔卡接的限位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连接件上的插杆插接于第二连接件内的第一通孔内,插杆上的限位槽与限位组件的配合实现了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固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置于限位槽内的伸缩柱,所述伸缩柱底部设有固定于所述限位槽底壁的弹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槽内部弹簧的设置可使伸缩柱上下运动,实现了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限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伸缩柱的下端设有凸台,所述限位槽开口端设有凸壁,所述凸壁外圈直径大于凸台内圈直径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台和凸壁的设置防止了伸缩柱在上升过程中从限位槽内滑移出,凸壁外圈直径大于凸块内圈直径实现了伸缩柱在限位槽内的顺畅升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伸缩柱顶端设有与所述弹簧固定连接的球形按压部,所述球形按压部直径小于凸壁直径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球形按压部的设置便于操作人员按压并实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顺畅扣合和分开,球形按压部直径小于凸壁直径设置实现了按压部在限位槽内的顺畅运动。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设计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实现了电缆绕绳轴的便于更换,节省人力;2.通过设计的卡位组件,实现了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便于拆卸;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牵引机,包括底板(1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两侧均设有第一支撑架(12),两所述第一支撑架(12)之间设有转轴(14),所述转轴(14)长度大于两所述第一支撑架(12)之间距离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架(12)远离所述底板(11)的一端设有可使转轴(14)穿过的卡接组件(4),两所述第一支撑架(12)相背离的一侧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支撑架(12)同高度的第二支撑架(13)和第三支撑架(15),所述第二支撑架(13)上设有电机(16),所述电机(16)的输出轴(27)与所述转轴(14)之间设有伸缩组件(2),所述伸缩组件(2)一端与所述输出轴(27)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轴(14)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27)与所述伸缩组件(2)之间套设有连接组件(6),所述第三支撑架(15)上设有固定杆(41),所述固定杆(41)与所述转轴(14)背离所述电机(16)的一端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牵引机,包括底板(1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两侧均设有第一支撑架(12),两所述第一支撑架(12)之间设有转轴(14),所述转轴(14)长度大于两所述第一支撑架(12)之间距离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架(12)远离所述底板(11)的一端设有可使转轴(14)穿过的卡接组件(4),两所述第一支撑架(12)相背离的一侧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支撑架(12)同高度的第二支撑架(13)和第三支撑架(15),所述第二支撑架(13)上设有电机(16),所述电机(16)的输出轴(27)与所述转轴(14)之间设有伸缩组件(2),所述伸缩组件(2)一端与所述输出轴(27)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轴(14)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27)与所述伸缩组件(2)之间套设有连接组件(6),所述第三支撑架(15)上设有固定杆(41),所述固定杆(41)与所述转轴(14)背离所述电机(16)的一端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牵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组件(4)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三支撑架(15)上半圆形的第一固定环(43),与所述第一固定环(43)一侧铰接的第二固定环(44),所述第二固定环(44)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固定环(43)之间设有固定组件(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缆牵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5)包括设置于第一固定环(43)上的卡环(52)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环(44)上的卡钩(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牵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2)包括一体设置的第一固定件(21)和第二固定件(22),所述转轴(14)靠近电机(16)的一端设有第一凹槽(32),且第一凹槽(32)内沿转轴(14)轴向方向设有第一滑槽(3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辉辉刘福军万龙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久益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